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南
父親熱衷于栽種花花草草,家里陽臺上擺滿了各種盆盆罐罐,一年四季郁郁蔥蔥,花紅葉綠,好不熱鬧。
為此,母親沒少嘮叨。她嫌父親養(yǎng)的花草把整個陽臺占滿了,沒有地方搭建晾衣架,冬天曬被褥都沒地方。由此,兩人在家里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
有一次,我去看他們。父親端著一盆野菊花向我夸耀。而母親沒好氣地說:“有什么好值得夸的,你還能養(yǎng)出一盆寶貝來?”這是母親故意拿話氣父親,因為同住一個小區(qū)的李大爺養(yǎng)了一盆名貴蘭花,賣了15萬元。父親被噎得好半天才說:“在我眼里,這就是寶貝?!眱蓚€人又為這事吵開了,父親數(shù)落母親不通情達理,母親說父親只知道侍弄這些無用的東西,也不幫家里干點活。我看他們緊一句慢一句地吵架,擔(dān)心老兩口鬧得更僵,好半天才勸住他們。
不久,母親意外去世了。
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父親竟然把陽臺上所有的花草都送人了。我很不理解,問父親:“你不是一直喜歡養(yǎng)花草嗎?為什么都不要了呢?”父親嘆口氣,說:“如今,養(yǎng)這些還給誰看呢?”
我心頭一震。原來,父親養(yǎng)花草是為了母親啊。以前,他們兩個人為了這事爭吵得沒完沒了,但是,在父親眼里,母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欣賞著他的花草。(曉橋摘自《愛你》)
母親的情
□ 何如平
家住郊區(qū)的我在市內(nèi)上班,每星期回家一次,年過60歲的母親像過節(jié)一般給我做很多好吃的東西,并且每次都堅持把我送上回城的汽車,直到車駛出母親的視線,她才會一步三回頭地走回去。
那天外面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盡管只是初冬,可天氣卻異常寒冷。我喝完母親做的熱乎乎的雞湯就急著要走,母親卻在我面前絮絮叨叨,我不耐煩地說:“進城的班車一天只有一趟,再不走就要誤點了。”母親連忙撐起一把小傘為我送行。
走在積滿雨水的路上,不時車來車往,急馳而過的車輛總不免濺起一些雨水和泥漿,我和母親只得躲閃,好不心煩。我加快腳步,想快些走到車站,可是不知怎的,母親總搶在我的正前方,又時不時地閃到我的左邊或右邊。如此反復(fù)多次,我終于惱火地對母親說道:“每次叫你不要送,你偏要送,送就送嘛,走路就是了,你干嗎老擋住我?”“我……我只是想幫你擋住車子濺過來的泥水,我怕水濺臟了你的衣服?!蹦赣H小心翼翼地說道。望著已經(jīng)被雨水淋濕了半個身子、冷得瑟瑟發(fā)抖的母親,我的心一陣疼痛。
在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最容易歪曲了親情的本意,殊不知,在每一個微乎其微、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舉動里,父母為兒女所做的一切,都包含著深深的愛,可我們卻渾然不覺。
(楊曉威摘自《衛(wèi)生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