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梅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動物們都有著不可思議的形態(tài)。只是,經(jīng)電視、雜志經(jīng)常介紹,或在動物園深受人們的歡迎,變成見怪不怪的東西之后,我們就很容易忘記這種奇妙了。
在美麗富饒的肯尼亞大草原上,長頸鹿是一種比較奇特的動物,它有著金錢豹的花紋、牛的眼睛、馬的身子、駱駝的肩、羚羊的腿以及長長的脖子。600 多年前,當下西洋的鄭和首次用船將肯尼亞的長頸鹿運回中國境內(nèi)時,因為長頸鹿的形態(tài)、習性與中國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過吻合,而曾一度被認為是傳說中的瑞獸麒麟。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長頸鹿在東非當?shù)氐乃黢R里語稱之為“基林”,發(fā)音與麒麟非常相近,使得中國人確信長頸鹿就是麒麟。時至今日,日語及韓語仍將長頸鹿稱作“麒麟”。
出生像跳水
長頸鹿有著長長的脖子和腿,奇怪形狀的角,奇妙的身體花紋。如果我們對長頸鹿一無所知,在非洲大草原突然見到這種動物,會多么吃驚啊!不過幸運的是,我們在多數(shù)的動物園都能見到這種奇妙的動物。不僅如此,甚至可以看到在動物園出生的長頸鹿寶寶。那么,長頸鹿寶寶是怎么生下來的呢?
長頸鹿是站立著生產(chǎn)的。因此,長頸鹿寶寶是從兩米高的地方降生到地面上來的。出生時它前腳向前方突出,從頭部開始產(chǎn)出,就像游泳運動員跳水的姿勢。剛出生的長頸鹿寶寶,到頭頂?shù)母叨仁?.8米,體重大約48千克。和大多數(shù)食草動物一樣,長頸鹿寶寶能很快站立行走。不過,雖說馬上站立,也相當需要花費力氣。因為鹿寶寶還無法穩(wěn)住長長的脖子,很容易就失去平衡摔倒。即使是成年長頸鹿,要從彎著腿的狀態(tài)站立起來也是很吃力的。長頸鹿會先把長脖子向后一仰,趁重心轉(zhuǎn)移到身體后部時,站起前腳。然后再把脖子向前伸,趁勢站起后腿來。如果是成年長頸鹿,這種大動作當然不是很費周折,但對于剛出生的鹿寶寶來說,是相當困難的技藝。如果鹿寶寶失敗好幾次的話,長頸鹿媽媽會用長舌舔舔它以示鼓勵。小鹿就好像因此而鼓起勇氣似地終于站立了起來,然后自己找到媽媽喝奶。這就是長頸鹿出生時的情景。關于長頸鹿的生產(chǎn),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這就是長頸鹿生產(chǎn)的地方。
產(chǎn)房有固址
雌鹿的妊娠期為15 個月。臨近生產(chǎn)時,雌鹿會離開集體,走向生產(chǎn)的地方。一般每頭雌鹿都有自己固定的地方,在鹿媽媽們的活動范圍內(nèi)有好幾個這種生產(chǎn)的地方。不過,它們的生產(chǎn)場所,有的在茂密草木中,有的在開闊的小丘上??這些“產(chǎn)房”沒有相同的地方,找不到共同的特征,似乎在廣闊的熱帶草原,任何地方生寶寶都可以??陕箣寢尯芷婷畹貢谝欢ǖ膱鏊a(chǎn)仔,而且不同媽媽選的生產(chǎn)場所各異,更加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絕大多數(shù)鹿媽媽會再次使用第一次生產(chǎn)時用過的場所。即使附近有其他的生產(chǎn)地點,它們?nèi)匀粫χ惚愦蟾?,特意走到遠處自己中意的地方生產(chǎn)。為什么鹿媽媽會做這樣的事情呢?至今還是未解之謎。不過,鹿媽媽們一定會從所使用的生產(chǎn)地中,選定自己喜歡的地方,頑固地在那里生產(chǎn)。
