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波
為了吸引顧客,符光友將其經(jīng)營的盒飯分成5元、7元、10元三種,是想分別針對不同顧客的需求。但事實上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每次浪費很多時間來炒各種花樣的菜,卻并沒有受到顧客的歡迎,特別是10元一盒的盒飯,幾乎無人問津。
最初那一段時間,餐館每天的盒飯只能賣出去幾十盒,連成本都難保。迫于成本壓力,符光友決定將過去做的炒飯、面奈、“冷啖杯”一類全部砍掉,同時不再接待找上門來吃飯的顧客,只做送貨上門的盒飯。這樣一來,原來花高價租來的餐館失去了意義,符光友干脆將餐館轉手,到附近的偏僻地段重新租了一間門面,每月租金850元,相當于過去租金的1/10,經(jīng)營壓力驟然減輕。
接下來,經(jīng)過反復研究的符光友發(fā)現(xiàn),上班的人們最需要解決的是午餐,而早餐、晚餐需要程度很低。符光友再度砍掉了小店的早餐、晚餐,專心做午餐的盒飯配送。同時,雖然7元、10元的盒飯利潤較高,但因市場需求太小而得不償失。符光友最終忍痛將7元、10元的盒飯也全都拋棄,只保留最主要的5元一盒的盒飯,并集中全力做好。
符光友的盒飯由“一葷兩素一湯”組成,后來嫌湯不好配送,干脆又換成了蔬菜,怎么方便怎么來。以葷菜為例,每天保證有青椒肉絲、成萊回鍋肉等5種以上可供顧客任選,幾乎一周的工作時間內(nèi)不會重復。因為花樣少了太單調(diào),顧客吃兩頓就厭煩了;花樣多了又浪費,成本核算又要上升。
定位準確的盒飯在電腦一條街上越來越受歡迎,訂餐的人數(shù)從幾十人漸漸上升到一兩百人,幾個月后又上升到三四百人。如今,平均每天中午有不低于800人要吃符光友的盒飯,他為此還專門購買了一輛面包車送盒飯。
同時??紤]到送盒飯的時間都集中在中午11點30分~12點30分這一個小時之內(nèi),這段時間會把人忙死,過了這段時間又把人閑死。符光友干脆除了幾名廚師之外,不再保留專門的配送人員,他搞了一支10多人的臨時配送隊伍,每個人只在中午這一段時間工作,其他時間還能做他們自己的事。結果這批人不用拿基本工資,只拿計件工資,但所有的人反而干得更好。就這樣,他在經(jīng)營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降低成本,利潤也越來越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