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語文課堂教學處于一種尷尬狀態(tài):一方面口頭上大喊新課改,另一方面在課堂上大搞應試教育。語文教學在這矛盾中艱難生存,較多地顯示出停滯不前狀態(tài),農(nóng)村中學更是難以發(fā)展。目前各級中考、高考數(shù)據(jù)充分證明這一點。隨之而來的是對新課改大加批判。目前,國家教委已委托北京師范大學溫儒敏教授領銜對新課改進行修訂。這是一件好事,但誰能保證溫教授這道“大菜”就是靈丹妙藥,人見人愛。問題的根本不在于課標本身,而在于執(zhí)行新課標的人。本文不討論各級領導追求升學率等問題,只討論教師在課堂如何教學。與其觀看北師大與華師大關于知識教學與建構主義教學論爭,倒不如實實在在的研究怎樣把課上好。有關上好課的論文數(shù)不勝數(shù),又有幾個具有操作性和可復制性的?語文課上不好,老師難辭其咎。一個最簡單的事實:一些中學教師閱讀處于干涸狀態(tài),這也是他們講課學生不愛聽的主要原因。這些老師備課只對照相關的教學參考書,別的書很少涉獵。試想,把自己人為地限制在“井底”,怎能有源頭活水?我們的語文課,常常被上成了沉悶的“睡覺課”,講課內(nèi)容三年如一日,內(nèi)容很少出新,更不要說翻新了,聽者味同嚼蠟,口中如含鋸末。
筆者喜歡看“百家講壇”節(jié)目,發(fā)現(xiàn)許多成年人和學生也有同樣的愛好。能上“百家講壇”的人都是專家,然而,其中有不少專家都是中學教師出身,如易中天、劉心武、閻崇年等人,像紀連海這樣的專家本身就是中學老師。他們能做到的,別的教師應該也能做到。至少認真的態(tài)度、刻苦鉆研的精神可以把語文課也變成另一個百家講壇。程度雖不及,但會令我們的語文課魅力無限。
一、“百家講壇”與語文教學關系
語文教學表面上看似與“百家講壇”節(jié)目毫無瓜葛,而本質(zhì)上有許多相似之處:1.都是知識淵博的一方向不知曉或知曉不多的群體單項傳授知識。2.“百家講壇”所講內(nèi)容大多是文史知識,而學校所授知識文史知識占了相當?shù)谋戎?。特別是語文,幾乎二者相融。3.正如引言中所述,許多教授也是中小學教師出身,甚至就是中學教師。所以,“百家講壇”與語文教學是密切相關、互相借鑒關系。語文教學借鑒“百家講壇”成功傳授文史知識經(jīng)驗,“百家講壇”借鑒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事實早已證明這一規(guī)律,唯一遺憾的是語文課像“百家講壇”直到最近才被提起。
二、“百家講壇”式語文教學法具有的特點
“百家講壇”特點與規(guī)律可以總結,但百家講壇式語文教學法特點與規(guī)律尚難總結。后者現(xiàn)在尚處于個別實踐階段,或者說只是一些雛形想法。筆者在教學中多次有意識地運用“百家講壇”思維方法,從中也總結出一些該教學法具有的特點與規(guī)律。
1.主講者必須具備個人魅力
講授者要對內(nèi)容有透徹的理解,博覽群書,觸類旁通,口才甚好。于丹演講聲情并茂,易中天演講幽默詼諧,劉心武講述懸念迭出。無不證明這一點。不是一般的人都可以登上“百家講壇”的,即使你是大學教授。另外要有鮮明的個性,獨特的語調(diào),甚至自己的體態(tài)與衣著??傊?你要能吸引觀眾的眼球,如同追星一樣為你癡狂。語文教師若能有此一小半能力,何愁學生不熱愛你的語文課呢?
