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振
改革開放三十年,幽幽太極寄深情。1979年秋,在華北藥廠俱樂部廣場,那個慣跳“忠”字舞的地方,辦起了太極拳學習班,我學會了三套太極拳。從此,太極拳伴我步入花甲,走向山川,走向世界。
記得那是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伊始,肉類憑票供應的局面頓時改觀。春節(jié)前,我照例跑到體育場晨練,沒想到練拳的地點堆放著白條肉,我找個空隙正準備開練,只聽一聲大喝:“干什么的?”幾個巡邏民兵用槍對著我。原來,他們懷疑我是盜肉賊。我想,占了我鍛煉的地方,我還沒怨你們呢。我一聲不響練起拳來,民兵釋然地笑了。不久,這塊曾經(jīng)回蕩過熱烈口號的地方,成為推廣太極拳的場地,而且還漸增了太極劍、太極扇、太極棍等多樣練法,太極拳運動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練太極就要堅持。無論是工作調(diào)動,還是出差在外,我都不忘練拳。我在省醫(yī)藥局工作期間,時常出差開會或在外搞情報調(diào)研,每到一地我總是清晨早起,沿著不同城市的街道跑步,看到越來越多的練太極拳的隊列,我便會悄悄加入。1982年我到意大利訪問,清晨街上人跡稀少,我身著中山裝在樓下練拳,竟引來不少好奇人的圍觀。1993年訪美期間,我趁排隊等候參觀白宮之間隙,身穿西裝禮服,在草坪上練起了太極拳,許多人向我伸出友好的大拇指。2006年我們夫婦退休后自費赴澳洲旅游時,我在悉尼廣場欣喜地看見旅居華人和當?shù)乩贤夤簿毺珮O拳的場面,我情不自禁步入其中。
就這樣,不論時間流逝,還是地域變遷,我堅持不懈,運動不停,太極不止,持之以恒,受益無窮。原來,我身體欠佳,曾病休近半年,差點吃了勞保,但自從我堅持練太極拳以來,可謂身心健康。太極拳不離我身,太極拳健我體魄。
太極拳伴我此生,亦愿眾拳友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