長頸鹿的生產(chǎn)地點,有的雌鹿會持續(xù)使用相當長的時間。根據(jù)至今為止的調(diào)查,甚至有連續(xù)使用了15 年時間的地方。這個地方的環(huán)境,開始是開闊的草原,隨著歲月變遷,變成了低矮樹木的茂密叢林。但長頸鹿媽媽們還是照舊繼續(xù)利用這個場所。
媽媽功夫好
長頸鹿平常沒有勢力范圍,一般組成幾頭到幾十頭的種群在熱帶草原和疏林間移動生活。雄鹿和雌鹿各自組成不同的群。平常也各自行動,而小鹿和雌鹿一起行動。只有到了交尾的時期,這些群才會合并到一起。鹿媽媽在小鹿身邊時,幾乎能擊退所有敵人。長頸鹿的腳上有堅硬的蹄子,鹿媽媽可以用它將敵人踢飛。狩獵經(jīng)驗尚淺的獅子,如果受到這種強烈的攻擊,結(jié)結(jié)實實地挨了一腿的話,有時會連命都沒了。其中有些強勁的鹿媽媽甚至會追趕逃跑的獅子到百米開外,讓人分不清到底誰才是捕獵者。厲害的獅子,碰到拼命守衛(wèi)孩子的長頸鹿媽媽,也變得手足無措,毫無辦法。
雄鹿在群里的排名是分先后的,只有排名在前幾位的雄鹿才能和雌鹿配對交尾。在一段時間里合并到一起的鹿群,當交尾結(jié)束時,又會再次分開。有趣的是,長頸鹿的性別可以通過它們進食的方法區(qū)別。雄鹿會盡量把脖子伸長,臉向上吃葉子。而雌鹿會稍稍彎下脖子,專吃在膝蓋和肩之間高度的葉子。這樣決定了所吃葉子的高度,就避免了相互爭搶食物。長頸鹿雖然能夠得著樹木最高處的葉子,對于演化出一個長脖子來說,理由已經(jīng)很充分,但是長頸鹿的脖子卻并不僅僅是有利于取食。雄性長頸鹿用它們的脖子當武器,沒有什么比雄性長頸鹿之間脖子貼著脖子較勁更顯得裝腔作勢的了。它們就像掰手腕一樣糾纏在一起,長頸鹿的頭骨比練習拳擊用的吊袋還要重,上面還長有由5 層皮包裹著的角,只要一擊就能夠擊倒或者殺死它們的對手。
緊挨著脖子的另一個重要器官是舌頭。長頸鹿的舌頭能夠伸長到50 厘米,足以用它的舌頭來清潔它的耳朵。作為一個抓取東西的工具,它的舌頭就像人的三根手指頭那么靈敏。由于長頸鹿的舌頭使用得極為頻繁,所以它的顏色是深藍色的,這樣可以降低被曬黑的危險。
長頸鹿最喜歡的食物是金合歡樹,這種樹由于刺太多所以大多數(shù)動物都不敢碰它,長脖子可以幫助長頸鹿吃到金合歡樹上頂端無刺的嫩葉。令人驚奇的是,金合歡樹也學會了反抗,它們可以釋放一種化學物質(zhì)使葉子變苦。它們還釋放一種由風力產(chǎn)生的突然報警聲來使周圍的樹木也一起處于同樣的警戒狀態(tài)。后來,長頸鹿就學會了從逆風方向來接近金合歡樹。長頸鹿比駱駝需要的水還要少,由于金合歡樹的葉子里含有70%的水分,所以它們幾乎不需要去喝水。這對它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在水塘邊叉開腿喝水的笨拙姿勢很容易受到獅子和鱷魚的攻擊。長頸鹿和金合歡樹之間還發(fā)生過一件更有趣的事。
保護亦破壞
