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氈
摘要針對職業(yè)學校專業(yè)課內容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的現(xiàn)狀,認真總結了幾年的教學經驗,認為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興趣中增長知識,是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和教學質量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會計專業(yè);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8-0261-01
興趣和熱情是專業(yè)課教與學的最大動力。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現(xiàn)在的職中生往往缺乏學習專業(yè)課的興趣,而且這一現(xiàn)象不僅存在于會計專業(yè)課的學習中,也存在于其他專業(yè)課的學習中。這種現(xiàn)狀極大影響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素質教育也就無從談起。對此,筆者通過幾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幾種教學方法,以期激發(fā)學生學習會計專業(yè)知識的興趣。
1模擬實踐教學法
財會模擬實踐教學,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專業(y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印象,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動手操作、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從事會計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模擬實踐教學也有利于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效果?,F(xiàn)有的財務會計教材中對經濟業(yè)務都是通過文字來表述的,但是如果能在教學教程中通過實物展示,就能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某廠為一般納稅人,2008年10月8日購入甲材料1批,貨款50 000元,增值稅款8 50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價稅款均以銀行存款支付。在實際工作中該經濟業(yè)務是以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材料入庫單和支票的存根等原始憑證來反映的。在講授材料采購業(yè)務時,可以通過展現(xiàn)原始憑證將經濟業(yè)務講述出來,既能增加學生對會計的感性認識,同時把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緊密結合,大大降低了財務會計課的教學難度,還為會計模擬課的講述做了有力的鋪墊,更讓學生體會到在會計實踐中學習理論的快樂。
2啟發(fā)式教學法
傳統(tǒng)的會計課堂教學,教師往往只注重知識傳授,忽略了能力培養(yǎng);只注重知識結果的傳授,忽視知識形成發(fā)展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其自主探究能力無法形成。傳統(tǒng)會計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的新環(huán)境,必須改變,可以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首先,教師要勤練基本功,使語言規(guī)范、準確、生動、幽默,充分備課,不斷充實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結合教材,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發(fā)現(xiàn)學生遇到困難想退縮時,要善于向學生傳授自己學習會計的經驗和體會,不斷鼓勵學生。老師要做到每次均能以飽滿的熱情和高昂的精神走進課堂,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職業(yè)學校接納的學生在初中時成績都不太樂觀,他們在問題面前具有很大挫敗感,慢慢地就懶于思考、束手無策,最終放棄。針對這種普遍現(xiàn)象,老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把問題分解,一個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例如在講《基礎會計》中會計分錄的應用時,先要求學生把會計分錄的三要素牢牢記住,然后列舉若干個經濟業(yè)務,引導學生分析,分3步來完成會計分錄。第一,找出對應的會計科目;第二,根據(jù)科目的性質和增減確定借貸方向;第三,確定應記金額。反復把這種思路講給學生聽,全班同學共同思考幾個經濟業(yè)務,然后分組討論,最后由單個同學回答,經過多次反復,學生就能把這種思維方式轉變?yōu)榻鉀Q問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對于學生學習全部會計課程和以后的實際會計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3趣味教學法
趣味教學法就是將枯燥無味、難于記憶的內容轉化成有趣、容易記憶的諧語或順口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記憶印象,使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聆聽老師傳授的知識,并增強記憶。例如在講解“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這節(jié)內容時,共有13個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實際成本原則、權責發(fā)生制原則、配比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原則、可比性原則、一致性原則、謹慎性原則、重要性原則、真實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及時性原則、明晰性原則),要把這些毫無聯(lián)系的原則全記住確實有難度,于是可以把他們編成順口溜:“實權比劃要記清,做衣服要可衣(一)襟(謹),重要真相及時明”。同學們聽后興趣倍增,在笑聲中掌握了所學內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在“做”中“學”的機會,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90%以上。項目教學法在物理、機電、計算機等理工類課程教學中使用相當廣泛,在文科類課程教學中,只要做好充分準備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授銀行轉帳結算方式時就可使用項目教學法,提前2周將任務布置給學生,全班同學分成3~5個組,指定1個組長,讓他們利用圖書館、網絡或者其他媒介,還可以通過朋友介紹到銀行和企事業(yè)單位去實地調查,找出每種結算方式的適用范圍、特點、金額起點,結算程序及票樣等,在課堂上由學生來講述他們收集到的有關資料,進行資源共享,最后由老師總結。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得來的知識一般記憶非常深刻,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通常也很活躍,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知識點的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