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林 劉愛華
【摘要】本文針對高校校友工作,利用網絡新技術設計了一系列網絡應用。通過這些網絡應用,可以以豐富的互動內容,吸引校友的廣泛關注與參與。從實際應用看,能夠彌補傳統(tǒng)校友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這些工作是目前高校校友工作中一項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網絡技術 Web2.0 校友工作
一、校友工作綜述
江澤民總書記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曾指出:“縱觀歷史,國際上一流大學都是經過長期建設形成的,固然要有政府的支持,資金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學校領導、教師常年累月辛勤奮斗的結果。特別是學生畢業(yè)以后,在國家各個建設崗位上乃至在國際上體現(xiàn)出公認的信譽?!?/p>
世紀交替之際,國內一些名牌大學紛紛提出建設“一流大學”的戰(zhàn)略目標。校友作為推動母校建設的重要力量,越來越引起關注。不少高校都將校友會作為日常校友工作的主要渠道,起到了聯(lián)系校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極大地支持了母校的發(fā)展與進步。
中國科大作為新中國創(chuàng)辦的大學,僅有五十年的歷史,然而,從科大校門里走出的校友已經為國家乃至世界的科技、經濟等事業(y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母校贏得了贊譽。中國科大少年班剛剛度過了她的三十歲生日,但在一千多名畢業(yè)生中,已經逐漸涌現(xiàn)出一批在世界范圍內都堪稱杰出的年輕科學家、經濟學家和管理者。長期以來,校友們通過各種渠道,為母校的發(fā)展和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
對于如何更好地利用校友資源,近年來國內一些高校做了不少探索與實踐。如清華大學校友總會向各地校友會贈送學校期刊,校領導順訪外地校友,定期召開地區(qū)校友聯(lián)絡座談會,編輯出版校友通訊和校友文稿等等;中山大學重視信息化建設,推動校友工作的網絡化,通過網站、E-mail等方式加強校友之間的聯(lián)絡;胡萍女士關于校友工作的專著的出版更是從現(xiàn)代管理學的角度較為完整系統(tǒng)地論述了校友工作在高校管理過程中的意義與價值,給我們當今的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種富有新鮮意義的理論參照和思考問題的新穎視角。
科大少年班以三十周年為契機,近年來著力于校友工作的推進,在傳統(tǒng)的校友會基礎之上,重視信息化、網絡化的建設,并重點在整合新興的Web2.0等技術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形成了我們校友工作的特點。
二、網絡新技術
二十世紀末,互聯(lián)網在國內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機構網站、個人主頁、E-mail、新聞組、BBS論壇等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些網絡技術一般統(tǒng)稱作Web1.0。
本世紀初,大批傳統(tǒng)的互聯(lián)網公司迅速衰退,一些新型的網站和網絡應用涌現(xiàn)了出來,Google、維基百科、博客等等是這些新型網站和應用的代表?;ヂ?lián)網進入了Web2.0時代。
Web2.0沒有一個通用的確切定義。從新型的網站和網絡應用可以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特點,比如以互聯(lián)網作為核心、利用集體智慧、豐富的用戶體驗、永遠的測試版、長尾等等。Web2.0已經證明可以吸引眾多用戶的參與。應用于校友工作之中,有利于我們充分挖掘與利用校友資源。
三、網絡技術的應用
少年班的官方網站一直得到精心維護,校友專欄是校友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如果建設獨立的校友網站,勢必造成內容的重復。因此,可以在現(xiàn)有官方網站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校友網站。這樣,也便于保持信息與數據的一致性和實效性。
E-mail是我們與校友聯(lián)系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很多重要信息的發(fā)布都是通過E-mail進行的。當然,隨著學習、工作狀態(tài)的變化,E-mail地址也容易失效,收集與維護校友信息比較繁瑣。因此,我們設計了下面的校友個人應用。
我們將校友個人的在校學習情況、離校后深造與工作情況、現(xiàn)狀、聯(lián)系方式等主要信息都進行了系統(tǒng)地規(guī)范和整理,并儲存在校友數據庫中。校友通過網站的身份審核后,可以查看到本人的信息頁,這些信息如果不完整或已變動,可以直接在頁面上添加或者修改。這樣,我們可以掌握到校友們的最新信息,對我們從統(tǒng)計意義上分析數據,總結成果,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很多校友經常為少年班獻言建策,由此,我們設計了少年班校友論壇。論壇設計為面向少年班校友和在校師生,通過管理員的引導,校友們可以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也可以跟其他校友相互聯(lián)絡,互通有無。對于在校學生而言,這個論壇是一個難得的可以向師兄師姐請教,跟他們交流的渠道。
作為Web2.0的代表技術之一,博客也是我們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少年班校友博客系統(tǒng)同樣整合在官方網站中,網站上的博客專欄精選出各校友博客的精彩內容,集中對外推薦,并提供排行等功能。
對于班級主頁,各班級是否建設并不統(tǒng)一;即使建有主頁,在域名、結構等方面也參差不齊。我們建設的博客系統(tǒng)中提供團體博客的功能,可以用團體博客代替班級主頁,從而統(tǒng)一起班級主頁,并免去校友們在維護班級主頁底層結構上的耗費的時間和精力。
校友們非常愿意將自己的心得與體會作為建議與師弟師妹共享??墒牵捎趥€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有所不同,這些建議需要進一步地整理、提煉。這個工作正是維基百科的特長所在。通過廣大校友積極參與,共同撰寫,可以形成一個小型百科全書式的學習、生活、工作指南,對日常的學生工作能夠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
四、總結
本文闡述了校友工作的重要性,討論了高校校友工作的特點,并在考察國內兄弟院校的做法的基礎上,利用網絡技術設計了一系列Web應用。通過這些新興網絡技術,可以吸引校友的關注,調動校友的積極性。在初步的實際應用中已初見成效,得到了校友的大力支持與合作。這些舉措能夠彌補傳統(tǒng)校友工作中的不足,在進一步維系校友與母校聯(lián)系的同時,積極長遠地發(fā)揮校友的資源效用,是目前高校校友工作中一項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1]黃文輝,劉敏文.一流大學建設中校友工作的探索與實踐.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3):148-151.
[2]李朔.關于校友工作的內涵與信息化建設初探.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3(23)2:255-257.
[3]胡萍.高等學校校友工作概論[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4]馮源,覃育兵.校友工作的理性勘探.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10):151-152.
[5]O'reilly.What is Web2.0 [EB/OL].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