2.知識創(chuàng)新性
以最新的研究成果示人,鼓勵有個性思想表達,學術標新立異。易中天“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講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故而讓許多人對他佩服得無體投地。易中天等人若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誰會聽他的課。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只能淪為教書匠,原因大概緣于此。少數(shù)語文教師不斷求新、求變、求好,所以才成就自己。魏書生、錢夢龍等人成功便是如此。
3.內(nèi)容與語言趣味性
人們?yōu)槭裁聪矚g看電視劇,就是由于其運用多媒體的趣味性。單純的談話節(jié)目為何吸引人的眼球?“百家講壇”的趣味性使然,否則人們怎么不去看演講比賽。仔細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趣味來自于事件本身和講授者本身語言的魅力。這一點很像小時候聽劉蘭芳說《岳飛傳》,給它一個特別的概念,“學術評書”。例如,易中天說道:韓信是待業(yè)青年。朝廷派人去查吳衛(wèi),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談起西門慶,為何連官府都怕他,就因為他放官吏債。而官吏債若是被皇帝知道,官員免職,債款充公。西門慶抓住了官員的小辮子,自然不怕官府,可他偏偏遇到不怕死且武藝高強的武松,算他倒霉。教師在備課時思考文本內(nèi)容的趣味性,即使沒有,也可附加進去。另外,教師講課語言的幽默風趣是本教學法靈魂所在。教師需要勤學苦練,即使性格內(nèi)向、語言微滯,也要轉(zhuǎn)變自己的性格特點。進言之,教師要具備演員表演能力。
4.過程懸念性
易中天說:“開頭必須吸引人,為了避免收視疲勞,在必要時設置懸念,拋出問題。還要有出彩的語言,或者有好聽的故事,或者要有包袱?!闭f書藝人必殺技之一便是這樣:“就在他低頭的一剎那,只見一把刀帶著風聲劈到他的胸前,只聽到‘嘭的一聲。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彪m然,“百家講壇”的教授們不會這樣故弄玄虛,但他也會有辦法讓你跟著一回一回地聽下去。語文教師需要嘗試做到這一點,讓學生對你的課感興趣,每次上課前都有所期待,即使是不太受歡迎的作文課。
5.平民化視角
名著雖好,但真正去讀它的人不多,除了專門的學者。根本原因在于名著難以讀懂。試問有幾人能把《論語》《莊子》《紅樓夢》讀懂、讀透。降低古典名著難度,用平民化視角、現(xiàn)代語言解讀名著中的事件和人物,這一點至關重要。于丹講了《論語》之后,引起了一股讀《論語》熱。究其原因,便是其運用了平民化視角,加速了名著的平民化、大眾化。語文教材雖不全是名著,但詩詞、小說、散文、說明文、議論文、文言文都有。其中部分文體枯燥無味,還要達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確難辦。教師用平常人的視角審視它,發(fā)掘其中的生存智慧和實用價值,學生會覺得老師講有理,與眾不同。僅靠教參上的講解,只能上成枯燥的知識課、政治課。務實原則是上好語文課一個條件之一。
三、百家講壇式教學法實施策略
1.備課
荀子說:“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非生異也,善假于物也?!边@句話告訴我們: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關鍵在于師生怎么用。為什么同一篇課文,不同的人,或同樣的人不同時間、不同的環(huán)境,上課的效果截然不同。這也就是文本多角度解讀吧。
實施這一教學法關鍵點有三:首先,要對文本有深刻透徹的理解,也包括對本文相關其他文獻全面的解讀。即做到淵博的知識。其次,對學生智力、情感、興趣、愛好,甚至本地民俗文化都要有較明晰的把握。最后,執(zhí)教的教師在完成前面兩步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備好教案。這教案應不同于平常的教案,它要充分體現(xiàn)體現(xiàn)知識創(chuàng)新性、內(nèi)容與過程趣味性、情節(jié)懸念性、平民化視角,再加教師本人幽默的、富有個人魅力的表達。
2.上課
傳統(tǒng)的“導入、預習、新授、練習、小結、作業(yè)”已不能適用于百家講壇式教學模式。筆者的設想是保留“百家講壇”主流做法,有機地融入傳統(tǒng)課堂教學做法。
實施具體步驟不能鎖定,這里僅作宏觀描述。筆者總結出以下一些做法:首先,講授是課堂最主要的教學方法,當然也不排除少量的提問和師生互動。其次,講授不僅僅是傳授文本知識,還要融入能力培養(yǎng)和習慣的養(yǎng)成。最后,本教學法不排除必要的背誦、訓練,相反,可能抓得更牢、更苛刻。因為此教學法缺少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必須用訓練和檢查來彌補。若學生在此法指導下,上課是來聽“說書”的,成績下降,則此法失去了使用的價值。
打個比方,這種教學法如同在學生面前完成一個藝術品,學生學習其中的知識而不是復制藝術品本身。同時不能作壁上觀。
參考文獻:
[1]黃慧.由“百家講壇”想起的[J].新教育,2006,(4).
[2]張松濤.用百家講壇激活語文講臺[N].中國教育報,2008-5-21.
(陳宏生 南京市六合區(qū)冶山鎮(zhèn)中心學校21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