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葉傾城,生于丹東,長于武漢,1995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現(xiàn)為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如果有人說,女人最需要的是男人,你是否會不以為然?檢視一下你周圍的朋友和自己的人生,你就無法否認,一個女人完滿幸福的一生,真的離不開那些好男人……
幸福很難,有時候它像一塊打散的拼圖,只有每一塊都回到正確的位置上,才會出現(xiàn)完美的構(gòu)圖。因此,生命中有些不可或缺的,我們卻常常缺失。而女人,最需要的,不過是男人。
當她還是花朵一樣芬芳、星光一樣閃爍的小女孩兒時,需要一個好父親——他愛母親,也愛女兒,抱女兒在懷時,像大山擁著小湖泊。教女兒走路的不一定是他,“舉高高”的總是他;每次開家長會的人不一定是他,有壞孩子欺負女兒的時候,怒吼一聲沖出門的就是他。從父親身上,女孩兒懂得何謂責任,什么是依靠,知道任何時候總有退身之處,好男人因此非常具象,有現(xiàn)成的模板可以遵循。
而當她是青澀少女時,需要一個好的戀人,不論他是同樣青澀抑或是唇邊常帶著微笑的兄長,只要給予愛,給予保護,給出所有愛情里的甜蜜和安慰。相愛的分分秒秒都繁花似錦,若不得不分離,他一定小心翼翼,全神貫注,如母親給嬰兒剪指甲,絕不造成任何傷害。女子會借此懂得身為女子的驕傲,心的溫柔,愛的快樂。她會輕輕驚呼:愛與被愛,多么美好。
而當她離開學校,成為一顆職場青檸檬,她或者需要一個鉆石一樣堅強、刀鋒一樣銳利的上司或者老板。不必有兒女私情,甚至不見得與她有多少私交,他在工作上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雅、誠懇、堅韌不拔,會熏染她,如茉莉花熏染一窖好茶,讓她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因此受益終生。
然后,當她在適合的時間進入婚姻時,她需要一個忠誠負責的好丈夫。寵她若妹,憐她如女,她高興,他第一時間與她分享,她哭,他借出自己的胸懷。她職場征殺,他為她喝彩,她退隱江湖,懷孕生子,他甘愿洗奶瓶洗尿布。當愛情退潮,他們之間還有更深厚博大的親情在。
而女人需要的最后一個男人,就是兒子。她的血中之血,肉中之肉,她園子里盛放的玫瑰花。蹣跚學步的兒子撲向她的懷抱,她擁緊一個結(jié)結(jié)實實的幸福;兒子一點點長大,偶然還會贊美母親的發(fā)型,她滿心喜悅;當死神牽起她已經(jīng)滿是老年斑的手,兒子伏倒她床前痛哭,她知道自己將借由子子孫孫,永遠活下去……人生至此,再無遺憾。
但,到哪里找那么好的人?多年前女子就在歌里這樣唱。到哪里找這么好的一堆人?只有神知道。
維多利亞女王大概算是得天獨厚。她什么都有,惟一的憾事是父親在她八個月時去世,但給了她繼承王位的身份。她早年在舅父的監(jiān)護下受教育,長期受到自由主義思想的熏陶。初執(zhí)朝政,內(nèi)務大臣是她的好下屬兼好老師。
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是她的丈夫。她與表兄阿爾伯特親王一見鐘情,旋即成婚。親王極具魅力,舉止優(yōu)雅,學識淵博,被稱為“走動的百科全書”。盡管他們在音樂上的興趣不同,維多利亞女王欣賞輕歌劇,阿爾伯特精通古典音樂,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的夫婦關(guān)系,他們被公認為模范夫妻,彼此忠誠,相敬如賓,從未對彼此說過有損夫妻關(guān)系的激烈話語。女王深愛著并忠于自己的丈夫,她曾自我解嘲地說,我閱讀和簽署各種文件,阿爾伯特則用吸墨紙將我的簽名吸干。隨著時間的推移,親王對維多利亞以及國事的影響力不斷提高,正是他對科學技術(shù)的熱愛消除了女王對各種新發(fā)明的偏見。當時在英國北部鋪設了火車軌道,女王害怕坐火車,是親王的鼓勵使她認識到鐵路運輸無可限量的前途,最終她成為推行工業(yè)化的堅定倡導者。對女王來說,阿爾伯特親王不僅是丈夫,還是摯友、謀臣和助手。
他們婚姻美滿,子女繞膝,生育的九個子女幾乎都與當時顯赫的貴族聯(lián)姻,而這些子女的孩子們幾乎遍布整個歐洲的王室,因此維多利亞女王被譽為“歐洲祖母”。她82歲去世時,全歐洲的皇室有一半都出自她的血脈。
丈夫去世后,她晚年與馬夫暗生情愫,子女和全英國人民都默許并為她暗暗高興。所以英語里有一句俗語:“像女王一樣快樂?!?/p>
不需要金錢,不需要美貌,只要擁有這些好男人,任何女人都會是自己的女王,并且像女王一樣快樂。
(雅心摘自《不要臉要趁早》
哈爾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