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培華
關鍵詞: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42;R751;R75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 1008-2409(2009)06-1119-03
雙語教學是指同時使用兩種語言即母語與一種外語來組織、安排、實施的教學活動,一般是 “中文-英文”雙語教學。通過雙語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兩種語言對同一 知識的描述,達到理解、思考進而掌握的目的。在全球化迅速發(fā)展的進程中,我國的高等教 育也逐步與國際接軌。英語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也是當今各種信息的主要載體。為此,國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已發(fā)出《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 》中指出:“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zhàn),本科教育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 行公共課或專業(yè)課教學,力爭3年內,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暫不具備直接 用外語講授條件的學校,可以對部分課程實行外語教材,雙語授課,分步到位”[1]2003年,教育部在“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綱要第12條中明確指出“要繼續(xù) 推進雙語教學”[2]在這一宏觀政策的指導下,英語雙語教學已成為當前醫(yī)學院校 教學改革的熱點和重點。我院是屬教育部“教學評估”優(yōu)秀學院,其教學層次有??啤⒈究?、研究生和國際留學生等,近些年來,也在系、學科開展了“雙語教學”工作。筆者就近些 年來進行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實踐和改進措施探討如下。
1 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的應用原則與要點
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 的應用原則和其他學科一樣是在保證學生掌握必需的基本醫(yī)學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加強醫(yī)學 專業(yè)英語的學習與應用。
雙語教學的應用要點是,循序漸進,從易懂的內容入手,從必須掌握的重要專業(yè)詞匯開始,如疾病的名稱、概念、特征性皮膚損害、皮膚科常用藥物劑型等;師生相互溝通,相互適應 ;切合實際,適量講授;不斷總結與提高。
2 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授課師資
2.1 授課教師的水平與素質高低是決定“雙語教學”成敗的關鍵。
“雙語教學”如同通常中文理論授課一樣,沒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要想得到高質量的教 學效果,是不可能的。雙語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外語,能夠熟練的說、聽和寫外語,而 且還要精通專業(yè),能夠使用符合科學規(guī)律特點的教學用語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不但要使學生 有興趣、喜歡聽,而且還要學生聽得懂,有收效。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授課教師一般為本教 研室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的教師,這些教師應有國外留學經歷,或外語水平很好的博士、 碩士學位副教授以上教師,能夠合理搭配和使用中英兩種語言進行授課。筆者在近年來開展 的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要想得到高質量的雙語教學效果,教師首先要加強自 我學習,努力提高自我水平,課前一定要認真做好雙語多媒體課件。皮膚性病學以其皮膚損 害為臨床主要特征,具有很強的直觀形態(tài)學(Morphology)變化特點,故做好圖文并茂的多媒 體課件授課非常重要,反復認真?zhèn)湔n,雙語課件及資料等一定要提前發(fā)給同學預習。課后適 當做好同學反饋信息,這樣非常有助于今后改進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2.2 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師資的改進措施
