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坤,福建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50多篇文章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多次在全國、省級論文評選中獲獎。
說到作文,許多同學心里都有點兒發(fā)毛,覺得作文是自己學習中的最大難題。怎樣解決這個大難題,減輕或者消除我們害怕作文的心理呢?
作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大家可能會說:“為了考試能得高分唄!”這樣回答雖然沒有錯,但學習作文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我們今后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因為我們將來的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作文,比如寫份說明書,擬篇發(fā)言稿,發(fā)封E-mail,在網(wǎng)絡上發(fā)表評論等等。要是你連作文都不會,那你在網(wǎng)絡上發(fā)表的評論也會被其他網(wǎng)友痛批。因此,我們從小學開始就需要學好作文。
我們一起來看一篇作文吧。最近,一名三年級小學生的一篇百字短文《媽媽回來了》榮獲我國首屆“冰心作文獎”一等獎。這篇短文是這樣寫的:
前段時間,媽媽去杭州學習,去了好長時間,可能有一個月吧。今天,媽媽終于從杭州回來了,我非常高興!因為媽媽的懷抱很暖和,因為媽媽回來了,爸爸的生日就能過得更好,因為媽媽在家里會給我讀書……
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我很想她,想媽媽的感覺,是一種想哭的感覺。
這位小同學把媽媽去外地學習,自己是怎樣想念媽媽的這種感情真實地表達出來。說自己想說的話,作文就這么簡單!出色的作文就是能夠將自己的真情實感用文字表達出來。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要經(jīng)歷許多事情。有些事情是我們自己做的,有些事情是我們聽到和看到的。面對這些事情,如果我們能夠主動觀察和用心思考,并牢記在心上,寫作時能夠將他們從自己的記憶庫里拎出去,再融入自己有意思的想法和真誠的感情,這就是作文。
我國大文學家茅盾先生說:“無論到哪里,你都要豎起耳朵,睜開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覺,把你所見所聞隨時記下來?!比绻覀兤綍r能夠做到像茅盾先生說的那樣,養(yǎng)成認真聽,仔細看,用心想,隨時記的好習慣。我們不但不會怕作文,而且還會喜歡上作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