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平
位于連南瑤族自治縣境內(nèi)的瑤寨,是我們早就想去的地方,其實并不太遙遠,由于種種雜事纏身,一直未能如愿。趁著這次長假,我和妻子跳上一輛呼嘯的汽車,逃離了都市。啊,瑤山,我來了!
中午時分,到達連南縣城。午飯后,我們租了一輛三摩直奔油嶺瑤寨。油嶺瑤寨位于距離縣城16公里處,是連南八排二十四沖的大排之一,所謂排即大寨,沖指小村。我們到達不久,便有瑤民主動問我們要不要看長鼓舞表演,說只要付50塊錢即可,到時他會挨家挨戶叫出一些自愿者來表演??晌覀儼l(fā)現(xiàn)這里的建筑非常漢化,有的還是水泥樓房,只是建得粗糙些,雖然有許多穿著瑤族服飾的山民,人雖在,物已非,與我想象中的瑤寨大失水準,難道我心中那個古樸的瑤寨永遠消失了?正詫異間,有人告訴我說,這里是油嶺新排,居住的多是一些從山上遷移下來的瑤民,老排還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呢。
聞此言,我的心中又重新點起希望的火焰,馬上與妻子頂著明亮而灼熱的陽光,背上沉重的行李,像兩只大蝸牛沿著通往山頂?shù)氖壪蛏吓佬小I焦戎锌諢o一人,整個的途中,我們竟然沒能遇見一個人。那些嚴重磨損的石級,讓我們聯(lián)想到這條小路古老的歷史,窺見了一個民族的步履蹣跚。一路上的風景之美自不待說,但這種苦行僧般艱難的爬行讓我們無法顧及欣賞。當我們實在爬不動時,歇下腳才發(fā)現(xiàn)四周是那么的空曠,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為了給自己打氣鼓勁,我扯開嗓子,大聲吼起自編歌詞的《讓我在瑤山上撒把野》,而妻子也不甘示弱,尖叫了一支個人版權(quán)的《瑤山瀟灑走一回》。就這樣,我們鉚足勁,一路上夫唱婦隨歌聲飛揚,腳步也輕快了許多。我想,要是我們在家里也這樣放肆的話,肯定已經(jīng)被鄰居送進精神病院了。
借著黃昏的最后一絲余輝,我們總算到達油嶺老排。這是一個古老的瑤寨,一排排的土屋從山腰一直疊建至山頂,井然不紊。依照地勢,幾乎每戶人家的前半部分都是由撐起的吊腳樓建成。那些灰瓦泥墻有雨的痕跡,瓦上覆蓋了青苔,隱約透出中國水墨畫的風格。由于居住地勢較高,一出門,面前便是一大片純凈的天空,而天空下邊那一大片深塌下去的視野,則是一大片連綿起伏的群山,但見縷縷的白霧在山巒間浮游。在通往山寨一條鋪滿碎石的小路上,一位瑤民正踏著薄暮牧牛歸來。當我踩在縱橫交錯的阡陌小道上的那一刻,立即感到原始的泥土芳香鉆進了我的呼吸,一種簡單的歡樂意識便噴發(fā)而出,一切疲勞頓時灰飛煙滅。
孩子們軟軟的童聲,讓我們終于看見了頭扎紅頭巾的瑤民。啊,我的親人們哪!我們累得氣喘噓噓,只想趴在地下不再起來。這時,一位滿臉皺紋的老婆婆拄著拐棍,從那條坑坑洼洼的小路向我們走來,她認真打量了我們一眼,眼神甚為奇怪,然后又指著身后的村寨對我們嘀咕了一通,可惜我們聽不懂,唯覺聲語呢噥、古拙。猜測了很久,我們從她的手勢中,明白她是想讓我們跟她走。隨老婆婆進了寨子,兩邊是黃土坯壘成的土墻,墻上已經(jīng)長出了青草,幾朵無名的小紅花在墻邊靜靜地開放著。偶有婦孺聞聲探頭,我們正要詢問,多會笑而走避,頗有靦腆之態(tài)?,幾迮拥姆椂嘤写汤C,可見這是一個擅長刺繡的民族。我發(fā)現(xiàn)一位瑤族姑娘身上的繡花特別好看,當然她的人也同樣長得相當漂亮,我拿起她穿的圍裙仔細觀賞,嘖嘖稱奇,卻不想妻子早在一旁吹鼻子瞪眼睛了。
