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媽
轉眼寶寶已快2歲,我從一個啥都不懂的新手成長為應付起寶寶來得心應手的媽媽?;叵雰赡陙淼狞c點滴滴,我總結了自己的“四不”育兒經(jīng),和大家分享。
“一不”——不要太拘謹
也許有人會奇怪,媽媽和自己的寶寶在一起,怎么會拘謹?事實上,寶寶對媽媽來說,無異于一個陌生的新朋友,只有真心地陪伴才能讓彼此熟悉和親密。
我還記得寶寶1個多月時,外婆在手舞足蹈,嘴里哼著不成調(diào)的童謠使勁逗寶寶,而我這個新媽媽卻只是傻愣愣地站在旁邊看,雖然感動卻無法融入。在外婆的引領下,我也學著哼起兒歌,第一次哼的時候心里著實別扭,仿佛在臺上表演卻忘記臺詞的感覺。但看到寶寶被吸引而露出微笑時,自己的那點不習慣很快就忽略了。
在陪伴寶寶玩耍和歡笑的過程中,我逐漸習慣了用各種夸張的表情、聲音、動作去逗寶寶,對寶寶的撫育也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花越多時間陪伴、照料寶寶,就越了解和熟悉寶寶的習性,這媽媽的角色也越當越順心,越當越有信心,寶寶也越來越依戀我。
“二不”——不要太當真
在孕媽媽階段,我曾經(jīng)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寶寶用品,但等寶寶出生后才發(fā)現(xiàn)許多東西都派不上用場。所以,現(xiàn)在我家寶寶也相當大眾化了。當社會上普遍質疑強生產(chǎn)品的質量問題時,我家寶寶仍在用超市隨手買到的強生潤膚霜;當有媽媽在網(wǎng)上大力夸贊礦物質飲水過濾器好時,我家寶寶喝的就是用自來水燒的開水;當寶寶需要添置用品時,我會上網(wǎng)查閱其他媽媽的經(jīng)驗并迅速做出決定,不會因產(chǎn)品的褒貶不一而發(fā)愁如何選擇。
我想,我無法為寶寶創(chuàng)造完美的環(huán)境(比如飲水),只要適合大部分寶寶的也一定適合她。我愿意用更多時間去思考寶寶的教育。
“三不”——不要太在意
寶寶是全家的寶貝,用掌上明珠來形容也毫不為過,我和她爸爸卻經(jīng)?!盁o視”她。
寶寶學步時摔了跤,摔得輕時我們鼓勵她自己爬起來,摔得重了我會扶她起來,幫她揉再教她自己揉揉?,F(xiàn)在她自己調(diào)皮碰痛了從不亂哭,自己揉幾下繼續(xù)玩。
寶寶18個月時忽然學會耍無賴,有一次,她又往地上一躺還一邊假哭,她爸爸就拎起她放到房間的角落里,她假哭的聲音變小了,躺著抬頭觀察我們,我們假裝不理她,兩分鐘后外婆借口地上臟抱起了她,之后她再也沒有躺下耍無賴。
現(xiàn)在寶寶有時會發(fā)脾氣扔東西,我就在邊上抱個娃娃自說自話:“扔東西不是好孩子,爸爸媽媽不喜歡。小波(天線寶寶之一)和巧虎就不會扔,要不媽媽今晚和它們一起玩吧?!比缓笪易屚尥奕鞏|西,一開始寶寶會怔怔地看著我,我多重復幾次她就搶著把先前扔掉的東西一樣樣撿起放回原處。我便放下娃娃給她一個擁抱:“寶寶真是好孩子,媽媽決定還是陪寶寶玩?!边@時,她就很滿足,早就忘記發(fā)脾氣的事了。
當然,我們敢表現(xiàn)得如此“不在意”,是因為我們相信寶寶在意我們的愛和重視,愿意為此去做一個講規(guī)則講道理的寶寶。
“四不”——不要太投入
我愛寶寶,但深知不能把寶寶作為自己的全部和唯一,工作、家人和自我一樣重要。工作和寶寶是不沖突的,我不會為工作拼命,但我會很努力,這也是身為母親的責任。對于家人,每年我都會精心安排度假,全家一起出行,既滿足我自己的旅游愿望,也增進全家人的感情。
平時全家每個周末都要去餐廳聚餐,享用美食并體會生活的樂趣,但都不會特意為寶寶挑餐廳,有適合她吃的就點一份,沒有的話就要份點心,她一樣吃得樂呵呵。這能讓她明白,世界不是圍著她轉的。至于我自己,也不會因為寶寶的存在而有意識地節(jié)衣縮食,偶爾聽一場演唱會、看一場電影,或為自己添一件奢侈品,感受辛勤工作帶來的愉悅。正因為我對寶寶并非“全心全意”,所以也不要求寶寶“十全十美”,寶寶的每一個進步都讓我欣喜。
如何養(yǎng)育寶寶真是一堂上不完的課,我始終深信:付出總有回報,用在這兒也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