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訓光
高中生物教材里的實驗,有些生物材料受氣候、地理等條件的影響,有些因學生的操作能力而無法完成或產生問題,在這里,我結合實踐經驗給出一些對策,供參考。
在“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的實驗中,由于學生對顯微鏡的使用不當,經常出現(xiàn)鏡筒脫離鏡臂的現(xiàn)象,日久造成齒條磨損而自動下滑的情況產生。
對策:造成鏡筒脫離鏡臂的原因主要是學生不知道物鏡與玻片之間成像的距離,以至不停地一直升高鏡筒。教師應告訴學生低倍鏡成像時物鏡與玻片距離約10mm,轉到高倍鏡成像時約1mm,并發(fā)一個放大鏡給學生,讓他們觀察物體放大的情況,并說明顯微鏡也一樣,超過成像距離眼前即一片模糊,看不見的,這樣還可減少齒條的磨損,有效防止鏡筒下滑。
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實驗中,斐林試劑往往出現(xiàn)Cu(OHL噸冗淀而使生成的磚紅色受到蒙蔽。對策:減小CuSO4的濃度,把原為0.05 g/mL改為0.03 g/mL(或直接用50g CuSO4·5H2O加水至1000 mL),這樣配制成的斐林試劑呈均勻溶液狀,再與還原糖反應后會生成均勻的磚紅色狀,如果預先配制(即不現(xiàn)配現(xiàn)用)也不影響實驗效果。
脂肪的檢測和觀察中,由于大多學生操作能力問題而無法切成薄片致使實驗無法進行。
對策一:利用花生子葉內側表面覆蓋的一層薄膜進行染色觀察。方法是:取略浸泡過的花生,去掉種皮,先從子葉內側面邊緣下刀切下,然后捏住切開部分,順子葉內側面撕揭下薄膜替代切片。
對策二:將待測組織用力往濾紙上擠壓,獲得附有較多脂肪的濾紙,然后對其染色直接對光觀察。
在“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的實驗中,當觀察到紅細胞后,再滴加水欲使細胞膜漲破時,則紅細胞馬上流走,根本談不上使其漲破。
對策一:做2個裝片,一個照書做,另一個在載玻片上滴上紅細胞后直接加水再蓋上蓋玻片,這樣一個用來觀察紅細胞,另一個直接用來觀察細胞膜。
對策二:血液放入冰箱保鮮1d后,倒掉上1/3留下面紅細胞較多的血液用于實驗。
在滲透現(xiàn)象演示實驗中,用玻璃紙做半透膜,材料難得,用雞蛋膜難以操作,費時費力,而2種辦法顯效時間都較長,不容易在開課即達到引起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
對策:改用1個蘿卜切割2段(稍傾斜),分別插入打孔器后再用藥勺掏出等量蘿卜,再分別加飽和糖水和清水,再在傾斜面上撒幾粒NaOH,靠近其皮面處用大頭針訂上pH試紙,課前即可做好,上課2-3 min就可以顯示效果(一個試紙變藍,另一個不變色),能最大限度的誘導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做為導言授新課。
在“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實驗中,因洋蔥的紫色不足而導致所觀察到的質壁分離不明顯。
對策:提前2-3個月準備洋蔥,放在通風處稍見光線即可。
在“比較H2O2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的實驗中,當向試管中滴加肝臟研磨液時,一下往上冒起大量泡沫(O2都包含在泡沫內),致使放入衛(wèi)生香時受到液泡的影響。
對策:先滴一滴,手指按住試管口過30 s后輕搖再滴一滴,再過1min后放入衛(wèi)生香。
在“影響酶活性的條件”的實驗中,絕大部分學生不知道溫度預處理,致使開始實驗時表現(xiàn)出茫然。
對策:從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yǎng)觀念出發(fā),在課前進行布置思考題進行預習,結合本實驗考慮如何操作,應用幾支試管?
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中:
(1)因毛細吸管易受阻而難以畫出整齊的色素線而使在濾紙條上分離出的色素呈波浪形(此跟濾紙受潮也有關系);
(2)很多學生把濾紙條連色素一起泡進汽油里。
對策:(1)在實驗準備時應把濾紙條充分曬干或用電吹風吹干;實驗時在玻片上滴一滴色素液并順手劃成一字形,再在濾紙尖端原需畫線處(這里不必畫線)輕折后往一字色素液上沾,拿起吹干再沾扳直即可。
(2)上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是汽油進入色素后把色素溶解往上帶,先溶解的先上去后溶解的后上去,從而達到提取、分離的目的。
在“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的實驗中,按照教材中使用菠菜因難得新鮮,且容易在抽氣中被抽壞組織,使制成的小圓片無法下沉,致使實驗失敗。
對策:應用學校綠化待修剪的葉子(厚為好,如榕樹葉),只要注意抽氣時以小圓片下沉即取出即可,多抽要延長光照時問,并可能抽壞組織。
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學生的操作陌生而使制成的裝片太厚從而觀察不到細胞。
對策:實驗教師可多培養(yǎng)一些洋蔥根尖提供給初次失敗的學生或每組發(fā)2根做2次裝片。
在“生物體維持pH的穩(wěn)定的機制”中,因緩沖液在教材上沒有明確的濃度說明,致使實驗教師所配的緩沖液在應用中甚不理想。
對策1:用KH2PO416.3g和Na2HPO428.6g各加適量水攪拌后,再混合加水至1000mL,這樣的緩沖液效果較好(因計算韻近似和稱量的誤差,如需pH剛好等于7則取已配好的溶液少量鑒定,然后直接加酸或堿中和),但因對堿的穩(wěn)定效果更強,所以可考慮配成pH=8的緩沖液,這樣可減小酸的穩(wěn)定范圍。(總值由原來的2-8變到4-9)。
對策2:用0.2 mol/L的KH2PO4和0.1mol/L的NaOH按1:1混合,這樣配成的緩沖液其穩(wěn)定范圍是pH為3-8。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改進一樣是有利有弊的,教師還需結合新課標精神,以有利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為原則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