老婆婆把我們帶進她家,但見柴門輕掩,門口的一只蘆花雞正嘰嘰喳喳叫著,在草叢中尋覓著食物。我趕緊給它照了張相片,沒有想到幾小時以后,它竟成了我們的盤中餐,實在是罪過罪過,直到現(xiàn)在,我們家的客廳里還掛著這只蘆花雞的“遺像”呢。老婆婆是把我們當客人帶回來的,早聞瑤族人熱情好客,可見不假。在屋前吊腳樓的一角,一位小男孩在玩著一樣會射水的東西,也不知為何物,它用一節(jié)竹竿做成,像打汽筒一樣大,原理類似注射器。男孩告訴我們說,這是水槍。男孩是老婆婆的孫子,正在讀小學,這樣他便暫時成為我們的瑤語小翻譯了。
夜晚,我和妻子并坐在村頭的曬谷場上,任山風吹亂我們的頭發(fā),遠處的大山,像被夜紗籠罩著,只露出模糊的黑影,朦朧,迷離。一顆流星從天邊劃過,我們猛然抬頭,天吶,天上居然是繁星點點。這樣鮮亮的星辰,還有微小的昆蟲的聲音……此景好像只在童年的某個夏夜里有過。
俯視著這個古老的瑤寨,我們覺得她的寧靜是如此超然物外,而在現(xiàn)代的浮華中,她的存在又是如此的真實。在這里,我們見到了一位70多歲的瑤族老人,見到他時,他正悠然坐在自家門口的檻條上抽黃煙,據(jù)說這70多年來,他竟連縣城都沒有到過一次,讓我們聽后唏噓不已。盡管這里的生活很有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我們還是希望有一天他能走出大瑤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忽然,從山下傳來小伙子和姑娘們對歌的聲音,歌聲喃喃婉轉(zhuǎn),裊裊若飄,只是我們都聽不懂,雖然“不解風情”,卻也能乘著這歌聲的翅膀讓思緒飛揚……
據(jù)說此地瑤民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之遺風,可我們還是不敢一試,臨睡前,將門扉牢牢頂死,真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思。因為實在太累,顧不得床上有無跳蚤,直接躺在床上感嘆著“這比我們住過的任何賓館都要舒服!”
清晨,我被一只鳥的鳴叫聲吵醒了。為了免遭熱辣辣的太陽直射,我們決定早起下山。天將破曉,四處彌漫著乳白色的山霧,讓我們無法仔細端詳這古寨的容顏,使其更顯神秘。再見了!我們又將回到那個喧囂的城市。再見了!我們又得回到鋼筋水泥的包圍之中。
天空中有山鷹自由自在地翱翔,在我們的頭頂上盤旋鳴叫,生命和自由是多么令人向往啊。路邊草地上散落著一團團一簇簇的各色小花,有紫色的,黃色的,白色的,有的從石縫中頑強挺起來,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感動。而草葉經(jīng)了昨晚的夜露,正閃著片片磷光,幻如童話。下山的一路上,妻子不住地連聲自語:“恍若隔世,恍若隔世喲!”
我們與寨子拉開了一段距離,即將拐入一個山嘴時,驀然回首,我呆住了,只見剛才還是云霧繚繞的山寨忽然變得清晰起來,云霧像被兩只無形的手迅速地拔開,就像拉動舞臺的幕布一般,向兩邊快速退去。晨曦中,經(jīng)過了歲月剝蝕的古老瑤寨,正在向人們昭示著一種滄桑,一種出塵的脫俗。大概只有在這樣的地方,人和自然才能如此和諧融為一體吧,我想。
選自《旅游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