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摘要本文針對生活化作文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著重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一、寫作過程生活化;二、作文修改生活化;三、作文講評生活化。
關鍵詞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我國清代著名文學家曹雪芹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比~圣陶先生說:“寫作材料來源于整個生活。整個生活時時向上發(fā)展,寫作材料就會滔滔汩汩流注出來,而且是澄清的。”這些理論告訴我們,作文應該是鮮活的生活體驗,生活閱歷越豐富,作文內容就越充實。在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我們應注重指導學生深入感悟生活,充分積累生活素材,在綜合整理的基礎之上進行積極表達。
1 寫作過程生活化
1.1集思廣益,積累生活
所謂“積累”就是從生活、學習的實踐中攝取并逐漸聚集寫作原始材料的一種活動。概括地說就是把平時看到、聽到、讀到、想到的認為有價值的材料積攢起來,它是獲得寫作材料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方法。以筆者的教學為例,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材料,
要求學生做到“三多”:多看書,多查資料,多摘錄。值得提醒的是,學生搜集資料的方法很多,不管其使用何種方法,關鍵是要做到一個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同時,應讓學生認識到,即使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也不等于就能寫出好的文章,還需要經過長期的反復訓練。
1.2走進社會,體驗生活
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沸騰的社會生活,瞬息萬變的世界,往往能給人們帶來深刻的體驗,對人們的價值觀念起著嬗變的影響。在小學作文中包含著大量的寫人、記事的文章,這些文章題材的源泉就是社會生活。要想讓學生寫好這些文章,必須讓其認識周圍的世界,了解其周圍社會的生活空間,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深刻領悟、獨到發(fā)現(xiàn),從而讓他們能夠信手拈出一篇篇原汁原味的好文章來。因此,為了讓學生接觸社會,我們應鼓動學生走出家門,走出校門去體驗生活。如利用雙休日和結合學校大隊部組織的野外活動,帶領學生參觀農業(yè)基地、訪問農業(yè)大戶、調查河道水質、研究水產養(yǎng)殖、考察文物古跡、參與社區(qū)服務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從而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真實生動而又豐富的寫作素材。通過帶領學生觀察社會生活的典型場景,逐步引導學生去認識社會,促進學生對周圍生活空間中的人和事的清楚表述,讓學生更好地分辨“美”與“丑”,區(qū)分“是”與“非”。
2 作文修改生活化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薄安粌H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葉圣陶先生說:“‘改的優(yōu)先權應屬于作文的本人”。生活化的作文批改,要求教師打破穩(wěn)坐辦公室一人全盤精細批改的方式,而應想方設法,變換作文的批改方式。正如葉圣陶先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學校領導相信精批細改,家長也迷信,學生的主動性減弱了,這是最大的損害?!?/p>
具體批改作文的方式:(1)師批生改。所謂“師批生改”就是在作文批改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不作細致的評改,只是在學生的作文中用上一些規(guī)范的評改符號,以此找出存在問題,點出具體評改地方,讓學生獨自依據教者意圖進行修改潤色。(2)生生互改。即讓學生間互換作文本進行修改。實施作文互改前,可按座位劃分小組,以4人左右為一組,并選出作文水平較高的同學擔任組長,或同桌直接結對?;ジ臅r,要求學生按照教者所教的作文批改步驟,對作文作針對性的批改,努力尋找文章中寫得好的地方,同時也應找出文章中存在問題的地方,共同討論怎樣修改才算最好。實踐表明,經常組織學生進行互改訓練,既能夠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又能夠讓學生在互學共勉之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掌握互改作文的方法。
3 作文講評生活化
學生的作文不管寫得好與壞,都傾注了他們的心血,在作文講評課中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給予他們尊重。然而據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眾多的作文講評課上,很多老師喜歡將自己的喜怒帶進課堂,常常將講評課開成批斗會,在這樣的課堂中眾多作文寫得不好的學生頭低得都快塞進了課桌,師生之間彼此都不愉快。生活化的作文講評課堂應是民主平等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不應是教師一個人在唱主角,而應體現(xiàn)師生共同評價的參與。
3.1學會欣賞
一位教師學會了對學生作文的欣賞,并不代表著其個人作文水平的低下,并不代表其缺乏一定的鑒賞能力,反之更能顯現(xiàn)出其高超的教育智慧。因此,在平時的作文評講時,我們應樹立保護學生自尊心和增強學生寫作自信心為準則的評改思想,要用一種獨特的賞析者的眼光看看學生的作文,充分尊重其勞動的成果。評價作文,不應過度要求“完美”,要打破用范文的標準來衡量學生作文的評價原則,莫把講評的著力點放在挑剔作文的毛病上。面對學生作文中的問題所在,在委婉指出問題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應是發(fā)現(xiàn)、發(fā)掘學生在作文中的語言表達、思維發(fā)展的優(yōu)勢和特長,并幫助其進一步發(fā)展。
3.2展示成功
生活化的作文講評要還應求教師充分利用多種輔助手段和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功。以筆者的教學為例,每次作文后,我總是選出一些質量較佳習作,借助《班級小報》《佳作壁報》《習作閃光點》等作文??瘡堎N出來,并在課堂上為之“擂鼓吶喊”,造成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如此,則可讓學生習作中的每一次成功,每一處成功,每一點成功,都能及時得到應有的、恰如其分的表揚和展示,更好地將成功的愉悅轉化為習作動力,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
總之,新課標環(huán)境下的作文教學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作文修改與講評的生活化,從而不斷提高學生作文的興趣,增強作文的信心,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