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施成
摘 要: 本文以學校武術教學為對象,探討了武術教學中程序化教學的方法,提出了加強武德教育、重新排列組合動作進行程序化教學、串連成套路組合動作進行程序化教學、連接成全套動作進行程序化教學等武術程序化教學方法,并指出了武術程式化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 學校武術教學 程序化教學法 注意事項
1.前言
武術是我國獨有的優(yōu)秀民族文化遺產,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民族特色。教學武術的目的是使學生強身健體,吃苦耐勞,勇于開拓進取,具有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借助練習武術這一平臺與載體,通過學習與鍛煉,學生的速度、力量、靈敏、耐力和協(xié)調等方面的身體素質能得到良好的全面鍛煉及提高,并進一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其體質,以利于更好地學習文化課,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思想作風。
武術運動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學校武術教學中,從武術運動的項目特點出發(fā),發(fā)掘、研究武術的教學特點,運用武術程序化教學方法與手段,講解示范循序漸進,必將提高學生對武術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2.武術程序化教學研究
2.1加強武德教育。
武德是在幾千年的武術實踐和發(fā)展中,習武者不斷從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吸取營養(yǎng)和智慧,逐步形成的傳統(tǒng)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武德教育,也稱武德修養(yǎng),就是要求習武者按照武術的道德原則、規(guī)范進行一系列的自我約束、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改造的過程,通過長期努力,形成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境界,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適應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武術人才。傳統(tǒng)的武德中講究“學拳以德為先,凡事恭敬謙遜,不與人爭,方是正人君子。學拳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恃藝為非,以致?lián)p行敗德,辱身喪命”,強調習武者要仁愛、守禮、忠誠、謙讓和寬厚。在學校武術教學中,武德教育不僅要繼承發(fā)揚如上所述的優(yōu)秀品質,而且必須針對社會中存在的與精神文明相違背的消極現(xiàn)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武德思想和行為規(guī)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苦樂觀和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觀。武德教育只有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把武德修養(yǎng)寓于社會道德規(guī)范之中,才能具有時代特征和新的生命力,才能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2.2重新排列組合動作進行程序化教學。
其一,對武術的五種基本步型重新提煉,分為五種步型組合動作,即同一步型的不同手法歸為一類。在學習同一種步型時,把套路中出現(xiàn)的同一種步型的不同手法的各種動作,全部單獨提煉出來進行分類定勢練習。如馬步沖拳、馬步架打,弓步沖拳、弓步推掌等,依次類推,歸類練習。
其二,在學習同一種腿法時,把套路中出現(xiàn)的同一種腿法的不同手法,配合動作單獨提煉出來進行分類定勢練習。如彈腿沖拳、蹬腿推掌、轉身掄臂正踢腿等,依次類推,歸類練習。
其三,將武術的基本功、基本動作中的幾種跳躍動作中的主要內容,以及套路中所出現(xiàn)的跳躍動作內容歸為一類組合動作。在學習時重點學習套路中所出現(xiàn)的跳躍動作內容,還應該結合動作不同步法進行分類練習。如擊步騰空飛腿、上步旋風腿等,依次類推,歸類練習。
其四,將武術的基本功、基本動作中的幾種平衡動作中的主要內容,以及套路中所出現(xiàn)的平衡動作內容歸為一類組合動作。在學習重點中所出現(xiàn)的平衡動作內容,還應該結合手法配合進行分類定勢練習。如燕式平衡、望月平衡等,依次類推,歸類練習。
2.3串連成套路組合動作進行程序化教學。
在重新排列組合動作的前提下,仍然要遵循武術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先進行武術基本功、基本動作、組合動作教學,然后進行拳術套路、器械套路教學。
首先,把重新排列組合的分類動作和武術的基本功、基本動作融為一體,即把套路動作化整為零,作為武術的基本功、基本動作的教學內容進行單獨練習。這一階段的教學重點主要是打牢基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然后根據(jù)套路的結構順序,把前、后動作串連起來反復練習。這一階段的教學重點主要解決動作與動作之間銜接的手腿運行路線與身體轉變的方向、位置,逐步使單一動作轉化為套路、組合動作。
2.4連接成全套動作進行程序化教學。
在完成套路組合動作的基礎上,按照套路的結構順序分段進行串連,把組合動作串連成段落動作,然后把段落動作串聯(lián)成完整的套路落動作。這個階段的教學重點是記憶動作的順序與名稱。首先,應該記住全套動作共分幾段;然后,應該記住每段共有多少個動作;最后,應該牢記全套動作順序與名稱。只有這樣才將全套動作熟練掌握。在此基礎上還要注重動作節(jié)奏和手、眼、身、法、步的協(xié)調配合,形成完美的套路演練風格。
2.5武術程序化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武術運動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運動項目,在學校武術教學中,縱使運用程序教學法得法,單憑一周一兩次體育課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采用趣味教學教學法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學生對武術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學游戲和比賽等,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加強課外武術輔導,指導學生運用武術技能進行自我鍛煉,堅持每天鍛煉,達到持之以恒的目的。
3.結語
武術動作以它獨特的運動形式和固有的運動特點,形成了具有內外合一、神形兼?zhèn)?、?jié)奏鮮明的運動特色和民族風格,教師要想充分體現(xiàn)武術的風格和特點,更要在理論上提高認識,掌握其要點,然后在實踐中逐漸去摸索、探討,從中領悟其內涵。
參考文獻:
[1]劉旭東,劉朝生.加強課堂有效教學促進高校武術教學改革[J].武術科學,2005.4:41-4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深化教學改革,培養(yǎng)適應21世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的意見.教高[1998]2號附件一,1998.
[3]王楠,馬琳.武術教學中武德教育的研究[J].武術科學,2005.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