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青
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一生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安史之亂”爆發(fā)之后,太子在靈武即位,杜甫得知消息后,一人從鄜州奔向靈武,希望投奔新帝有所作為,路途中卻被安史叛軍俘虜,押解到長安。詩人身居已經(jīng)淪陷的長安,心中牽掛鄜州的妻子?!对乱埂芬辉娋褪窃娙嗽谔囟〞r代特定時期特定心境下寫的一首情感濃郁心境蒼涼的思親之作: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
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幻,
雙照淚痕干。
這首詩的首聯(lián)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告訴給了我們,描繪出一幅月夜思人的圖畫,渲染了一派相思苦濃的凄清氛圍。這似乎和別的詩作大同小異,其實不然,作者著筆妙在哪里呢?就在地點人物上。詩人本意是要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深切的思念和擔憂,但卻從妻子對自己的思念和擔憂的角度來寫,讓思念從彼岸飛來,愈見杜甫的思念之深切。
太平盛世也罷,偏是亂世,偏是音訊全無,偏是弱女子,偏是這月圓人不歸之夜,偏是獨看。一個“獨”字,既勾畫了設想的實景,又表現(xiàn)了詩人處境的實情,給人以冷寂、孤獨、落寞的感受。為全詩創(chuàng)設出了一股獨有的悲涼氛圍。于是這悲涼境界,這哀傷心情,便如潮涌,使人一讀詩篇已是愴然了。
頷聯(lián)更進一層,可謂一字一義,深含憐情。柔弱的妻子還帶著可憐的不諳時事艱難的孩子!“遙”字道出距離之遠,擔憂焦慮之苦,此謂一憐;自己只能深深地牽掛卻又非常無奈,難免自憐,此謂二憐;“小”字照應“未解”,所以苦難只能由父母承擔,小兒女既“不解”父親正在遠方念及親人,也“不解”母親正在掛念羈旅中的父親,當然更“不解”世間的混亂,生活的艱辛,正是因其不解,才更使詩人擔心這時局何日才有安寧,才能讓不明苦痛的孩子不遭受自己和妻子這般的苦楚,此謂三憐;由“小”也可推想妻子的生活是多么的艱難,正襯托了妻子的“無語話凄涼”,此謂四憐;“憶”字表明作者和妻子曾在長安度過的共同歲月和在這個特別的月夜引起的懷念,而今天各一方,生死未卜,以當時家人團聚之樂,襯托了今夜離散之悲,更增添了無限的傷感。一個“憶”字強化了歡樂與苦痛的反差,更讓人痛徹肺腑,此謂五憐。
頸聯(lián)是一個細節(jié)描寫,進一步表達了憶長安實際上是在“想鄜州”的情思。去掉“濕”、“寒”二字,這就是動人的美景了。霧起說明夜已深,霧香是云鬟散發(fā),高挽的頭發(fā)如云,暗香蕩漾和灑下清輝的月亮構成了一個十分和諧的整體意境,月光下臂顯玉質(zhì),使人想起了“皓腕凝霜雪”的女子。月和女人,這形象本身都是十分具有自然美感的,而且表達的是一種柔和、清新、安寧、恬淡之美,作者將其刻意的修飾,和諧的組合,更是擴充了這種美感的廣度和深度,營造了一個綿遠悠長,風光旖旎,清麗婉約的感人情境,這是杜詩中所少見的。
一個“寒”字,從自然的、生理上的感受來說,夜深露臂已久,自感清寒,可見妻子牽掛詩人自己,也不知手臂外露多時,更重要的是此情此境,人為的、社會原因的、心理上的難耐,紛亂離散,安定難期,天各一方,親人難聚,情隨意轉,寒自心生。詩人身處亂世,真是感時花濺淚,感時月也生寒。
作者在詩中沒有像《三吏》、《三別》中那樣直接描寫社會現(xiàn)實,抒發(fā)國恨家愁的筆調(diào),只是選取了一個思親的想象細節(jié),但其營造的意境所渲染的明凈而凄清之美,卻同樣震撼人心地表達了一種感人肺腑、痛入骨髓的家國之憂!對美的描寫愈是細膩,愈是真切,那么,美的失去就愈是讓人痛心,讓人難忘。
尾聯(lián)以“雙照”回應首聯(lián)“獨看”,作者發(fā)出了以表現(xiàn)希望的詩句做結尾。你愁我憂,“獨看”時空阻隔,“雙照”中她的和我的淚痕能干,這“干”凝聚了多少辛酸,包含了多少祈求和向往!聚首相依,情深一往,時世清明,這既是作者的迫切心愿,也是他代表千千萬萬亂世之民發(fā)自內(nèi)心的吶喊。何時才能結束這痛苦的生活,何時才能親人團聚,人如月圓呢?讀到此處,讀者的心靈自然受到震撼,必然產(chǎn)生與詩人的同感,一定會因此而想到制造這個疑問的社會,會想到這個社會受苦難的人民群眾,從而激發(fā)人們對美好、安定生活的期盼與追求。
全詩以明月興詩情,用一輪明月寄寓著兩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遠綿長與月夜的朦朧相織相融,形成一種清麗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圍,使讀者不覺之間與之同悲共泣。綿長的深情,時空的轉換和卓越的藝術構思使這首詩成為杜甫五律中最杰出的代表,也使得這首詩成為千古以來望月懷人的典范。
明代詩評家王嗣奭言“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進一層。至念及兒女不能思,又進一層。鬟濕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語麗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時,對月舒愁之狀,詞旨婉切,見此老鐘情之極”(《杜臆》)。清代詩評家浦起龍評《月夜》詩說:“心已神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讀杜心解》)。從這些詩評中,不難看出杜詩《月夜》所寫的對方的美貌和相思之淚,影響所及,不言自明。
綜觀《月夜》一詩,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構思精巧而不落俗套,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既是一首內(nèi)容上體現(xiàn)現(xiàn)實主義的優(yōu)秀之作,又是一首手法高妙的詩中極品,渲染一層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五律至此,無忝詩圣矣”,這應該是這首詩當之無愧的評價了。
湖南省洞庭科技學院(4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