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甫
[摘要] 目的:總結腹部手術后機械性腸梗阻的早期診斷和及時處理。方法:對2004年3月~2007年12月的36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36例病例中,16例為保守性治療,20例為手術治療,均痊愈,無反復性發(fā)作。結論:腹部手術后機械性腸梗阻應行保守治療,避免手術,若保守治療過程中體溫持續(xù)上升,腹痛、腹脹進行性加重,出現(xiàn)腸壞死、腹膜炎征象時,必須及時行手術治療。
[關鍵詞] 機械性腸梗阻;診斷;腹部手術
[中圖分類號]R574.2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5(c)-132-01
腸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腸道通過障礙,而導致腸道和全身的病理變化。腹部手術創(chuàng)傷或腹腔內炎癥等原因容易導致腸壁水腫和滲出,從而形成機械性腸梗阻,處理不當可致毒血癥、休克、死亡。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2月治療36例因腹部手術導致機械性腸梗阻患者,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平均年齡40歲。腹膜后血腫并骨盆骨折術后2例,胰體尾損傷術后1例,剖宮產(chǎn)術后2例,結腸癌行結腸部分切除術后2例,Dixon術后1例,穿孔性闌尾炎術后8例,急性胃穿孔術后6例,外傷性腸破裂術后4例,胃癌根治術后2例,外傷性肝脾破裂術后2例,膽腸內引流術后2例,脾切除+斷流術后2例,粘連性腸梗阻術后2例。
1.2 臨床表現(xiàn)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絞痛(36例)、嘔吐(25例)、腹脹(32例)、肛門不排便、不排氣(36例),X線腹部提示多個氣液平面,腹腔內積液,腹部CT示腸壁增厚、水腫,腸腔內積液。
1.3 治愈標準
胃管引流量明顯減少,不含膽汁,少于400 ml/d(此時可拔除胃管),肛門恢復排氣、排便,腹脹及腹痛消失,腸鳴音恢復正常,腹部柔軟,堅韌感消失,進食后梗阻癥狀不再出現(xiàn)。
1.4 治療方法
均先采用保守治療,治療措施包括禁食、持續(xù)胃腸減壓、胃腸外營養(yǎng)、抗感染等綜合治療,保守治療過程中有體溫持續(xù)上升,腹痛、腹脹進行性加重,出現(xiàn)腸壞死、腹膜炎征象時進行手術治療。
2 結果
本組16例給予保守治療:胃腸減壓、腸外營養(yǎng)、抗感染、腎上腺皮質激素或生長抑素,同時輔用中藥和理療,平均治愈時間為10.6 d,均痊愈。另20例行手術治療:其中,腸粘連松解術11例,合并腸切除術或捷徑吻合7例,術后發(fā)生腸瘺2例,經(jīng)手術治療后痊愈。
3 討論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是腹部手術后的早期并發(fā)癥之一,一般發(fā)生在腹部手術后1~3周。對該病的治療目前多數(shù)學者主張先行保守治療,其依據(jù)是:此類腸梗阻很少出現(xiàn)絞窄,隨著粘連及炎癥的吸收和消退,病變很有可能自愈[1];術后早期炎癥較重,腸壁高度水腫,粘連緊密,腸管極易損傷,且愈合能力差,再手術極易造成腸瘺;術中難以確定梗阻部位,往往不得不將手術范圍擴大,易引起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若多次行腸切除會導致短腸綜合征。若在保守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腸扭轉、內疝、套疊等機械性因素,則應盡早手術,本組中有3例病例,1例為內疝,1例為腸扭轉,1例為腸管縫于腹膜,均行手術治療后治愈,而炎性腸梗阻病例一般多為腹腔內廣泛粘連及炎癥所致,很少發(fā)生絞窄,而此時手術難度大,腹腔內炎癥水腫嚴重,梗阻部位難以確定,術后易造成出血、感染、腸瘺、短腸綜合征等嚴重并發(fā)癥,且有些術后又再次出現(xiàn)炎性腸梗阻,延長住院時間,增加費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筆者認為非手術治療是炎性腸梗阻的首選治療,一般不贊成手術治療,且可適當放寬觀察時間,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手術。非手術治療要點如下[2]:①禁食、持續(xù)胃腸減壓、胃管內可注入液體石蠟,國內學者報道腸內全程導管減壓法用于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療效甚佳。②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糾正低蛋白血癥,使用白蛋白、血漿及利尿劑減輕腸壁水腫。③全胃腸外營養(yǎng)。④使用善寧或施他寧藥物減少消化液分泌,減輕腸腔內壓力,改善腸壁微循環(huán)。⑤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5 mg/8 h,有吻合口者可在術后7~10 d后給予,一般應用時間不宜超過1周,且應逐漸減量。⑥可給予胃腸動力藥如胃復安10 mg/8 h,紅霉素0.2 g/d及西沙必利。⑦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警惕腸壞死的可能,必要時急診手術。術中注意操作輕柔,避免不必要的腹腔內臟器翻動,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腸管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及面積,用濕鹽水墊保護腸管,徹底清洗腹腔,順序回納腸管,關腹前將大網(wǎng)膜置于腹膜與腸管之間,酌情使用幾丁糖或透明質酸鈉等藥物,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注意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及低蛋白血癥,對術后過早排氣應謹慎對待,適當延長禁食時間,避免過早進食而加重梗阻[3-5]。
[參考文獻]
[1]Leman J, Lee RM.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J]. Ann Surg,1989,210(2):216.
[2]周嬌群,駱明遠.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28例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7,45(24):62.
[3]李毅.術后早期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和診治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3(32):45-46.
[4]孫剛.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診治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3(11):44.
[5]楊艷霞,胡文杰,孟凡美,等.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14):187.
(收稿日期:200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