在肯尼亞,生物學家為了保護一片華蓋如傘,枝繁葉茂的金合歡樹,曾用柵欄將這些樹圍了起來。令人百思不解的是,15 年后,這片被保護的金合歡樹樹葉寥寥、千瘡百孔、行將死去,毫無生機可言。最惱人的是,那些沒有被柵欄圍住,任由長頸鹿啃食的金合歡樹,卻生機盎然,風光無限地散發(fā)出陣陣沁人心脾的香氣。
生物學家展開了一系列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在這場金合歡樹保衛(wèi)戰(zhàn)中,除了金合歡樹和長頸鹿外,一種褐色的含羞草工蟻也參與其中。金合歡樹的樹枝上長滿了空心刺,含羞草工蟻便在其中作巢。數(shù)十萬只含羞草工蟻在刺里安營扎寨,并盡情享用金合歡樹葉分泌出的甜汁。它們無法容忍其他動物膽敢觸碰它們賴以生存的樹木,不管對方是大塊頭還是小不點兒,它們都會不顧一切地發(fā)起攻擊。
因此,當它們發(fā)現(xiàn)天牛在金合歡樹上鉆孔時,就會通過吞食天牛的幼蟲將它們消滅;而當長頸鹿來啃食樹葉時,小螞蟻又會猛咬它們,令其灼痛難耐。然而,當金合歡樹被柵欄圍住后,長頸鹿便再也無法靠近。這樣一來,含羞草工蟻的活兒一下子少了許多。它們只得終日與天牛周旋來消磨時光。那么這些可惡的天牛又為何會在金合歡樹上橫行無忌呢?難道含羞草工蟻洗手不干了?困惑不已的研究人員很快發(fā)現(xiàn),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恰恰是金合歡樹本身。
由于不再受到長頸鹿的侵擾,金合歡樹便不必再關照這些小螞蟻,于是它身上的空心刺和分泌的甜汁慢慢減少。金合歡樹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這些螞蟻,因此提供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少!如此一來,螞蟻們肯定會對此有所反應。既然金合歡樹對含羞草工蟻不再庇佑,螞蟻也就不再那么賣力地對抗天牛!此外,含羞草工蟻也習慣吃一些介殼蟲作為食物的補充。在正常情形下,這不過是它們的零食。然而如今金合歡樹既然已不再為它們提供足夠多的甜汁,它們只得“飼養(yǎng)”更多的介殼蟲來填飽肚子。于是,麻煩便產(chǎn)生了——這些小介殼蟲會汲取金合歡樹的汁液,這對金合歡樹自然并非好事。更嚴重的是:由于缺乏足夠的刺來安家落戶,許多含羞草工蟻最后不得不離開金合歡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在那些長頸鹿不能再靠近的金合歡樹上,含羞草工蟻的數(shù)目足足少了2/3!于是,事情變得愈加錯綜復雜。因為含羞草工蟻走了,另一種螞蟻卻取而代之。從前,這種舉腹蟻一直屈居于含羞草工蟻之下。如今,在金合歡樹上,這種螞蟻的數(shù)目卻已足足翻了一倍。
對于金合歡樹而言,這種窮兇極惡的舉腹蟻遠不如含羞草工蟻那樣值得親近,它們甚至稱得上是一場災難!要說明的是,它們既不享用金合歡樹分泌的甜汁,也不住在舒適的空心刺里,而是四處獵捕無脊椎動物作為食物,對金合歡樹提供的住所不屑一顧。更糟的是:相對于這些空心刺來,它們竟然更喜歡住在天牛鉆的孔里!既然如此,它們又何必阻止天牛的鉆孔行為呢?
當含羞草工蟻與金合歡樹之間長期以來存在的這種“互利共生”關系被打破后,金合歡樹很快就會變得千瘡百孔、傷痕累累,最終難逃滅頂之災。自然界的一切都彼此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