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梅玲
【摘要】素描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一切設計與造型藝術的基礎。設計教學不能完全脫離素描而單獨存在,同時素描課也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不斷改革與完善。
【關鍵詞】素描 藝術設計 教學方法 造型 思維
“素描是繪畫、雕刻、建筑的最高點,素描是所有藝術門類的源泉和靈魂,是一切造型藝術的根本?!彼孛枋且婚T基礎學科,對于一切真正的畫家和設計師而言,素描都是基本功,其重要性就如同空氣和人的關系是一樣的,不可或缺。應該說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藝術設計學科當然也不例外。
素描基礎訓練不僅是初學繪畫或設計者入門的重要途徑,而且也是成熟畫家或設計師不斷錘煉藝術語言,提高藝術表現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素描基礎是日后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設計的前提,沒有基本的造型能力,那么所謂的藝術設計或創(chuàng)作,也只能是一種幻想。素描是藝術設計專業(yè)的重要基礎課程,在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體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藝術設計與素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它們同源異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眾所周知,無論是畫家還是設計師,都要具有很高的素描功底和藝術修養(yǎng)、具有高水平的審美能力。
歷史上各個時期不乏這樣的代表,就文藝復興時期來說,很多著名的畫家,同時也是著名的設計師,例如,米開朗基羅,他既是著名的雕塑家、畫家,同時也是非常杰出的大設計師,由他作為主要設計師領導修建的羅馬·圣彼得大教堂,氣勢恢弘,成為建筑史上的杰作,另外,由他修復和改建的卡比多利廣場以及朱利二世的陵墓無不突顯出對舊有設計理念的突破,同時也是美與實用相結合的典范,折射出其對完美永恒的一貫追求。再有,如達·芬奇,既把世界上最迷人的微笑留給了世人,同時其一生當中還有很多設計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然而,目前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素描教學大多沿用傳統(tǒng)純美術素描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效果欠佳。筆者認為應該根據藝術設計專業(yè)其自身的特點,在素描教學上進行改革。
一、可在素描教學中加入設計基礎的知識,讓學生在素描訓練中了解點、線、面、分解、肌理等設計視覺元素及各種不同與傳統(tǒng)素描的構圖組合形式
例如,把學生作為參與的主體,在擺出的一堆靜物中自由選擇靜物進行構圖、組合,創(chuàng)造出有主題性的素描作品;或讓學生參與對對象做破壞性改造,制作出主觀觀念性強的物體形象,用具象的技法表現抽象和概念化的理念。
二、為更好地適應設計藝術的要求,在素描訓練的方式上應打破以往的習慣性思維
1.教師在擺放寫生對象時打破傳統(tǒng)的組合模式,可采用并置、懸吊、重疊等組合方法,引導學生突破慣用的思維習慣。
2.打破常規(guī)的描繪的構圖選擇。常規(guī)的素描寫實訓練在構圖上有嚴格的要求,利用控制畫面的左右、上下空間來控制畫面的平衡。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反其道而往之,在構圖上求險、求滿、求空、求偏、求局部等,這樣,同學在畫面空間選擇上將獲得出人意料的自由度。
3.在素描的手法及材料上要大膽嘗試。以往學生習慣于鉛筆排線的方法,可以引導他們了解素描的表現手法是多樣性的,“描、劃、擦、印”等等,不同的手法都會產生不同的視覺美感,同時這樣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路。另外,隨著材料的變化,同樣也會發(fā)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應該重視對材料的研究。
4.打破嚴格的焦點透視習慣。讓同學們知道,準不一定美,美不一定準,刻意進行扭曲化、平面化、夸張化的形象處理。
三、鼓勵學生采用多種造型技法塑造同一物體,不局限于具象寫實的技法
具象寫實是摹仿性的、客觀再現性的,是造型的基礎,傳統(tǒng)的素描特別推崇這種畫法。由于藝術設計追求的目標在于新穎和富有創(chuàng)意,設計所需要的藝術形象不僅僅局限于具象的造型,更多的是經過概括、夸張、變形、重新組合等方式加工整理而成的形象,甚至是抽象化了的造型。造型方法多樣化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本著素描教學應為藝術設計服務的原則,鼓勵學生探討不同的素描表現技法,改變對象原有的常態(tài)形式,使對象在形式上偏離自然的通常標準,達到“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境界。立體主義大師畢加索曾經把一頭完全寫實的牛經過不斷簡化,最終變成了只用寥寥幾筆勾勒出的形象,這一系列造型方法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四、從多個角度描繪同一對象,重在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多畫短期結構素描
在諸如工業(yè)造型設計、產品設計、室內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等專業(yè)中,都要求設計者具備很強的空間理解能力。顯然,采用以線造型或線面結合的結構素描進行立體空間造型訓練,是與藝術設計相適應的。在表現同一物體時,力求從多個角度來表現,充分了解物體在不同角度下引起的透視變形,甚至連變形很大的仰視或俯視也不放過,重點表現其外部和內部的形體結構,忽略物體表面微妙的光影變化,多畫短期結構素描。這樣做不僅縮短了學生的作畫時間,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快速表現立體空間的能力,空間理解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增強。再者,學生在作畫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夠避免“磨洋工”現象的發(fā)生。
五、根據藝術設計各專業(yè)的不同要求,其素描訓練的要求也要有所側重
藝術設計的范圍相當廣泛,包括裝潢設計、服裝設計、染織設計、工業(yè)造型設計、日用品設計、室內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工藝繪畫等門類。素描雖然是公共基礎課,但由于各專業(yè)的設計性質與對象不同,教學內容應根據各專業(yè)的特點而制定,課時也應按專業(yè)需要來安排。如服裝設計專業(yè)與人的聯系緊密,應把素描教學重點放在對人體的研究上,用線造型為主、面為輔的方法刻畫人體動態(tài)特征,加強速寫與默畫練習;又如室內設計和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與建筑物的關系甚密,素描教學的重點應放在透視、形體、空間分割與組合等方面,用嚴謹的線條表現建筑物的結構,結合少許明暗展示立體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意識;再如染織設計專業(yè),素描寫生的對象以花卉為主,可采用白描技法直接寫生,廣泛收集素材,為花卉變形打好基礎,速寫與默畫穿插進行。
總之,素描作為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在教學中要始終貫穿以設計觀念為指導思想,即要體現課程內容的繼承性,又要看到在未來的發(fā)展上對學生到底能產生多大的效益,對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影響有多大,還要緊隨時代的步伐進行創(chuàng)新!這都需要我們本著科學、認真的態(tài)度進行探索,因為它決定著未來設計師的知識結構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決定著能否滿足未來社會對設計師的認同。
參考文獻:
[1]趙君超.設計素描.遼寧美術出版社,2002,7.
[2]宮六朝.裝飾繪畫漆藝.花山文化出版社,2002.
[3]趙健,張寶洲.素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5.
[4]裝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