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奎
【摘 要】“凸顯學習者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是現(xiàn)代化學教育理念的反映,也是素質教育對化學教學革新的必然要求。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一致和統(tǒng)一,現(xiàn)代教學理論早已闡明,在教學雙邊活動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優(yōu)化化學課堂,提高教育質量,教師必須是課堂的設計者和引導者,而學生是課堂的主宰者,是學習活動的主人。
【關鍵詞】中學化學課堂 學生 主體作用
當前教學方法改革出現(xiàn)的突破性進展,其標志之一就是教學方法改革發(fā)展到學法改革上,學法改革的核心是真正承認和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在教學實踐中要真正做到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卻并非易事,其中既有教學思想方面的問題、也有教學藝術方面的問題。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起于思,思源于疑
為了訓練學生的思維。筆者根據(jù)教材內容不斷啟發(fā)學生生疑、質疑,組織學生析疑、解疑,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一直處于積極狀態(tài),就能更好地把握教材重點、突破難點?!疤岢鲆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一個恰到好處的問題,可以引起學生全神貫注,從而調動學習主體主動參與課堂。提出的問題,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積極思考,去探索。切忌提出了問題,讓一些優(yōu)生包辦或教師包辦替代。教師不要急燥行事,不要急于表態(tài)。
對后進生,如果答對了就大力表揚并肯定他們,同時對他們再提出高一些的要求,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如果答不上,就用相信的眼光和懇切的語調鼓勵他們,耐心去引導(從易的或有些突破口步步深入),直到幫助他們解決并給予評價,經(jīng)過這樣的導學,不僅全體學生明白,也讓后進生有了獲得知識的滿足感。對于回答中的錯誤,就發(fā)動其他同學幫助,調動全體學生進行評價。充分發(fā)揮生—生間的合作交流與培養(yǎng)團結、幫助的精神。比如,在學習《原子》這一節(jié)時,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接受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边@一觀點。但也正因為“最小微?!边@四個字,使學生產(chǎn)生了“原子不可再分”的錯覺。在解決這一問題時,首先讓學生思考“最小微粒”是在什么條件下成立的。再以排位為例,加以理解,很明顯在排座時每個同學是不可分的“最小微粒”但從生理結構上又可分為頭、頸、軀干和四肢等幾個部分。然后要求學生將每個同學比喻為一個原子、排座位比作化學變化、生理結構比作原子構成,再加以理解便很容易接受了。
二、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讓學生進入教師角色
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交流的雙邊活動過程。師生以什么樣的心境進入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取得教學效果的前提。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和成功者。學習會使學生心情緊張,良好的課堂氣氛會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一種“安全感”。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人的主體性。
當然,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相反,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為教學主體服務,教師必須不斷地改進教法,以自己的善教為學生善學樹立榜樣。同時,教師應設法建立一種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學完每一節(jié)內容筆者總要問:“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給學生一個思考、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不同的角度去總結、分析不完善的地方,啟發(fā)學生自己補充。對于有些內容,我有意識地讓學生爭論,從而形成師生協(xié)作、共同探索的局面。
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化學
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是以活動為中介的,學生只有投身于各種活動之中,其主體性才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化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xiàn)實的化學活動中理解和發(fā)展,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能力不是靠傳授形成的,而是在化學活動中,靠學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經(jīng)歷”、去“體驗”的。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化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化學和經(jīng)歷化學。
教學時,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意考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參與化學學習活動。作為教師,應該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據(jù)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募庸ぬ幚?,根?jù)教學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把課本中的例題、講解、結論等書面東西,轉化為學生能夠親自參加的活生生的化學活動。教學中,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多一點成功愉快的體驗。
四、重視以學生自身實踐為主的實驗教學
化學實驗具有證明物質的真實性、教學的直觀性和啟發(fā)性,以及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風和良好的實驗技能等功能,但這些評價均屬傳授知識的范圍?!霸诨A化學教學中,實驗的重要性是再怎么強調也不過分的……”例如,鈉與水反應究竟劇烈到什么程度,學生可以想象但未必準確,倘若親眼看到或親手完成這個實驗,不僅僅獲取了鈉與水反應的具體知識,還完善了“活動金屬與水反應劇烈”的概念。僅就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而言,化學實驗也堪稱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值得我們很好地探索和實踐。
通過教學實踐,筆者深刻地感受到,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需要教師付出不懈的努力。筆者認為,只要教師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