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直到此刻還在繼續(xù)發(fā)現:只有通過完全徹底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才能學會信仰。人必須放棄每一種要把自身造就為某種人的企圖,不論是一位圣徒,還是一個皈依的罪人;不論是是非曲直的一位教會人士,還是一個正直或不正直的人,抑或是一個生病的人或健康的人。我所說的世俗性指的是:以自己的步伐去接受生活,連同生活的一切責任與難題、成功與失敗、種種經驗與孤立無援。如果我們通過此世的生活而參與上帝的受難,成功怎么能使我們狂妄自大,失敗又怎么能使我們迷失道路呢?
如果你要找到自由,首先要學會磨煉你的感覺和靈魂。在任何地方都不要讓欲望和肢體來指引你。要保持你的精神和身體的純潔高雅,使之完全受制于你,順從地追求在你前面設定的目標。除非依靠磨煉,否則,任何人也不可能了解自由的秘密。
要去做,敢于行動——不是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而是去做正義的事情。對于你力所能及的事,切勿猶豫不決,應該勇敢地把握住你前面的東西。
人不能沒有希望而生活,那些沒有希望的人常常會變得狂野或邪惡。即使那希望只是幻想,也是可以的。確實,不應低估幻想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可是對于基督徒來說,擁有一種建立在堅實基礎上的希望,卻是必不可少的。不論某種力量和幻想是多么的強烈,一種確實可靠的希望的作用,都要無可比擬地強大得多,那些擁有這種希望的人的生命,是不可戰(zhàn)勝的。
強者獨具的卓越之處在于,他能夠把關鍵的問題提到前面來,并對之作出決定。而弱者,卻總是被迫在并非由己選出的那些替代方案中作出決定。
我們是這樣地構成的,因此我們總覺得完美是令人厭倦的。事情是否永遠如此,我不知道。但,這是我能解釋這件事的唯一理由:我很少關心拉斐爾或但丁所描繪的樂園。與此相似,我發(fā)現,永不消融的冰層,或永遠不變的藍天,同樣沒有吸引力。我在人間的、活生生的、塵世的東西里尋找完美。我總是寧愿要一種平平常常的、溫溫和和的氣候。
純潔德行的本質,不是壓制欲望,而是使自己的生活完全朝向一個目標。沒有這個目標,純潔必定變成可笑。純潔,是清醒明澈和潛心專注的必要條件。
死亡,是通往自由之途中最重要的節(jié)目。
請原諒這些浮夸自負的心智片語。它們是一些未曾進行交談的片段,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是屬于你的。如果你像我這樣不得不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這些稀里糊涂的東西就會來到你的頭腦里。我的意思是,就會匆匆記下進入你頭腦的那些奇怪的思想。
(選自《獄中札記》,有刪改)
[注]朋霍費爾,德國神學家,二戰(zhàn)中堅決反對希特勒納粹統治,積極參與地下反抗組織活動,后被捕殺害,年僅三十九歲。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只有通過完全徹底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才能學會信仰”一句中的“完全徹底地生活”指的是什么?(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2.聯系上下文,體會下列句子的含意。
(1)我很少關心拉斐爾或但丁所描繪的樂園。
(2)死亡,是通往自由之途中最重要的節(jié)目。
3.如果你想找到自由,作者認為要怎么做?請用原文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