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保
魔力漢字
看看“衣”字從古到今的變化:
奇妙嗎?你有沒有感覺到,咱們中國古代文字簡直就是一幅幅圖畫?
在金文、小篆中,“衣”字像不像一件古代衣服的形狀?上面是衣服的領(lǐng)子,中間是衣服左右的袖子。再細(xì)看看,“衣”字的中間還有個“人”字呢,整個字看上去像不像一個人穿著一件衣服?而隸書、楷書、行書中的“衣”字,上半部分變成了“亠”,看上去更清晰、更簡單了。
你知道嗎?“衣”字在古代專門指的是衣服中的上衣,詞語“衣裳”中的“裳”指的是衣服中的下衣。而現(xiàn)在只要是衣服,都可以用“衣”來表示,不區(qū)分“上衣”還是“下衣”。如:衣食住行、豐衣足食等詞語中的“衣”字指的就是衣服。
我們一般把“衣”讀為“yī”,可它還有另外的讀音呢,你們聽過嗎?
“衣”字還有個讀音為“yì”,是穿衣服和包、裹的意思。比如成語“衣錦還鄉(xiāng)”中的“衣”字就是穿的意思。
另外,“衣”還是一種姓氏。關(guān)于衣姓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呢。感興趣的同學(xué),課余時間自己去尋找這個小故事吧。如果你的周圍也有姓衣的人,那就更好啦,把找到的故事講給他們聽聽。
范字欣賞
左圖中的“衣”字是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所寫的《多寶塔碑》中的范字。這個字看上去渾厚雄偉,筆畫的起筆和收筆動作明顯,第一筆點(diǎn)畫,變成橫畫來寫,更顯得穩(wěn)重與多變,而且點(diǎn)畫偏向下面橫畫的
右邊,這樣一來,這個“衣”字看上去雖然工整,但是不呆板。
這個“衣”字和上面的相比,是不是很瘦?它可是當(dāng)代著名大書法家啟功先生的字。你再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啟功先生的“衣”字雖然比較瘦,但是挺拔,像一位有風(fēng)度的紳士,而且“衣”字中最后一筆的長捺
變成了反捺,這樣一來,整個“衣”字的結(jié)構(gòu)顯得更加緊湊了。
習(xí)字課堂
寫好“衣”字,關(guān)鍵是要把握和處理好字的重心,橫畫稍短些,微微向右上傾斜,撇的起筆位置應(yīng)在橫畫中心的右邊,撇畫要輕巧、靈活,捺畫應(yīng)該挺拔有力,撇、捺保持著整個字左右的平衡。這樣整個字的精神才可以顯現(xiàn)出來。
描一描:
“衣”有時候作為偏旁部首,如裹、裝等。這些字有一個共同點(diǎn):看上去比較長。所以,在寫“衣”的時候,整個字稍微寫得長一點(diǎn),“衣”字的撇和捺在寫的時候盡量要舒展,才能托住字的上半部分?!耙隆弊髌缘臅r候也會變形,如在字的左邊就變成“衤”。在字中“衤”要寫得小些、瘦些,這樣整個字看上去才會協(xié)調(diào)、勻稱。
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