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玥
摘要:闡述了高職《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教學中面臨的問題,以及引用項目教學法的基本思路和引入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做法,指出實施項目教學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教育;管理信息系統(tǒng);項目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20022401お
1高職教育中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面臨的問題
《管理信息系統(tǒng)》是管理學科體系中的一門核心課程,它融合了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系統(tǒng)科學及行為科學等多學科的知識,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來改善現代管理、企業(yè)組織結構及運作方式等。
在實際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是教師先講授理論,然后學生上機實驗、完成課程設計。在課堂教學中,雖然也理論聯系實際,常常使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典型的案例讓學生知道別人怎么做,但理論教學和實際操作還是脫節(jié)的。如何把理論教學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仍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項目教學法能夠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一種新興的、效果明顯的教學方法。
2項目教學法的發(fā)展與理論基礎
項目教學法是2003年7月德國聯邦職教所制定的以行動為導向,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 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即不再把教師掌握的現成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的目標,或者說不是簡單的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去得到一個結果,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去尋找得到這個結果的途徑,最終得到這個結果,并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學生的重點在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教師已經不是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jiān)督者,學生具有90%的積極性。
3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步驟
(1)情景設置。創(chuàng)設學生當前所學習的內容與現實情況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環(huán)境,也就是說,把學生引入到需要通過某知識點來解決現實問題的情景。《管理信息系統(tǒng)》教學中,要使學生明確系統(tǒng)設計的幾大流程,清楚每個流程的作用。
(2)確定項目。由于《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教學中會涉及大量相關知識,在選取項目時,也應盡量貼近學生。項目的選取有以下幾點原則:①項目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是否在教學大綱所要求的范圍以內;②學生對所確定的項目及其結果是否有著較強的興趣;③項目所涉及的內容是否是學生所比較熟悉的;④項目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所涉及的內容符合最近發(fā)展的理論,通過學生主動的探索和學習是否有能力完成的;⑤在項目完成過程中,是否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因此,選取“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作為項目開發(fā)課題,一方面,學籍信息管理是學生們日常學習過程中常常接觸的,對該系統(tǒng)的模塊比較熟悉;另一方面,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各個模塊功能結構清晰,涵蓋知識面較廣,更適合學生自行開發(fā)。在確定項目的時候,先引導學生對學校日常的方方面面管理進行討論,使學生對這個能以主體的身份參與系統(tǒng)開發(fā)的教學方法很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帶著興趣討論“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各項模塊及它們的功能時,效果會更好。在學生們激烈的討論下,教師適時進行補充,便可以得到日常學籍信息管理的幾大模塊:招生管理模塊、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模塊、教學管理模塊、畢業(yè)生信息管理模塊、系統(tǒng)設置模塊、幫助模塊。
(3)制訂計劃。項目內容確定后,就應該組織全班學生對每個子項目進行詳細的討論和分析,力求每個學生都明確各個子項目的基本功能與設計要求,然后根據子項目確定項目組。由于《學籍管理信息系統(tǒng)》是由六個子項目來組成,因此,把全班學生分成六個組,每組4-5人,共同完成一個子項目。同時,要求每組推選一名組長,全面負責本組項目開展工作,并且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制定出本小組的項目計劃。學生制定出來的項目計劃,教師要認真把關,對計劃中存在的問題,要召集小組成員進行討論,直到學生能夠制訂出可行的項目計劃。
(4)實施計劃。在確定好各組任務后,就開始《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的學習與設計。這一部分學生對管理信息系統(tǒng)建設的步驟要非常熟悉。按照項目計劃分三個階段來實施《學籍管理信息系統(tǒng)》:前期是系統(tǒng)分析,各項目組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到學校各個部門收集相關的數據和材料,并對材料進行分析;中期的工作主要是系統(tǒng)設計,即對各個子項目進行設計和開發(fā);后期的工作由各個項目組一起進行整合工作,把各自小組的子項目組合在一起,并且進行整個系統(tǒng)的試調和測試工作,直到系統(tǒng)成功運行。在整個項目的
實施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來展開工作,在必要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指導他們順利地完成項目。
(5)成果展示。項目完成后,將每個小組制作的子項目進行全班展示,讓同學們相互評價,找出項目開發(fā)中的不足之處。
(6)檢查評估。教師客觀地從正面對各項目組進行評價,并對整個項目的完成給予比較高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和設計予以肯定。
4項目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4.1了解學生知識水平,加強和完善先導課程的教學
《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先導課程主要有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編程、數據庫、管理學等課程。一方面要將這些先導課程牢牢掌握,另一方面要從思想上改變學生應付考試的心理,加強他們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
4.2加強和完善基礎知識的講解
《管理信息系統(tǒng)》教學中不僅涉及到大量的圖表,例如業(yè)務流程圖、數據流程圖、數據字典、判定樹、判定表等,還有一些開發(fā)實例的演示。這些基礎知識都是項目開發(fā)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必須要在項目開發(fā)前,完善學生的基礎知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最好針對不同的章節(jié),制定不同的案例,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得他們能在項目的開發(fā)中舉一反三。
4.3以學生為中心,加強教師協作的作用
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進行項目的開發(fā)時,要盡可能地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獨立思考,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和創(chuàng)新精神。而教師的工作,只是從旁協助和指導。
4.4注重成果的檢查與評價
學生項目制作完成之后,其實最希望得到的是他人的認可。因此,成果的檢查和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設計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的點評非常重要。教師在點評中要指出問題所在及解決的方法,要總結比較各組的特點,引導他們學習別人的長處來改進和提高自己的設計,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在講解時得到提高。點評的過程就是總結以前學過的知識,提出和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的學生和提高的過程。
《管理信息系統(tǒng)》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能夠很好地使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讓學生實施一個完整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tǒng)》項目,使學生親歷系統(tǒng)開發(fā)的過程,培養(yǎng)和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掌握理論的同時,將理論很好地運用于實踐,更好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