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燕
摘 要:積極的暗示能增強個人的自信心,消極的暗示則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在作文教學中,教師綜合運用多種暗示手段,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時調整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是優(yōu)化教學氛圍,提高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積極 心理暗示 語言暗示非語言暗示
在華沙,一群兒童在嬉戲。一個吉卜賽女巫托起一位小姑娘的手,仔細看了看說:“你將會世界聞名!”“預言”應驗了,這小姑娘就是后來的居里夫人。其實,世上沒有什么準確的預言,是女巫給了居里夫人一種“成功”的信念。
當你習慣地想象成功的事,你的神經系統(tǒng)便會習慣地令你處在一個成功的心態(tài)。
所以,我們只能輸入積極的語言,比如,“在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一天天變得更美好”“我的心情愉快”“我一定能成功”等,語句簡潔有力,不要含糊、脫離實際及與人攀比。
在我們語文課堂教學作文的時候,也應該運用這種策略,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一、積極心理暗示運用的背景
我在學生剛進入初一一個月時,就給學生作了一個調查問卷。兩個班級共120名同學參與了此次調查。
調查問卷題目設計如下:
1.你喜歡語文嗎?為什么?
2.你喜歡語文課嗎?為什么?
3.你喜歡作文嗎?為什么?
4.你喜歡作文課嗎?為什么?
5.在你的心目中,作文是什么?
6.你理想中的作文課是怎么樣的?
在第一個問題中,有112名的同學選擇喜歡,占被調查者的85%。理由有很多,最多的是語文課可以漫游語文世界,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只有8名同學認為自己不喜歡語文。
在第二個問題中,學生喜歡語文課的有113名同學,理由是老師都鼓勵同學自己講,可以講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有7名同學不喜歡,因為上課沒什么好講,很痛苦。
在第三個問題中,學生喜歡作文的是68人,占被調查者的56.7%。理由是可以寫自己想寫的。而其他的同學則認為寫作文太痛苦了,沒有題材寫,不知道怎么寫得長,寫得好。
在第四個問題中,學生喜歡作文課的有70人,占被調查者的58.3%,認為老師可以教授一些好的方法,可以欣賞同學好的作文。而其他的同學則認為作文課都是讀好的同學的作文,和我無關,傳授的方法也用不進去。
超過50%的同學認為理想中的作文應該是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能夠用很多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的。其他理由則包括:優(yōu)美的語言、精巧的構思、深刻的立意。
通過調查問卷顯示,學生大部分都能夠抓住作文最基本的要素: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是不能夠運用到作文當中,相當一部分的同學甚至害怕作文,在所有的作業(yè)中,作文被一拖再拖,實在沒有辦法了,才胡編一通。
基于這樣的現(xiàn)狀,我認為,理想的作文課,不是教給他們風頭、豬肚、豹尾等術語,而是激勵他們,樹立起對作文的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這就需要把積極的心理暗示運用在作文的教學中。
二、積極心理暗示的運用。
(一)語言暗示
教師的語言要體現(xiàn)出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和學習情緒的關切,多用贊揚和肯定的語言盡可能避免批評和責備,體現(xiàn)教師的誠心、愛心。當學生知道教師關心他、欣賞他時,學習積極性就會高漲,認識能力、思維能力也會迅速提高。
記得兩年前的一次《給語言插上亮麗的翅膀》的作文教學,課堂上學生說光有華麗的語言有什么用,打斷了我的激情飛揚,我當時臉不由沉下來,順口說了句:“不想學的就不要學?!比堑眠@位同學對作文課興致很冷淡,上課昏昏欲睡,其他同學的氣氛也不佳。我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來調整同學們的學習狀態(tài),弄得很疲憊。這次給我的教訓是深刻的:消極的語言對學生的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能影響人的心理與行為,還能影響到人體的生理機能。
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語言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
有一次,和一個成績較差的同學交談,他一直在說最差的是作文,根本不會寫。我就問他:“你最大的愛好是什么?”他說是打籃球、看NBA。于是我就說:“把你最想說的、最想做的寫出來?!钡诙焖徒涣艘黄?500字左右的對籃球明星的看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見,而且語言也很到位,我就把這些優(yōu)點一一點評了,然后對他說:“把這篇文章放在網(wǎng)上,人們肯定會認為這是專業(yè)評論員的評論文章,你看,作文簡單吧。你回去就把它放在網(wǎng)上?!彼豢伤甲h地說:原來寫文章也不難呀。我又說:“不要總認為自己不好,每天要想著‘我是最棒的‘我的作文很好,久而久之,你就是最好的了?!彼c點頭,后來的作文他都選擇自己所熟悉的、最有話說的題材來寫,果然“會”寫了。
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不喜歡發(fā)言,總認為自己的作文不好,說了也沒有用。教師此時可以循循善誘地啟發(fā)他:某某同學,你不想說說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嗎?經過幾次的暗示那些不喜歡發(fā)言的學生會慢慢改正自己的缺點,變得愿意交流、抒發(fā)見解了。他們一旦有了進步,教師就要及時地給予肯定。教師對答錯問題的學生也要多做肯定性的評價,可先藝術地肯定,后婉轉地指出問題。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降低難度,讓學生回答力所能及的問題,再予以寬容的評價。教師給學生好的評價,就是給學生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因而也就能更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當然,對學生表揚性的評價也要有度,泛濫了就會“貶值”。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情感需要,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征,做到因人而異,有的放矢,選用恰當?shù)男睦戆凳痉绞絹砑顚W生,發(fā)揮語言的暗示功能。
