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些年來由于生源不斷萎縮,職業(yè)類學校的學生入校未經任何考核即能入學,學生的知識結構、思想結構、行為習慣、身體結構、年齡結構都參差不齊。研究學生厭學情緒的成因,克服學生的厭學情緒,已成為了每一位職教工作者認真研究與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職業(yè)類學校;厭學情緒;知識結構
中圖分類號:G4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45(2009)15-0196-02
這些年來由于生源不斷萎縮,職業(yè)類學校的學生入校未經任何考核即能入學,學生的知識結構、思想結構、行為習慣、身體結構、年齡結構都參差不齊。已經給學校的教學工作、學生管理工作、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給學校的辦學帶來了諸多的不確定因素;給職業(yè)學校的自身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的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20年來的職教工作中,我們深深地感到現在的學生素質越來越差、越來越難教,越來越難管,學生的素質一屆不比一屆。研究學生厭學情緒的成因,克服學生的厭學情緒,已成為了每一位職教工作者認真研究與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職業(yè)學校學生厭學情緒
目前,職業(yè)學校學生厭學的情緒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據我近年的教學觀察學生厭學情緒的表現大致如下:
一是:表現為課堂:有學生上課不專心,人在課堂心在外,上課時:講話的、玩手機游戲的、聽MP3的、打瞌睡的比比皆是。老師還不能予以干涉,否則,學生會頂撞老師,甚至辱罵毆打老師。二是:表現為作業(yè):有部分學生作業(yè)不認真完成,相互抄襲,有甚者根本不做,在作業(yè)本上亂寫亂畫,寫低級庸俗的內容;個別學生作業(yè)本、書本都成便紙,最終進了廁所。三是:表現為上網: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熱衷于上網聊天,打游戲;只要有點時間就要想盡千方百計進網吧,晚上翻墻外出,上網打游戲,白天宿舍睡覺或者在課堂上趴在課桌上呼呼大睡;這樣的學生過著顛倒黑白的日子。四是:表現為出勤:有學生經常無故曠課、遲到早退,隨意進出教室或實訓場地,在校內外東游西逛,無所事事。上課或實訓時,學生外出最好的請假理由是上廁所,往往借上廁所之名,到外閑逛,一去不返,在外面出了什么事,教師還得給他們擔當責任。五是:表現為考試:有些學生的考試成績差,多門科不及格,復習時不看書,考試時個個偷偷要看書;抄不到就不考,考不出就走人,高興時卷子上畫幾個字,不高興名字也不寫;監(jiān)考松老師“好”,監(jiān)考嚴就罵人;我來考我高興,我缺考我情愿,中考、終考、等級考成為了學生考試兒戲。學生在校學習三四年,畢業(yè)時,個別學生知識未學到,技能也不會,不良風氣已染上,會抽煙、能酗酒、會賭博、能斗毆等,甚至發(fā)展到詐騙、偷盜的地步,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職教類學生厭學的成因分析
學生厭學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環(huán)境的因素,也有自身原因;既有思想觀念的因素,也有社會、家庭的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思想意識、道德水準、價值取向、行為模式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給年輕一代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現在的學生不再盲目崇拜權威、傳統、教師和書本,更注重自身需要和個性追求。學校的培養(yǎng),教師的教育和引導對學生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小,社會環(huán)境因素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一方面就業(yè)市場供大于求,不少大學生、中專生畢業(yè)就等于失業(yè),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勞動力準入門檻卻很低,沒有文化和專業(yè)技能,只要愿意賣苦力,照樣能找到工作。這種的現象使不少學生感到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好學壞一個樣,“讀書無用”論的再次產生,學生厭學便成為了自然。
2.家庭教育的失衡。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良好的母愛和父教,對孩子的一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職業(yè)類學校生源90%來自農村,父母長期在外務工或經商,孩子長期生活在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身邊,缺少父教和母愛,學習無人管教,在孩子心理不自覺埋下了厭學種子;二是破碎家庭子女,父母經常吵鬧,家庭破裂,單親家庭的孩子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和關懷,使孩子在心靈上造成極大傷害,孩子感到自卑、壓抑、脾氣暴燥、性格孤僻,這樣的孩子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個性,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三是家庭教育不當,過分溺愛與庇護,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放任自流,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嚴厲,不會鼓勵孩子,又對孩子期望值甚高,加重孩子心理負擔。長此以往造成了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3.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的失衡。家長、社會、老師一致認為孩子讀書就是為了考大學,考不上大學的就是沒出息的,考不上大學孩子的家長也跟著沒面子。