雙語教學的最關鍵而且最難以提高的是師資的英語水平[3],因此首先要做好雙語 課師資的經常性培訓與儲備,以應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發(fā)展之需。師資的培訓可采取“走出 去、請進來”等不同方式。走出去就是選派外語基礎較好的臨床課教師到國外,或外語學校 進修、深造,時間幾月到一年不等,并制度化,使之臨床課教師外語化。請進來就是聘請教 學經驗豐富的外籍教師、醫(yī)生給我們的教師上課,也可直接給學生上專業(yè)課,組織教師觀摩 ,提高教師的感性認識和授課技巧,這對提高教師正規(guī)的西方式英語發(fā)音,改進“中國式英 語發(fā)音”,尤其是易鬧笑話的“中國地方語言式英語發(fā)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其他 包括加大師資建設投入力度,建立雙語老師的培訓與資格認證,提高雙語課時勞務費,同時 把實施雙語教學作為一項年終考核的內容和指標,增加教師雙語教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 樣才能極大調動教師上雙語課的積極性。上課前應當進行試講亦很重要,并充分征求學生的 意見,根據試講的效果反復對教案進行修改。備課時要做到逐字發(fā)音準確,絕不能靠感覺發(fā) 音,要多對照英文字典的音標,力求不發(fā)錯音,包括重音音節(jié)的掌握也要準確,對于專業(yè)內 容和英語語言的準備都要充分,二者缺一不可,從而使雙語教學不斷發(fā)展和提高。
3 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實施的對象主體:學生
3.1 雙語教學對學生素質的要求也相應較高。因此,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及學習 的積極性,也是決定雙語教學質量及成功的極關鍵因素。筆者在近年來開展雙語教學的實踐 中體會到,學生的英語水平首先是高低參差不一,少部分學生英語水平很好,并已通過“ 英語六級”,另部分學生英語水平還可,并已通過“英語四級”,還有一部分學生英語水平 尚差,并還未通過“英語四級”。就學生學習雙語課積極性及興趣方面,據調查了解到,大 部分學生學習雙語課程積極性及興趣還是好的,尤其是外語基礎好的學生,學習雙語課的積 極性也越高,下發(fā)的雙語課資料,教材預習的也越好。但少部分、尤其是外語基礎差的學生 ,學習雙語課的積極性及興趣差,雙語課資料預習也差,極少部分同學對下發(fā)的雙語課資料 預習極差或只字未讀。面對學生的復雜情況,筆者的做法是首先從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著手,反復宣講學習雙語課的重要性。平素我們同學學外語,都是通用外語多,而專業(yè)外語少。雙 語課主要是學習專業(yè)外語,也是外語應用能力的一種體現,從而明顯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 性。其次,老師對同學們的預習情況要多檢查,多督促,上課時要適當提問,要求同學們用 雙語回答,這樣就會給同學們一個壓力、動力,同時,課后盡可能多地用英語與學生交談,讓學生熟悉我們的發(fā)音習慣,做到教學相長,從而提高雙語教學質量和效果。
3.2 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學生方面改進措施,首先要推進英語教學的改革,在醫(yī) 學生學習公共英語基礎課階段,要提高和強化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全面能力。并在學習基礎課 階段,教師可以以不同方式自主的、適當的增加同學通用醫(yī)學外語的學習、訓練,使得同學 能盡早地了解和記憶學習專業(yè)外語知識。其次對同學宣講學習雙語課的重要性及方法學,要 使同學們懂得為什么要學、怎樣學,充分調動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興趣性亦是非常重要。 做好雙語教學的延伸,是提高雙語課教學質量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醫(yī)學生在臨床見習、 實習、病例討論、查房及小講座中,教師可適當地應用雙語,甚至用純英語,現場直觀地教 學和討論,并要求同學積極參與。一點一步,先易后難,這樣能明顯提高學生英語的應用能 力,并實現雙語課的教學目的。
4 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方式的選擇和教材的選用
