劉英普
摘要: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在課程內容的教學上,要求體驗創(chuàng)新;在師生關系上追求平等合作;在學習方式上要求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應當怎么操作,本文結合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經驗和體會與同行共同探討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結構;小組合作學習;素質教育
我們知道與課堂教學有關的三個方面是教材、教師、學生。其中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學生是知識的受體,而教師就是連起他們的橋梁。那么要想提高課堂效率我們就必須從這三方面進行考慮。其中教材和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筆者將重點討論。
一、從教材上分析
(一)科學合理地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
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而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卻是千差萬別的。作為教材的編寫人員不可能將學生的每一種情況都考慮進去,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當中應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當然要在保證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學情以及教學實際情況,適時、靈活地對教學知識點、教學進度進行合理的調整,在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需要的同時開展更為有效的教學活動。
(二)安排適當的課堂教學結構
雖說教無定“法”,但貴在得“法”,否則可能會導致課堂結構松散,教學指標不能落到實處。一堂課的效果如何,取決于課堂結構是否合理。通過對多名優(yōu)秀教師示范課的研究,我發(fā)現雖然他們的課各不相同,但他們的課有類似的模式,即從設疑導入到目標顯示再到問題體驗,自主解疑,最后交流點撥,歸納總結,這一條清晰的思路構成了一節(jié)完整的課堂。我從中體會到教學的藝術形式服務于教學的科學性,教師應遵循教學目標和規(guī)律的要求,形成教學原則、形式、方法等在內的一套完整的教學結構。優(yōu)秀教師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課堂結構的合理和教學藝術的精湛。
二、從教師方面分析
數學學習是認識、發(fā)現的過程,學生必須積極主動參與,這是數學這一課程的特點。所以課堂上,教師首先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并維持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欲望,為課堂教學鋪墊一種緊張、活躍、和諧、張馳有度的理想氣氛。問題的設置應根據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針對教材中的知識點,使學生清晰地知道本節(jié)要學什么,怎么學,有何意義,了解和解決他們在自學時無法解答的問題。
其次,教師在導入問題之后應讓學生體驗問題,并獨立自學尋找解題方式。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自學的時間在黑板上板書本節(jié)課的要點,并在教室內巡視,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問題,做到有請必赴,有問必答。讓學生自己閱讀、獨立思考是使學生真正成為攝取知識的主體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預習教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享受學習的樂趣,就記憶強度而言要比教師直接告知要強得多,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知識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增強自我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同時預習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特別對那些學習不主動的同學則是一個很好的鞭策機會。
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并進行討論,互相補充糾正,歸納總結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教師以肯定、鼓勵為主的形式來滿足學生的成功欲望,要盡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答案,以培養(yǎng)其綜合素質。學生僅通過預習得到的知識是零碎的、片面的,教師可以在講到問題的關鍵處時有意暫停,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活動,互相出題并進行互評。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初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過程,使之積極主動地運用知識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讓學生在具體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過程中有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把學生從被動的地位中解放出來,課堂效率也自然會提高上來。同時一線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教師啟發(fā)學生,學生也啟發(fā)教師,所謂教學相長,不斷循環(huán)往復,最終實現雙邊提高。
在這里我還要重點說一說分組合作學習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改善課堂內的心理氣氛,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品質,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的一般步驟是組員自學——學習組長安排組員依次發(fā)表意見——討論——記錄并做小組匯報提交全班。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深入到小組內,及時了解學生合作的進程,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合理的指導,靈活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傊?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處。
三、從學生作業(yè)方面分析
作業(yè)講評是課堂教學反饋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作業(yè)講評是批改作業(yè)的延續(xù),作業(yè)講評要及時。及時講評,可使學生馬上更正錯誤,在自己作業(yè)的基礎上,再次思考,改正自己的失誤和不良的思維習慣、方法,更好地把握知識的準確性,加深掌握深度。
作業(yè)講評要求學生積極配合。作業(yè)本上的錯題要抄寫到改題本上,并且要在錯題上標明作錯的步驟,寫出作錯的原因。我在教學當中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慢慢養(yǎng)成認真做題的習慣,出錯率明顯降低,作業(yè)質量顯著提高。教師講評作業(yè)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要只是機械地給出正確答案,而要讓學生自己找到錯誤的原因,讓學生主動地對出錯的題目進行分析總結。
總之,教是為了不教,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主要還是從學生入手,要使學生自己學會掌握知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