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秀英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對注重養(yǎng)生的中國人來說,這其中自然大有學問……
飯后的佳選
燒烤后一只梨:韓國科學家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進食煎烤或快餐食品后吃一個梨,不失為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奧妙在于煎烤類食品經(jīng)過煙熏火燎,產(chǎn)生較多的苯并芘等致癌物,而梨尤其是梨汁含有的抗癌物豐富,可以消除或排除致癌物,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胃腸免受癌癥之害。
吃油膩后一個核桃:如果你的餐桌上油膩食物較多,那么餐后吃一個核桃大有裨益,借助核桃中的特殊氨基酸,減少高脂肪對動脈血管的損害,保持動脈的柔軟與活力,防止硬化,這是德國研究人員以20多名成人為對象的研究結(jié)論。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人在進食高脂餐后,其動脈血管壁上可立即出現(xiàn)有害的氧化過程,這種過程如果長期存在,就能促使動脈硬化,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發(fā)生的危險。而核桃與橄欖油一樣,能夠有效地減少這種氧化過程,阻止血管硬化。尤其可貴的是核桃較橄欖油更勝一籌,不管你的膽固醇水平如何高,核桃仁都能幫助保持動脈的柔軟和彈性。因此,你若吃了較多油膩食物,尤其是香腸、奶酪等高脂肪食物后,吃一個核桃很有意義。
吃玉米后喝玉米水:近年來,粗糧受寵,玉米便是其中之一,以富含食物纖維著稱(相當于等量精米、精面的6~8倍),而食物纖維在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血管方面功勛卓著。遺憾的是,人們在吃完玉米后,往往將玉米水倒掉了。玉米水不僅有玉米的香味,還有很好的保健價值,具有利尿消炎、預防尿路感染、去肝火等功效。因此,進食玉米后喝點兒玉米水大有好處。另外,煮玉米時不妨留些玉米須,與玉米一起煮。研究資料顯示,玉米須有利尿、降血壓、降血糖以及和胃等功效,不要隨便丟棄。飲用時不妨加少量白糖或冰糖,以增加口感。
吃火鍋后喝點兒酸奶:吃火鍋一般持續(xù)時間比較長,火鍋湯的溫度高,特別是麻辣火鍋,對胃腸的刺激大,容易損傷胃腸道黏膜而埋下隱患?;廪k法是進食火鍋后喝點兒酸奶,酸奶不但營養(yǎng)豐富,而且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抑制腐敗菌生長,減弱其在腸道中產(chǎn)生毒素的作用,從而防止腹瀉、腹痛等癥狀發(fā)生。
吃蟹后喝生姜紅糖水:蟹肉養(yǎng)分豐富,蛋白質(zhì)含量尤其高,乃是國人青睞的美食之一。不過,從中醫(yī)角度看,蟹肉性寒,對脾胃虛寒的人不利,尤其是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引起胃痛、腹瀉、嘔吐等癥狀。進食蟹肉后不妨喝一杯生姜紅糖水。紅糖與生姜一樣有暖胃、祛寒的作用,兩者搭配,暖胃效果更佳。
吃粗糧后多喝水:粗糧主要包括谷物類(如玉米、小米、紅米、黑米、紫米、大麥、燕麥、蕎麥)、雜豆類(黃豆、綠豆、紅豆、黑豆、蠶豆、豌豆)、塊莖類(紅薯、山藥、馬鈴薯)等。由于沒經(jīng)過精細加工,故營養(yǎng)成分保存得較為完整。同時,食物纖維含量較高,食用后容易發(fā)生飽腹感,從而減少熱量攝取,發(fā)揮瘦身作用。進食粗糧后要多喝水,因為粗糧中的纖維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作后盾,才能保證腸道的正常工作,假如你多吃了一倍纖維素,就要多喝一倍水,以白開水為佳。
吃方便面后吃水果:不少上班族行色匆匆,苦于沒有時間準備豐盛的三餐,因而選擇方便面作為替代。可方便面雖然“方便”,卻有養(yǎng)分較為單調(diào)與貧乏的缺陷,長期與之打交道對身體不利。趨利避害的關鍵在于改進吃法,改泡為煮,同時加入一個雞蛋與適量蔬菜。之所以提倡煮著吃,是為使方便面更好地吸收水分,有利于腸胃的消化。另外,進食方便面后吃一點兒水果,如蘋果、草莓、橙子、獼猴桃等,以補償方便面中維生素與礦物質(zhì)的不足。
咳嗽者飯后吃柿子:柿子不僅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多種糖分、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而且有清熱潤燥、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慢性支氣管炎病人較為理想的保健水果之一。如果飯后能吃個柿子,對咳嗽會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消化不良者飯后吃菠蘿、木瓜:如果你消化不良,飯后可吃點兒菠蘿。菠蘿含有特殊蛋白酶,在胃中分解蛋白質(zhì),補充人體內(nèi)消化酶的不足,幫助你的消化機能恢復正常。另外,菠蘿還含有纖維素,對便秘也有一定效果?!侗静菥V目》早已確認,菠蘿可以健脾胃、固元氣。不過,一些人可能對菠蘿過敏,需要先在淡鹽水中浸泡10分鐘,待其中的蛋白酶致敏結(jié)構被破壞以后再食用就安全了。
