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3千克左右的青魚1尾,豬肥膘肉500克。
2、調(diào)料。精鹽50克,姜水1千克,蔥白末20克,味精5克,綠豆淀粉250克,土雞蛋10個,胡椒粉5克。
3、制法。①將青魚宰殺洗凈,從背部剖開,剔去脊骨和胸刺,從尾部下刀推去魚皮,從兩片魚肉上片取白色魚肉,用刀排剁成茸;豬肥膘肉切丁。
②將魚茸放入盆內(nèi),取10個蛋清用筷子打散加入魚茸中攪拌均勻,分數(shù)次加入姜水順一個方向攪拌呈粥狀。加入蔥白末、淀粉攪拌,再放人精鹽、味精、胡椒粉,攪拌至魚茸黏稠上勁,放入肥膘肉丁,一起攪拌成魚茸糊。
③將蒸籠鋪上濕紗布,倒入魚茸糊用刀抹平(厚3厘米),蓋上籠蓋,用旺火沸水蒸30分鐘,揭開籠蓋,用干凈沙布搌干魚糕表面水氣,將雞蛋黃均勻地抹在魚糕表面,蓋上籠蓋,繼續(xù)蒸5分鐘取出。冷后翻倒在案板上,用刀改切成6厘米寬、4厘米厚(魚糕蒸熟要比生胚厚)的魚糕坯,即可加工制作成各式魚糕菜肴。
4、制作要點。①在加工魚糕前最好選用背肌發(fā)達,肉質(zhì)厚實、細嫩、潔白,刺少的青魚或草魚肉。宰殺魚后一定要洗凈血污。如是死魚,最好將魚肉剔下用清水多漂洗幾次。豬肥膘選背部肥肉最好。雞蛋最好選用新鮮的土雞蛋。淀粉應是潔白、有光澤、無顆粒、無雜質(zhì)的綠豆淀粉或玉米淀粉。
②剔起魚肉時要把魚肉上的紅色魚肉(又稱魚紅)剔凈,魚紅留作他用。
③魚肉加工成茸要用肉皮墊在砧板上排垛,以免剁起木屑。
④攪拌時一定要順一個方向旋轉(zhuǎn),加入姜水時不能一次加入太多,以免傷水。一定要在水加足后,加入精鹽攪拌至魚茸黏稠、有勁、有光澤(用手擠一個魚丸放入清水中能浮起),方可加入肥肉攪拌(冬季肥肉可適量多加。夏季應少加肥肉)。
⑤蒸制時一定要用旺火沸水蒸,前30分鐘中途不能揭開蒸籠蓋,以免蒸不熟。
⑥魚糕應在冷卻后再改刀,刀切面有蜂窩狀的孔,以用手按魚糕有彈性不軟不硬為佳。
王荊風
醉雞加工技術(shù)
醉雞是別具風味的家禽加工產(chǎn)品,味香醇可口,略帶酒味,肉質(zhì)松脆,連雞骨都令人回味。其加工工藝如下。
1、原料及用具。雞(主料),酒糟,壇子,白紗布,香菇,蔥,味精,大蒜,精鹽。
2、配料。1只1~2.5千克重的雞需用香菇150克。大蒜100克,蔥50克,精鹽150克,味精2克。
3、酒糟。取自制酒廠板框壓濾機中的糟料,濕度以60%為宜(表面潤濕;如不夠濕,加烹制用的黃酒)。
3、操作過程。①將健康的成年活雞宰殺,脫毛清理,去內(nèi)臟。
②清洗壇子。
③白紗布在沸水中煮15分鐘后,取出冷卻。
④將雞放在鍋里煮熟(煮到筷子可輕松插入),取出冷卻至室溫。
⑤在壇的底部及四周鋪1厘米厚的酒糟層。在面上均勻地撒一把細鹽(50克)。將白紗布放在上面(白紗布孔徑宜為130日)。把雞放在壇內(nèi),在兩只雞之間用裝有酒糟的紗布包隔開(雞的外層和內(nèi)層先用其余的精鹽抹一層)。紗布包壓成1~2厘米厚度,在雞肚子里也裝入橢球形白紗布包。按此法把所有的雞都放人壇內(nèi),近口處壓嚴一層白紗布包,將壇口密封。
⑥封壇腌漬20天后啟壇。雞坯用潔凈紗布擦去糟沫,把烹制好的大蒜、蔥、香菇放入雞肚內(nèi)。把整只雞放在蒸架上蒸15分鐘,使表面的油融化并消毒殺菌,以增加色感,即可包裝上市。此法也適合于加工其他畜禽食品如鴨子、精肉等。
馮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