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題目,是文章精髓的凝煉。題目平平,決定了文意平平;文意平平,是決寫不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的。所以,教師要注意命題在作文中“綱”的作用:“綱舉”,才能“目張”;題精,才能文揚。積多年的作文教學經驗,竊以為要命出如“山上一支看不足”的卓爾不群的“題目”來,有幾點是一定要做到的。
一、要“與時俱進”,力求文題之“新”
作文離不開時代,社會是豐富多彩的,作文命題必然會凸現(xiàn)社會的烙印。眾所周知,“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名言,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人皆能誦。而作為人類前行雙足之一的人文關懷的“精神”,如熱愛知識、理想道德、氣節(jié)情操,一時卻成了可有可無的飾物。為此,一大批憂慮精神文明建設不舉的有識之士,呼吁吶喊。針對這一情況,我出了個“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長題。聽慣了“金錢萬能”陳詞的學生,對新穎、獨特的題目極感興趣。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他們在文中列舉了為堅持真理而被羅馬教庭燒死的布魯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卻寫出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身陷囹圄27年,但埋葬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雄心不滅的曼德拉等人的例子,有力地闡明了“精神”的巨大作用。實踐證明,以社會熱點命題的作文,極易得到成功。
二、要有“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之勢,力求文題之“奇”
多年前,我曾看到一則報道,廣東、深圳的開放大潮,吸引了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人才,紛紛“孔雀東南飛”。而他們飛到“東南”后,不少人果然棲到了高枝,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此誘惑下,一些才能平平、但不甘心埋沒的“麻雀”,也紛紛到“風景這邊獨好”的南方闖蕩,試圖混出個人模狗樣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原本懶散的“麻雀”,在競爭高度激烈的南方,一反常態(tài)、盡智竭力,居然也干得不錯,“麻雀”最終變成了“鳳凰”。我心里一動,學習何嘗不是如此呢?在閱讀課上我講了這個故事。隨后我出了個“麻雀東南飛”的題目,令學生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結果學生“雀躍”不已,下筆流暢,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要學會“反彈琵琶”,力求文題之“巧”
逆向思維,就是從事理的相反方向下手,展開思路,得出新觀點,覓到新途徑,找到新方法。如果能突破常規(guī)思維的樊籬,有意識運用與傳統(tǒng)思維和習慣背道而馳的逆向思維方法,“反彈琵琶”,往往“曲徑通幽”,獨辟蹊徑,從而較好地展示自己的寫作才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為了培養(yǎng)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我就出了個“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小議。多數(shù)同學觀念陳舊,依葫蘆畫瓢,批其是“好高騖遠,不安心本職”。個別同學卻“舊瓶裝新酒”,予以贊揚。他們認為,如不是志大才疏,確有能力,攀登上比這山更能一抒“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壯志的那山,有何不好?為何偏要在低矮、無景的“這山”老死終身呢?沖破“一職定終身”的樊籬,實是觀念的革新、進步。要是沒有這種革新、進步,社會就不會發(fā)展,不會進步。現(xiàn)在有許多有作為的人都是從“這山”中跳出來的,就是一個明證。我給獨具匠心、別樹一幟、有此逆向思維的作者打了高分。事實證明,這種命題,最能檢驗學生作文的識見。
四、要使用修辭手法,力求文題之“妙”
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倫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备鶕?jù)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文體和內容,靈活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擬題,從而能夠避免一覽無遺的缺憾,達到推陳出新的目的。這樣也能使文題精煉,富有文采。如在全國第五屆“文明風采”大賽中,有以“我身邊的誠信”為話題的征文比賽,如巧用比喻的話,可擬題為《誠信——心靈深處純潔的花》、《守住心靈的契約》、《重啟心靈的港灣》;巧用擬人可擬題為《誠信“自傳”》、《誠信,請別走開》;巧用引用可擬題為《真誠到永遠》(海爾著名廣告語)、《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巧用對偶可擬題為《不信不立,不誠不行》、《與誠信為友?偕高尚成伴》;巧用諧音雙關可擬題為《信?幸》、《信幸相印》(心心相印的諧音,意為有了誠信就會有幸運和幸福);巧用夸張可擬題為《讓誠信載來美好》、;巧用對比可擬題為《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等,這些題目由于運用了一定的修辭手法,讀者一看便有一種妙不可言之感。