飯后禁忌
喝茶:茶中大量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鋅等結(jié)合成難以溶解的物質(zhì),無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鐵質(zhì)白白丟失,時間長了,可導致貧血。而且飯后立即飲茶茶水會沖淡胃液,影響胃內(nèi)食物的正常消化。此外,茶水中含有的單寧酸還會促使胃內(nèi)的物質(zhì)凝固,影響蛋白質(zhì)的吸收,從而增加了胃的負擔。因此,在吃飯一小時內(nèi)最好不要飲茶,應待飯后一小時胃內(nèi)食物消化得差不多時再飲用茶水,這樣對消化功能和物質(zhì)凝固也不會產(chǎn)生太大的影響。
散步:人的胃在飯后是處于充盈狀態(tài)的,即使是非常輕微的運動也會使胃受到震動,從而增加了胃腸負擔,影響消化功能。如果餐后馬上散步,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腸的血液供應就相應減少,用餐后的走動將使我們的消化系統(tǒng)沒有足夠能力從所攝取的食物中吸收足夠的營養(yǎng)。特別是老年人,心功能減退、血管硬化及血壓反射調(diào)節(jié)功能障礙,餐后多出現(xiàn)血壓下降等現(xiàn)象。
小睡:睡眠對恢復體力、提高免疫力十分重要,所以,不少人有午睡的習慣,而傳統(tǒng)的午睡是午餐后進行的。但這樣我們攝取的食物將沒有辦法得到適當?shù)南?,因此可能導致胃部和腸部的感染。人進餐后血液涌向腸道,去幫助消化食物,致使流向大腦和四肢的血液減少,大腦和肢體便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與養(yǎng)分供給,乳酸等代謝產(chǎn)物也無法及時排出,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癥狀,睡醒后常常發(fā)生頭昏腦漲、四肢乏力、周身酸軟的不適感。并且俗話說:“飯后躺一躺,不長半斤長四兩?!憋埡罅⒓瓷洗踩菀装l(fā)胖。如果改成飯前睡覺,先吃點兒水果或喝杯牛奶后上床午睡半小時到1小時,然后再進午餐,這樣的午休能更有效地消除疲勞。并可使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與吸收。飯后至少要休息20分鐘,再上床睡覺,哪怕是午睡時間也應如此。
刷牙:刷牙是預防齲齒所必需的手段與措施。人們大多習慣于餐后刷牙,其實這并不科學。這是由于齲齒的形成,主要是牙垢和食物中的糖分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酸性物質(zhì)腐蝕牙齒的結(jié)果。當人們進餐后,牙垢已與食物中的糖分發(fā)生化學反應,酸性物質(zhì)已形成,再刷牙就遲了一步,并且會使松弛的牙釉質(zhì)受損。因此,只有在餐前將牙垢去除掉,才能減少酸性物質(zhì)的形成,保護牙齒的清潔。
抽煙:從醫(yī)學角度來分析一下飯后吸煙的害處,是很明顯的事實,顯而易見。當人進食以后,消化系統(tǒng)立刻全面運動起來,進行消化和吸收等各種生理活動。此時人體內(nèi)的胃腸蠕動十分頻繁,血液循環(huán)也加快了,全身毛孔亦都張開;而且排放一些多余的熱能和加緊組織細胞的生物呼吸。如果在這個時候吸煙,肺部和全身組織吸收煙霧的力度大大加強,煙霧中的有害物質(zhì)對呼吸、消化道都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其他生物堿類物質(zhì)就會大量進入人體,無疑會給人體機能和組織帶來比平時吸煙大得多的傷害。專家的實驗證實用餐后抽煙比一般時間抽10根香煙有更高的致癌幾率。所以說,飯后吸煙害處是很大的。
松腰帶:飯后放松褲帶,會使腹腔內(nèi)壓下降,這樣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會減弱,而消化器官的活動度和韌帶的負荷量就要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現(xiàn)上腹不適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并且容易讓你的腸子糾結(jié)和阻塞。
洗澡:俗話說“飽不剃頭,餓不洗澡”,這個說法確有一定道理,飯后人應站立,不宜坐下,否則會影響腸胃的消化,而餓肚子洗澡容易因為低血糖而導致暈池,所以一般人就誤以為剛吃飽飯是洗澡的最佳時間。其實不然,剛吃飽飯的時候,大量血液集中于胃部,其他器官的血液相應減少,如果這個時候洗澡,周身的皮膚和肌肉血管擴張,血液流量加大,就會使供給消化器官的血液減少,從而影響消化吸收,所以飯后不宜馬上洗澡。