4.1 雙語課教學方式目前國內尚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和統(tǒng)一的模式。一般情況下 都是各個院校根據本校的學生英語水平等特點及教師的個體情況而定。筆者在雙語課的教學 實踐中體會到,設計雙語教學資料課件中,一般設定50%的英—中文比例,中英文穿插講解 、互相對應解譯。這樣同學們易懂,易接受,老師講起來也輕松自如,受到大部分同學的歡 迎。但在同學們反饋信息中也了解到,采用全英文課件授課,其中重要的概念、內容加以中 文解釋,只要同學們做好教學資料的課前充分預習,則受到英語水平較好,學專業(yè)外語興趣 高的同學們的歡迎,但普及仍具有相當難度性。教材的選用方面,目前國內尚無統(tǒng)一的雙語 醫(yī)學教學教材出版。筆者采用的英文原版的“皮膚、性病學”教科書(Andrew's Diseasesof the Skin, Clinical Dermatology; Dermatology General Medicine),并結合現用的 臨床醫(yī)學五年制本科“皮膚、性病學”教科書,適當編譯而成的雙語教學資料、課件。其基 本要求是,同學們既要懂得英文,又要通過雙語教學,必須能掌握專業(yè)課所要求的知識點。 換言之,雙語課不能降低專業(yè)課大綱要求。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反饋信息得知,同學們課后則 仍以閱讀中文書為主,這可能與是中文考試,而尚未實行難度較大的雙語答題考試有關,對 此,正在逐步改進。
4.2 皮膚性病學雙語教學方式及教材選擇的可能改進探討,在雙語教 學過程中,該采用何種教學模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如何分配使用兩種語言的授課時間,從而 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關于教學方式的最優(yōu)化選擇,由于各醫(yī)學院 的歷史及實際情況有很大不同,故應視情量體裁衣,量力而行,視情而定。目前在國內,醫(yī) 學雙語教學主要有以下3種模式[2,4]:①簡單滲透式雙語教學模式:采用中文、英 文專業(yè)教材,課堂板書采用英文,學生的作業(yè)采用英文,但教師上課采用漢語講解。②過渡 式雙語教學模式:采用英文專業(yè)教材,課堂板書采用英文,學生的作用采用英文,教師課堂 講解采用中文和英文混合方式,運用兩種語言的比例一般為1∶1。③浸入式雙語教學模式: 采用英語原版專業(yè)教材,課堂板書采用英文,學生作業(yè)、考試采用英文,教師課堂講解采用 全英語。以上為綱要所列,僅供參考,詳細分析、剖解不在此述。至于各醫(yī)學院校采用何種 模式,則要一定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最適用自己的特點的,最易開展的,最能達到雙 語教學目的的模式為最好。特別要強調的是,無論使用何種模式教學,在學生考試時,也要 要求雙語形式答題,這對促進學生學好雙語課有非常大的作用。雙語教學的教材選用,就目 前而言,國內還未見到一本真正適用于學生使用的含皮膚性病學在內的雙語醫(yī)學教科書[5,6],筆者認為這是雙語教學進一步發(fā)展的瓶頸之一,這仍需教育部等教學管理部門 下大力加以逐步解決。教材選用一般應以英文原版教材為主,中文教材為輔,但應將原版英 文教材與中文教材結合使用,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要求為最佳選用原則。
總之,21世紀是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的時代,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已經由過去的分散型研究 向全球一體化研究轉變,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這就要求醫(yī)務工作者加強與國外學者廣 泛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更新知識,才能夠站在生命科學的前沿。所以,醫(yī)學院校在醫(yī)學教育 中應當加強雙語教學,是勢在必然,刻不容緩。筆者曾到過美加及歐洲多國訪問學習,發(fā)達 國家雙語化教學高水平高層次確實有很多經驗值得借鑒和學習。醫(yī)學雙語教學,不僅能促進 我國培養(yǎng)大量高級專門人才,同時能促進我國與世界先進醫(yī)學科學的交流與學習,使我國的 醫(yī)學發(fā)展緊跟世界的步伐。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 若干意見的通知[Z].教育部20014號,2001.
[2] 張曉波,陳超,黃國英,等.醫(yī)學雙語教學的發(fā)展、模式及策略[J]. 醫(yī)學教育探索,2004,3(4):42-44.
[3] 朱匯慶,馮曉源.醫(yī)學院校八年制雙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醫(yī)學教育 探索,2006,5(8):726-727.
[4] 羅育林,張陽德.醫(yī)學雙語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3,13(13):147-149.
[5] 顏華.淺談醫(yī)學雙語教學經驗[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8,3:81 .
[6] 張衍國,郭曉明,余春艷.皮膚病學英語教學體會[J]. 西北醫(yī)學教育 ,2004,12(1):84-85.
(收稿日期: 2009-10-16)
[責任編輯 高莉麗 鄧德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