五、多借用成語,“巧借東風”,力求文題之“精”
文題中適當?shù)貙σ恍┏烧Z進行翻新改造,能達到精練凝重的效果,使作文標題顯得亦莊亦諧,使你的文章增加文化底蘊,更顯典雅蘊籍。
1. 巧借東風,直接用成語做題目典雅莊重,精悍有力。如“天語SX4”杯第四屆新春祝福短信大賽就用《短信大賽直抒胸臆,表達信心成創(chuàng)作主流》作為題目,“直抒胸臆”一詞強調了短信的直接功效:短小精悍,交流情感。而“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布什邀請即將就任的新總統(tǒng)奧巴馬、卸任總統(tǒng)克林頓、老布什,以及卡特,共享新年后的第一個午餐?!边@個新聞就以《美國五任總統(tǒng)齊聚白宮,超強午餐前所未有》為標題,其中“前所未有”一詞強調了這次午餐會標志著一個“歷史性時刻”,是以前所未曾有過的盛事。而有關08年金融危機的新聞就用《春節(jié)后CBD可能面臨裁員高峰,金融行業(yè)首當其沖》為題,其中“首當其沖”突出了金融行業(yè)在金融危機時受沖擊較大,其它零售等傳統(tǒng)行業(yè)受沖擊較小。
2. 調換詞序,引起讀者注意。如《無縫的何止是天衣》講的是現(xiàn)在高科技做的納米衣服;《入甕何必請君》揭露的是當前騙子詐騙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有的人還是因為貪小便宜而自愿入“甕”;《朝夕要只爭》強調學習也好,工作也好,都要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3. 成語翻新,反其意而用之。如忠言逆耳變成“忠言順耳”,強調正直的勸告有利于改正缺點錯誤,但聽起來也要讓人順耳,能讓人易于接受。又如“按圖一定能索驥嗎”表明按照畫像去尋求不一定能找到好馬,在當今社會墨守成規(guī)辦事是不行的;“后來者不一定居上” 說明做什么事情還是要搶在別人前面,要自動自發(fā);把“盲人摸象”變成“明眼人會摸象嗎?”可以反映現(xiàn)在有些人雖然眼亮但心不亮,做事情考慮不周,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是無法做出全面的判斷。
4. 仿擬成語,化用諧音變詞。如“80后”的作家郭敬明被新秀批為“毀人不倦”,借用“誨人不倦”來仿擬,指責其作品充滿悲傷,缺乏職業(yè)道德簡直是“毀人不倦”。又如文題“誠信所至,金石為開”,就是對“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一成語化用而來的。像以上這樣的一些題目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能先聲奪人,會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使人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六、要多讀經典佳作,力求文題之“深”
荀子在《勸學》中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边@說明,事物的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產生質上的變化,非凡的景觀——風雨、蛟龍就會出現(xiàn)。其實,命題亦如此。教師命題上的千篇一律、枯燥無味、公式化,皆是其胸無丘壑、功底膚淺所致。根治的途徑是養(yǎng)己浩氣,厚己素養(yǎng)。師之昏昏,豈能求生之昭昭?
大量地閱讀經典,酌理富才、積學儲寶,也找到了原先“踏破鐵鞋無覓處”,此時卻“得來全不費功夫”的佳題。如辛棄疾的“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的浪漫瑰奇?!帮w鏡無根誰系”,作說明文“月亮”的題目,比單純的“月亮”更靚麗。陸游的“酒似粥濃知社到,餅如盤大喜秋成”的后半句,作“今日農村新貌”的標題,而比平鋪直敘的“前進村訪問記”要醒目。黃巢的“蕊寒香冷蝶難來”,可作“我看班組士氣”的正題?!捎谝恍╊I導不關心工人,工人勞動條件差,待遇低,這種種的“蕊寒香冷”,決定了“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生產局面難以呈現(xiàn),亦即“蝶難來”了。王冕的“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詠梅詩,移作師頌標題,可謂得體。全國“文明風采”大賽“從中職生資助政策想到的”征文是通過學生對國務院中職生資助政策體系的切身感受,珍惜在校學習生活,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決心立志成才、回報社會、回報國家,所以可以用《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天生我才必有用》、《寶劍鋒從磨礪出》、《只留清氣滿乾坤》等別出心裁的題目,讓文章增色。像這類配上副題就能熠熠生輝的標題,唐詩宋詞中俯拾皆是。
古人云,“山下千林花太俗,山上一支看不足。春風正在此花邊,菖蒲自蘸清溪綠。”倘能做到上述四點,那么,春風獨鐘,作文“命題”必然鮮麗可人。而如此鮮麗可人,定會引發(fā)學生文思泉涌,寫出與“命題”一樣清新亮麗的佳作來。當其他人由于從眾心理支配落入人云亦云的窠臼時,你獨出心裁的構思就會收到“一枝紅杏出墻來”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