唱卡拉OK:民間還有句俗話叫“飽吹餓唱”,這句話是正確的。吃飽后人的胃容量增大,胃壁變薄,血流量增加,這時唱歌會使膈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大,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發(fā)胃腸不適等其他病癥。
工作:體力勞動中以開車為例,事實證明,司機飯后立即開車容易發(fā)生車禍。這是因為人在吃飯以后胃腸對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容易造成大腦器官暫時性缺血,從而導致操作失誤。飯后從事腦力勞動即使是讀書、看報或思考問題都會迫使血液去滿足運動器官的需要,造成胃腸供血不足、消化液分泌減少,引起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腸炎等疾病。
多飲水:飯后立刻飲水則胃內(nèi)壓會增加,會使胃中食物沒有來得及消化就進入小腸。另外,飲水會稀釋胃液,使胃液消化能力減弱,也不利于胃酸殺菌,容易造成胃腸道疾病。飯后不要喝汽水,因為汽水進入胃部后沖淡胃液,影響消化,降低食欲,產(chǎn)生二氧化碳,增加胃內(nèi)壓,導致急性胃擴張。更不能喝冰鎮(zhèn)的汽水,因為腸胃對冷熱十分敏感,因而腸胃不好的人飯后立即吃冷飲極有可能引起胃痙攣,導致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
疾病征兆
在進餐之后,如果有一些不適感覺,通常是患有某種疾病的征兆。
進食油膩性食物后,如果感到右上腹脹痛,且痛感放射到肩部,很可能患有膽囊炎或膽結(jié)石癥。
食后不久便感到饑餓,同時上腹隱痛,吐酸水,很可能有早期胃炎或胃潰瘍。
食后腹脹加重,平臥時能減輕,經(jīng)常氣短,有時便秘或者腹瀉,身體較為瘦弱者,很可能患有胃下垂。
食欲良好,而體重明顯減輕,并伴有乏力、怕熱、多汗、易怒、焦躁、眼球稍稍突出等癥者,要警惕甲狀腺機能亢進。
平時食欲不振,大便稀薄且次數(shù)增多,吃些油膩食物后就要腹瀉,這是由于腸胃功能減退而引起的,可能腸胃有病。
食欲正常,食后有腸鳴、便意感,有時表現(xiàn)出吃一頓解一次便,這樣的人就有可能患有腸胃功能紊亂、腸過敏癥或慢性腸炎。
中老年人,無其他病因引起的食后上腹飽脹,食欲減退,這可能是胃癌早期癥狀。食欲旺盛,甚至亢進,越吃越想吃,食后口干,飲水多,但體重減輕、消瘦,這是糖尿病特有的癥狀。
進食時邊咽邊嘔吐者,常見于反流性食道炎;食后不久即吐者,是胃及十二指腸病變的癥狀;食后數(shù)小時至12小時才嘔吐大量隔夜發(fā)酵食物者,可能患有慢性胃腸道梗阻性病變。
打包的科學
魚類:它蘊含豐富的營養(yǎng),也是大腸桿菌最好的溫床,在20℃左右的溫度下,6個小時后,1個細菌就會變成1億個。所以,剩魚帶回家后,一定要加熱后再食用,還應另加些酒和蔥、姜等作料,不僅能保鮮,還有一定的殺菌作用。但魚類在食用前加熱也要有分寸,過度受熱,魚肉類動物脂肪組織也會產(chǎn)生有害人體的過氧化脂質(zhì),且油脂中的維生素A、E、D等也會失去營養(yǎng)價值。所以,掌握好這個度很重要。
貝殼類海鮮:此類食品適合打包,但食用前一定要再加工烹飪,加熱時還要另加些酒、蔥、姜等作料,不僅味鮮,而且具有殺菌作用。一些海產(chǎn)品如果放置時間過長或疑為不新鮮,一定要用醋腌制10分鐘左右,以殺滅可能潛伏其中的副溶血性弧菌,防止胃腸不適。
蔬菜:一般不要打包,因為炒或煮熟的蔬菜都含有不同量的亞硝酸鹽,過夜的蔬菜經(jīng)一夜鹽漬,亞硝酸鹽含量會增加,加熱后毒性會增強,所以最好不要帶回家。
淀粉類食品:包括饅頭類主食和年糕類小吃,易被細菌污染,細菌的毒素即使經(jīng)高溫加熱也不易分解破壞,在沒有變味的情況下食用也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原因在于它們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而這類細菌的毒素在高溫加熱的條件下也不會分解,解決不了變質(zhì)問題。所以,這類食品最好在4小時內(nèi)食完,以不隔餐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
其他注意事項:1.涼拌食物由于烹調(diào)后已放置一段時間,不適于打包。2.打包的菜肴要迅速放在冰箱中,而且應盡快食用,切勿放太久。3.打包熟食品進入冰箱前須涼透,否則食物帶入的熱氣引起水蒸氣凝集,能促使霉菌生長,導致整個冰箱肉食品發(fā)生霉變。4.冰箱中放置的打包熟食品取出后必須回鍋。冰箱內(nèi)的溫度只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而不能徹底殺滅它們。
責編/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