(二)非語言暗示
在課堂教學的情感交流中,非語言暗示能對學生的情緒和情感施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1.教師的面部表情、動作等體態(tài)暗示
教師的面部表情應是莊重優(yōu)雅中帶著微笑,從而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和愉悅的心情,保證教學信息傳遞的流暢。記得在一次大型的市級展示課上,面對來自各個學校的400多個老師,學生很緊張,我就一直面帶微笑,學生也放松了,在課堂上迸發(fā)出了他們的機智的火花,寫出的片段都很精彩。
在學生的回答不管正確與否,教師應流露出贊許或期待的表情,并配以親切自然的語言暗示。教師的目光應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捕捉學生瞬間流露出的情感變化,及時反饋教學信息,用眼神溝通師生情感。
2.展讀同學自己的作文
在作文課教學時“展讀同學作文”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不僅把上檔同學有著優(yōu)美的語言、精巧的構思、深刻的立意的上佳之作讀給同學聽,也要關注中下檔同學寫得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記得有一次的考試作文題目是《原來我也很》,一位平時從來也沒有拿過高分、甚至字數(shù)也嚴重不足的同學,寫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原來我也很棒。我給他扣了4分(這在此次考試中已是一個高分了),在同學推薦時,我暗示他的這篇文章寫得很好,于是全班都在叫他的名字,我看到了他臉上的激動,于是順水推舟滿臉含笑地把他的文章聲情并茂地讀了一遍。讀完后,我說:“這是一篇真正的好文章。因為好文章就是寫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如果字再認真些,心里想什么寫得更具體些,那么就更棒了!”說完我看他掩飾不住自己的喜悅,眼睛閃耀著一種光芒。我給他隨筆的評語都是:你很好地寫出了人物的內心、你抓住了美妙的瞬間……后來他的隨筆作文不再出現(xiàn)字數(shù)不足的情況了。
3.運用多種方式來展示
除了展讀學生的作文,還可以用更多的方式來展示同學的文章。
放在投影儀上——自己的字跡被放大;
打印在白紙上——自己的文章已經被印成鉛字;
打印在幻燈片上——自己的文章讓全班共享了;
貼到教室后面的“學習園地”上——無疑我的文章上了光榮臺了;
推薦到《巾子山》(本校文學社刊物)上——全校的同學都在關注我的文章了;
……
無論是讀還是各種方式的展示,都是一個很好的暗示:“你的作文很棒?!薄澳愕膶懽髂芰軓?。”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勵。
有一位同學一直認為自己作文水平很低,初一時寫了一篇《原來我也很重要》的文章,分別從給同學的幫助、父母的關心、老師的重視三個角度談原來我也很重要,寫得真切感人,而且還運用了題記、小標題等形式,我不僅給了他表揚,還推薦在《巾子山》上發(fā)表。從此他覺得寫作文是很快樂的,每次的投稿都很積極,一躍成為寫作尖子。
4.用積極贊賞的語言來點評
點評作文時,應該多用激勵性的語言。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要留心學生的進步,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在評語中應該指出來,給予肯定的贊揚。有時優(yōu)點并不容易發(fā)現(xiàn),甚至要教師帶著放大鏡去看。即使是對學生習作中的不足之處,也應該用一種商量式的評語。如:“這個詞是不是可以換一個?”“這句話太長了,用標點把它們分開行嗎?”等。而要盡量避免一些判決書式的冷冰冰的評語。如:“語句不同,條理不清,中心不明確”等。會挫傷孩子的寫作積極性和自信心。要盡可能讓學生從老師的評語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閃光點,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能力感和成就感,讓他們感到自己能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表揚鼓勵絕不是盲目的吹捧、廉價的贊揚,而是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同時也不排斥滿腔熱情地指正。例如有這樣一多評語:“你的文章如春雷般喚醒沉睡的大地,為新的一天增添新綠……”很有詩意,也很美,但對學生來講,太深奧了,也太空洞了。
古人云:“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其一長?!卑盐蘸霉膭顬橹鞯脑瓌t,寫好評語,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成功和樂趣。
5.教學生賞作文
不僅教師給學生的評語要積極激勵性的,還要教學生如何欣賞自己的文章:賞其取材新,賞其立意深,賞其見解獨到,賞其構思巧妙,賞其態(tài)度認真……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并品賞成功的喜悅。布魯姆把學生受到激勵去參與學習過程的程度稱做“先決情感特點”,“賞”的目的就是力求將這種先決情感特點盡可能變成影響學生的一個主要變量。教師教學生要盡量發(fā)掘自己作中的成功之處,小至字詞句,大至節(jié)段篇,并用紅筆寫下大紅的批語,如“這個比喻新穎,別致,看得出你費了一番心思?!薄坝么艘蛔?以一目盡傳精神”等。而且,賞識性的評語能夠產生奇妙的心理效應。
學生沒有高低檔次之分,關鍵的是老師給予的信心與暗示。
積極的暗示能增強個人的自信心,消極的暗示則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綜合運用多種暗示手段,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時調整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是優(yōu)化教學氛圍,提高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薛鎖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例談教師下水作文在作文教學中的示范作用[J].文教資料.2009.(15).130~131
2.盛大文.作文教學要重視導、評、改、賞[J].安徽教育.2009.(06).35
3.林小麗.從作文批改看作文教學的缺失及應對策略[J].閱讀與鑒賞(教研版).2009.(07).43.39
4.王正華.《語文教學通訊》.《談談作文評語》.2005年06期
5.王趁心.《中國科教創(chuàng)維新導刊》.《淺談“賞識教育”在教學中的實踐》.2008年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