于是孩子上幼兒園就學小學的內容、小學就學初中的知識,初中就學高中的內容,高中就學大學知識,反過來大學學幼兒園的東西(為人處世)的怪圈。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階段,各類重點學校、各類重點班,各類補習班、素質特長班遍地開花。有經濟能力家庭的孩子能充分地享用這些教學優(yōu)勢資源,沒有經濟能力家庭里孩子和農村部分家庭的孩子只能望而遠之。成績好具有發(fā)展?jié)摿Φ暮⒆颖恢袑W老師和家長當做極品供養(yǎng);成績差條件差的孩子就被老師和家長當作看另類看待。我們的孩子在一讀書就在教育中被劃分為三六九等了,于是成績差、條件差、行為習慣差的這部分孩子在心靈上埋下了厭學種子,并慢慢發(fā)芽成長。義務教育與中學教育的失衡,已經造成了部分孩子厭學,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4.媒體的不良誘導。媒體、網絡迅猛發(fā)展,雖有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好的方面是在網上快捷、方便了解到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能方面的信息,其負面影響是電視、網絡中的“黃色網頁”、“暴力影視”、“兇殺游戲”,極大地傷害未成年的心靈成長,使一些自我控制力差的學生迷戀在網絡,生活在網絡虛擬世界之中,這也是學生厭學的重要根源。
三、克服職教學生厭學的對策
1.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樹立新的職業(yè)教育理念。思想指導行動,觀念決定思路,思路引導出路。要從根本
上解決中職學生厭學情緒問題,首先要解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學的觀念。根據職業(yè)類學校辦學目標是為企業(yè)培養(yǎng)具有崇高品德和良好行為規(guī)范的生產一線技術工人。職業(yè)學生是從“應試教育”中分離出來的失敗學生,文化基礎差、行為習慣差,但年齡不大,都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可塑性強。突顯“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讓學生先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深化教學改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袄碚撨m度、技能夠用”的原則,一是改革教學內容,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學得進,考試成績讓絕大多數學生過關;讓學生產生一種自我滿足感,逐步消除學生對學習的畏難情緒,先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二是改變教學方法,變理論教學為技能操作、變課堂教學為實訓教學,充分發(fā)揮“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潛力;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學生的厭學情緒。
3.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過程中學生不配合,即主體作用已經喪失;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喪盡。水平再高的教師教學時也沒轍。我們的教學活動能將理論知識融入實訓教學去,將技能訓練滲透到理論教學中來, 建立起兩個相互聯動、相互滲透的教學關系,教學活動中讓“主體”活起來,教師“主導”作用動起來,逐步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
4.強化技能訓練,突出實踐操作技能培養(yǎng)。職業(yè)教育的目標走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如果依舊靠課堂講原理,在黑板上畫圖、在教室作演示是不可能培養(yǎng)出技術工人來的,只有以能力為本位,強化學生技能訓練,突出實踐教學。要真真正做到這一點,職業(yè)類學校需要一是:要不斷加大實訓投入資金,增加實訓設備(添置數控機床、微機等實訓設備)。二是:全面調整教學計劃,壓縮理論教學時間,加大實訓課時比例(理論課時:實訓課時=4:6),實行“以做代學,以學代做”,“以工代教”的教學模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技能的積極性,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厭學的情緒。三是:讓理論教師向實踐型教師轉變,實訓教師向理論型發(fā)展,職業(yè)類學校要實現“雙師型”執(zhí)教,增強實訓教學力度,來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
5.齊抓共管,凈化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態(tài),從本質上解決學生厭學問題。首先,作為社會的主管部門,要努力凈化社會文化環(huán)境,取締不健康的文化媒體,整治校園周邊網吧,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外圍環(huán)境。其次,學校要認真研究和分析學生厭學的原因及心理因素,并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積極、向上、健康的情感,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和生活中去。再次,教師要理解學生,信任學生,關愛學生,賞識學生,寬容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多與學生交流與溝通,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零距離”接觸。另外,學校要配合父母共同教育孩子,父母之愛勝過任何形式的說教,是教育孩子的一劑良方,當孩子厭學時,家長應不急不躁,耐心教育,不歧視孩子,不輕易放棄,只要多一點關愛,多一點親情,孩子厭學的情緒自然消除,只有社會、家庭、學校共同來關心孩子的成長,孩子們才會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作者簡介:堯文明(1968- ),男,邵陽市高級技工學校招生就業(yè)辦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