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蓉 李密
摘 要:《機械制圖》是中等職業(yè)教育機電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在教學中,必須在加強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強化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才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雖然本課程也是職業(yè)學校教學體系中較為完整、較為成熟的專業(yè)基礎課之一,并已經(jīng)形成了完整的教材體系、教學風格與評估指標,但在課堂教學中,對于“直觀性教學法”在《機械制圖》的具體應用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結合課程實際,針對“直觀性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適時性原則和適度性原則的具體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機械 教學 探討
《機械制圖》是中等職業(yè)教育機電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是職業(yè)學校教學體系中較為完整、較為成熟的專業(yè)基礎課之一。中職機電類專業(yè)的學生在畢業(yè)后從事產(chǎn)品制造和維修工作,制圖理論功底和操作技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每個學生今后工作的成效。為此,在《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中,必須在加強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強化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優(yōu)化教學手段,努力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努力運用掛圖、實物、模型、多媒體課件等直觀性教學手段,讓學生去親身體驗、觀察,才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結合課程實際,對于“直觀性教學法”在《機械制圖》的應用必須遵循的幾個原則作如下探討。
一、從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堅持適時性原則
例如:在講述三視圖投影規(guī)律時,因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尚未建立,我利用教室為三投影面體系,把黑板作為V面,把地面作為H面,把學生方位的右墻作為W面。將簡易的木模托在手上,通過教者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綜合分析木模相對于三個投影面的位置關系、大小關系、方位關系等等,然后拿出自制的三面投影體系,將簡易的木模放在投影體系中,分別向三投影面投影出圖形。將其展開攤平,進一步研究其投影特性,此時為了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從空間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空間的演變過程,要求學生每人手上拿一個簡易的模型,如筆(作線)、三角板(作面)、橡皮泥(作體)、書(作三投影面體系),觀察比較,讓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礎上運用電教媒體放出三投影面體系,由物體、視圖總結出三面投影的規(guī)律,這種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知識掌握牢、印象深,而且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二、從教學對象出發(fā),堅持適度性原則
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廣泛應用,給我們機械制圖教學方法的改進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還必須從教育對象的實際出發(fā),堅持“適度”性原則,即從學生可接受性入手,不要低估或超越學生的接受能力。
第一種方法充分利用模型,一邊展示模型,一邊講解,一邊畫圖。由于同學們對于常見的三種螺紋緊固件的工藝過程不太了解,再加上模型不能充分表達連接件的內部結構,即使教者講得很認真,但學生聽起來很吃力,課堂氣氛比較沉悶,課堂測試中一部分學生不清楚這三種緊固件怎樣連接,教學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這種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可接受性,很難生動、直觀地表達其工藝過程和內部結構,教者未能適應注重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
第二種方法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到多媒體教室授課,通過多媒體演示各種連接形式的實物畫面及鉆孔、攻絲的工藝過程。為了使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工藝過程,對立體圖進行透視、旋轉、剖切,觀察其內部結構,并同步講解其工藝過程和畫法中的注意事項,整個課堂上幾乎全部采用多媒體授課,教者沒有任何板書。雖然這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課堂測試時有相當部分學生只了解工藝過程,不能正確畫出連接圖。查其原因,完全依賴多媒體,教者指指點點,學生可望而不可即,而且學生看大屏幕時間較長,大腦皮層興奮程度受抑制,造成疲勞??梢娬麄€課堂仍然沒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過度運用多媒體,未能注重學生繪制技能的培養(yǎng)。
第三種方法是對前兩者進行揚棄,教者圍繞教學目的正確引導學生,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fā)思維潛力。選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各種連接形式的實物畫面及鉆孔、攻絲的工藝過程,讓學生從中了解工藝過程,由掛圖給出規(guī)定畫法,并從中了解視圖畫法細節(jié),形成連接圖,最后,教師按工藝過程示范畫出一種螺紋緊固件連接圖。歸納小結時,參照模型師生共同總結其工藝過程,利用課件讓學生重點比較三者規(guī)定畫法的異同,力求使學生較好地掌握螺栓、螺柱、螺釘三種規(guī)定畫法,通過測試其教學效果令人滿意。
合理地使用掛圖、模型、多媒體課件等直觀教學手段貫穿在我整個《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它可以把學生的認識迅速從感性提高到理性,從具體上升為抽象。在運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讓學生停留在看到一些靜止的孤立的事物和各種各樣的模型展覽上,而要注意引導學生把觀察與分析、觀察與想象結合起來,去分析對象的特點和各種對象之間的聯(lián)系。
總之,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有其無比的優(yōu)越性,便在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時,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注重師生之間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傳遞的雙向性,保證多媒體播放進程與學生思維進程的一致性。為此,在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適時、適度”的原則,這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四川省宜賓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