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芬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qū)八步中心校542800)
新的課程理念給作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作文教學就是對學生進行認識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它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要真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就要在閱讀教學中以課文為習作的突破口,做到讀寫結合,加強課堂小練筆,那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挖掘文本,巧設課堂小練筆呢?
1.填補課文“空白”
文章有些地方寫得含蓄,有的寫得簡練,有的運用省略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思考的空間。文中的“空白”也是學生習作練筆的材料。我們可找準這些“空白”,讓學生在補充中想象、創(chuàng)新,把課文中情節(jié)跳躍的空白補上,讓學生綻放思維的火花。把語文課堂變成智慧飛揚的課堂。如教學蘇教版第11冊《草原》一課的第三自然段,這段描寫蒙漢兩族人民在蒙古包外相見時的情景,教師抓住“你說你的,我說我的”這句話,設置了小練筆:如果你是主人會怎么說?如果你是客人又會怎么說?學生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又如在教學這一課結尾那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詩時,可引導學生在理解這首詩意之后,接著設置小練筆:蒙漢兩族人民在夕陽下傾訴著惜別之情,他們各自會說些什么?怎么說?通過練習,不僅讓學生說話能力得到提高,也讓學生懂得了怎樣迎客、送客以及怎樣做客,使主題得到升華。
2.精彩篇章,仿寫遷移
語文教材中所選定的課文大都文質兼美、或雋永瀟灑、或激越昂揚……都是名家名篇。它們在以豐富的人文精神和獨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讀者的同時,更以其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靈活生動的表達,獨具匠心的謀篇,為學生提供習作的范文。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讀課文時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課堂練筆(有利于他們鞏固所學的知識,獲取習作成功的體驗)。借助范文指導學生仿寫,能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如蘇教版第11冊《桂林山水》一文,全文采用“總——分——總”的構段方式,第二、三自然段,分寫了“水”和“山”的特點,在句式表達上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學習全文后可引導學生仿照這篇課文的寫法寫一處景物。
3.讀課文有感
有些文章的內容特別感人。如《小草和大樹》一文,學生學完課文后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就文中感受最深的一兩點來寫一篇讀后感,一位學生寫出了這樣的感受:勃朗特姐妹成功的經歷,說明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會成功……感受深刻就會有寫作的欲望,抓住這一有利的契機,及時引導學生把心中所想的寫下來,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4.欣賞古詩,想象改寫
語文教材每冊都編排有古詩。這些古詩寫景的描繪細膩生動,抒情的情感真摯感人。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可以要求學生將這些古詩改寫成寫景或敘事的現(xiàn)代文。如《宿新市徐公店》改寫一篇描寫幽靜、安逸的田園春光和兒童在菜花地邊追逐蝴蝶的記敘文。
5.挖掘文本,拓展延伸
有些課文學完后,有必要引導學生課外的拓展閱讀,并將課外閱讀收集的資料加以選擇、整理,寫成一段話,進行拓展練筆。如教學蘇教版第11冊《詹天佑》一文后,高老師就設計了一道小練筆:請同學們?yōu)槲覀冃哪恐械挠⑿?詹天佑寫一段頒獎評語。(課件上顯示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的幾段頒獎評語,提醒學生可以仿照。)
6.察插圖寫片段
在教材中,許多文章都會有生動的插圖。這些插圖除了有趣味性、直觀性、教育性等作用外,還為學生的習作提供了素材。教學時,教師可抓住插圖引導學生通過想象把靜止的畫面變?yōu)轷r活靈動的形象。
7.精讀課文續(xù)寫
教材中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文章結尾似乎把故事講完了,但言有盡而意無窮,許多言外之意必須去研磨,它給讀者留下了無限想象空間。教師可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多向思維,讓學生延伸情節(jié),尋求不同的結果,想象讀寫。如教學人教版第11冊《凡卡》這一課結尾段時,教師可這樣指導學生練筆:凡卡的夢是甜蜜的,但夢畢竟是夢,他夢醒后會怎么樣?請根據課文內容想象寫下來。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老師能適時適度地巧設課堂小練筆,并指導學生進行練筆,學生的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收稿日期:200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