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保根等
俗話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親人生病需要陪護的時候,您會怎樣做呢?
顧了親情,丟了健康,不值!
江西省樟樹市肖保根:2008年10月下旬,70多歲的我大姐患了不治之癥,因不能手術(shù)只能從醫(yī)院回家保守治療。定居外省69歲的二姐從千里之外趕來,盡心護理,只求能盡量延長大姐的生命。由于護理的人員少、難度大,大姐需要人通宵陪護過夜,久而久之,晚輩們都有些吃不消了。這時,二姐挺身而出,連續(xù)幾個通宵精心陪護,但畢竟年歲已高,力不從心,終于在第四天因勞累過度倒下了,家族的親戚們此時又要陪護大姐、又要照顧二姐,忙得焦頭爛額……
顧健康顧不得親情,兩難!
山東省濟南市張宏志:那陪護病人的罪誰愿意遭?。咳ヅ阋彩菦]辦法。我59歲那年就陪過一回,親戚家的老人84歲了,病危。因為是男的,我們的后輩又都是女孩,讓她們來陪也不方便,工作又都忙。舍不得孩子,只好舍了我們幾位半老不老的人來陪。但人到歲數(shù)了,真是熬不起夜,雖然老伴心疼我累,怕我身體熬壞了,每回都給我準備愛吃的肉食,但三天一個來回也撐不了多久,后來還是他們家里出錢雇了專業(yè)陪護。
只要健康允許,還是陪吧。
遼寧省阜新市王秀坤:我當了一輩子醫(yī)生,雖然自己沒輪到去陪護哪個親人,但陪護的情況也見得多了,有的不是兒女少,而是兒女們爭吵,讓誰來都不情愿,爭個你陪多他陪少的,聽著都心煩,還不如自己伺候來得凈心。再說了,陪外人還是陪自己親人的心情是不一樣的。如果是自己的老伴病了,不陪能不惦記嗎?一樣睡不著覺,要是我,會選擇陪。當然也得是在個人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
一點建議
幫親人可以這樣幫
在親人有困難的時候,老年人首先應(yīng)當選擇打電話予以口頭慰問,或做些端茶送水、陪聊的輕體力活;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贈與一定的資金表示誠意。像第一個事例中的親戚,千里迢迢前來看望大姐,就是“出情”;比別的親戚多送一點錢,就是盡力;然后住個三五天,便啟程返鄉(xiāng),皆大歡喜。何至于發(fā)生這種因勞累過度自己也跟著生病住院勞命又傷財?shù)氖虑??再說親友們也會覺得內(nèi)疚和過意不去啊。第二個事例中的人,完全可以包個紅包,說明這是買雞熬湯的錢,自己年歲已高,你們自己代勞吧!反正心意已經(jīng)到了。
老年人在親情付出的時候要量力而行,如果一意孤行極有可能好心辦壞事,比如自己出現(xiàn)身體健康問題,這樣雪上加霜,反倒增加受幫者的經(jīng)濟與護理負擔,實是得不償失,也是受幫者不愿看到的。
如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大多兄弟姐妹不多;萬一父母生病倒下,人手不足、護理的難度就相當大。即使是這樣,也不能讓七八十歲的親友們來熬夜、受累(即使他們是自愿的,也要婉拒);實在不行,可以花點錢請個護工。千萬不能讓老人們身先士卒、奮斗在護理第一線。親愛的讀者,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