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軍
摘要我們一定要記住,風箏是因為逆風而飛揚的。一個人要想成功并不容易。要想獲得成功,就得像風箏那樣,與強風抗爭,最終才能升上高空。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一定難度,要想學好它就必須深入研究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好的學習方法。而不能盲干,要學會“磨刀”,因為這樣才不會誤了“砍柴”的功夫。
關鍵詞挫折;成功;自信和勇氣;良好的心態(tài)
我們一定要記住,風箏是因為逆風而飛揚的。一個人要想成功并不容易。要想獲得成功,就得像風箏那樣,與強風抗爭,最終才能升上高空。
本學期我教的學生中,有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上學費用都成問題;有的父母離婚,孩子跟隨母親改嫁。還有的父母離婚后,雙方都不要孩子,把孩子推給年邁的爺爺奶奶照料,不但生活條件差,而且孩子因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心理上產(chǎn)生自卑、孤獨、寂寞的感覺,有的甚至因為父母的不負責任而對父母心生怨恨,進而仇視社會,仇視身邊的所有的人,不愿與人交往。這對他們的人格形成以及后天發(fā)展是極為有害的,為了挽救這些單親孩子,我決定在學生中開展挫折教育,讓他們擺脫厄運的困擾,擦亮自信的火花,照亮自己今后的人生。
父母離婚的李剛同學不思進取,飽受憂慮、痛苦、孤獨的折磨。我主動找他談心,我對他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為因素、自然條件都是造成挫折的原因,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作用,避開那些不利因素,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因為別人的過錯而憤怒、痛苦,就如同為了燒掉老鼠而點燃了自己的房子,是不值得的,是得不償失的。至少我們還有健全的身體,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改變我們的生活,重塑我們的人生。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挫折而失望、自暴自棄,放棄人生的追求。”
聽了我的話,他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我鼓勵他說:“良好的心態(tài)是成功的基本保障,樂觀起來吧,孩子!”
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有意識的多次提問他,適時對他進行表揚和鼓勵,慢慢地他變得自信、樂觀了,學習也提高得很快,從以前的后十名,進入全班第二十名,看著他的進步,我由衷地說:“李剛同學這艘艦船已經(jīng)起航了,真是逆流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舵手啊!害怕風浪,又怎么能夠遨游大海呢?”
然后,我以李剛同學的轉(zhuǎn)變?yōu)橥黄瓶冢瑏韼尤嗨袉斡H家庭的孩子的轉(zhuǎn)變工作,我特意舉行了一次數(shù)學經(jīng)驗交流會,讓李剛同學發(fā)言,李剛動情地說:“遭受挫折時,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自甘沉淪,而要在檢查自己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假如生活拋棄了你,也不要悲觀失望,因為你即使沒有了父母的關愛,也還有健全的身體,張海迪,這個身體高位截癱的人,尚且不屈奮斗,譜寫出生命的輝煌樂章,四肢健全、頭腦靈活的我們有什么理由自暴自棄呢?我會繼續(xù)努力的,做一個搏擊風浪的優(yōu)秀舵手!而且,長大后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好人,對自己、對孩子、對他人、對社會都要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
我聽了,很高興,帶頭鼓起掌來。他心頭的堅冰終于融化了。而且,他懂得如何回報社會了,多么善良的孩子啊!真是逆境出人才呀!
我們班上還有一名同學,認為數(shù)學知識枯燥無味,雖然自己一再努力,但是成績總是在二三十分左右,一次次的失敗,使他動搖了,開始抱怨自己太笨了,沒有好命運。
我于是給他出了一道心理測試題,這是“凱蘇拉”在《去爭取一如何改變你的命運》中提出的:你怎樣走過結(jié)冰的水塘?面對同樣的問題,害怕失敗者與爭取成功者的注意點是完全不同的。
害怕失敗者的做法是:集中精力考慮如何避免失敗,于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他每走一步都仔細試探冰面厚薄,謹小慎微。每一步都擔心失足,每一刻都擔心忽然掉下去。因為總想著,千萬別失敗,不惜花許多甚至一天功夫來過這個水塘。如果一不小心失足,就狠狠地責罵自己,而且總想著自己的每一個愚笨的動作,越想越覺得自己不行,罵自己太笨,抱怨冰面太薄,擔心再次發(fā)生危險,因而越發(fā)膽小,最后終于不敢往前走了,只有認輸,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借口,或是責怪命運不好。
爭取成功者的想法是:行動前,盡量了解、研究有關冰面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考慮周到,避免盲目和急躁。來到水塘邊,主要是考慮如何走過去,而不是光想掉進冰水里的可怕情景。心里明白有一定風險,有可能隨時落水,但不為有這種落水的可能而擔心害怕。他不停地走,抓緊時間,萬一失足掉進冰水中,趕緊爬起來繼續(xù)往前走,決不動搖,毫不遲疑。把失敗當成老師和朋友,這樣他就會憑借自己的力量走過這個危險地段,這種人心里認為,人們都是從人生路上的水塘走過來的。就這樣爭取成功者每經(jīng)歷一次挫折,都會增添一份自信和勇氣,從而更加敢于并且善于爭取更大的成功。
最后,我問他:“你做哪一種人呢?”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我說:“那你就選擇了成功?!?/p>
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一定難度,要想學好它就必須深入研究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不能盲干,要學會“磨刀”,因為這樣才不會誤了“砍柴”的功夫。
再有,不要讓失敗的懊惱、憂傷耽誤了你的大好時光,放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你才能走得更快、更好。不要怕挫折和失敗,要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及時調(diào)整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聽了我的分析,他信服得直點頭,并且表示一定要改變以前的做法和想法。
后來,我又在班上給學生講了愛迪生的故事,以此來鼓勵學習困難的學生。愛迪生做了一萬次試驗,每次失敗他都能從中尋求到更多的東西。他認為那么多的失敗都不能算是失敗,他說:“我只是發(fā)現(xiàn)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種無法適用的方法而已。”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從“屢敗屢戰(zhàn)”中總結(jié)出一句話:“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樣對我有價值?!?/p>
我們一定要使自己了解一點,打倒你的不是挫折,而是你面對挫折時所堅持的心態(tài)。學生們在我的教育下,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緊張的數(shù)學學習中,個個都取得了自己意想不到的好成績。我認為“挫折教育”不失為一個攻克數(shù)學難關的法寶,它使我受益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