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湘
摘 要:玻璃幕墻具有光潔、明快、挺拔、輕質、高強等特點,同時它將建筑物外圍護墻的防風、遮雨、保溫、隔熱、防噪音、防空氣滲透等使用功能與建筑裝飾功能有效地融合為一體,并作為結構的一部分,直接承受荷爾蒙載和地震作用。但其構造復雜,施工技術要求要,專業(yè)性強。因此,對玻璃幕墻工程的質量控制十分重要。本文通過對圖書館玻璃幕墻施工工程為例,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范,從設計、選材、制作及施工等方面分析了玻璃幕墻工程的質量控制要點。
關鍵詞:玻璃幕墻 技術措施 質量控制
某辦公綜合樓建筑面積6825㎡,基礎采用人工挖孔樁、預制管樁兩種型式,外墻為玻璃幕墻。其玻璃幕墻的技術要求為:① 風壓變形性能。幕墻在風荷標準值作用下,其主要鋁合金受力桿件相對撓度不大小L/180(L為受力桿件長度)、絕對撓度不大于20mm,主要型鋼受力桿件相對撓度不大于L/300(L為受力桿件長度)、絕對撓度不大于15mm。② 雨水滲透性能。達到固定部位2500Pa>q≥1600Pa,可開部位為P≥250Pa,即在此值范圍內,玻璃表面不喪失水密性。③ 空氣滲透性能。達到固定部位0.01 1.施工技術 1.1 施工準備階段 確定主材的產(chǎn)地、生產(chǎn)廠家、規(guī)格之后,應封存相同的樣品(件)各一套,以此作為材料進場后復檢的依據(jù);所有材料、零配件、半成品均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產(chǎn)品標準的規(guī)定,并提供出廠合格證或材料出廠證明,質保證書,材料進場時逐項查驗審核,并協(xié)同簽署復檢審查報告,絕對不允許不合格產(chǎn)品進入本工程使用。加工所采用的設備,機具應能達到構件加工精度的要求,其量具定期進行計量檢定。 1.2 加工階段 材料加工制作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定要求及ISO9000程序執(zhí)行,應做好自檢、復檢工作,嚴控不合格的產(chǎn)品出廠。主要材料加工制作要求如下: 1.2.1 玻璃加工 ① 玻璃尺寸允許偏差符合有關規(guī)定要求;② 開孔玻璃的孔位與孔徑要準確,孔周邊要光滑;③ 玻璃、鋁合金型材與結構膠接觸面清洗干凈后,方能灌注結構膠,注膠應飽滿,注膠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1.2.2 幕墻構件加工 ① 幕墻結構桿件截料前應進行校直調整;② 玻璃幕墻橫梁長度的允許偏差應為±0.5mm,立柱長度的允許偏差應為±1.0mm,端頭斜度的允許偏差應為-1.5;截料端頭不得因加工面變形,并不應有毛刺;③ 孔位的允許偏差應為±0.5mm,孔距的允許偏差應為±0.5mm,累計偏差不得大于±1.0mm;④鉚釘?shù)耐壮叽缙顟犀F(xiàn)行國家標準《鉚釘用通孔)(GB152.1)的規(guī)定;⑤ 沉頭螺釘?shù)某量壮叽缙顟犀F(xiàn)行國家舒服〈沉頭螺釘孔〉(GB152.1)的規(guī)定。 1.3 主要施工工藝 本工程屬于新建工程外墻的裝飾工程。本工程施工面積不大,幕墻類型多樣交錯,各類型的施工必須采取穿叉作用的方式進行,導致施工難度增大,根據(jù)以上特點,為保證質量、保證工期,對玻璃幕墻工程施工工藝 技術措施進行控制。 1.3.1 施工順序 ① 生產(chǎn)制作工藝流程為:原材料驗收→材料制作→材料質量檢驗→安裝成品→合格驗收。② 幕墻安裝流程為:放線→結構安裝定位→分格定位→尺寸復核→腳架、安裝平臺校驗→幕墻骨架面板就位安裝→密封膠條嵌固→清洗。 1.3.2 放線及其質量標準 開工后安排測量人員進場,以第2層作為基準層進行放線及校核現(xiàn)場結構及埋件尺寸,并確定立面分格尺寸,反饋給設計部進行分格尺寸調整。依據(jù)施工軸線基準點,用經(jīng)緯儀定出各幕墻骨架的立柱位置,用水平儀對其標高進行檢測。詳細做法如下:① 選一第2層作為基準層為家位放線層;② 利用鋼卷尺操緯儀從原始軸線控制點、標高點引測輔助軸線;③ 利用經(jīng)緯儀、測距儀對輔助軸線進行尺寸和角度復核,確保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并標識于層面;④ 利用輔助軸線,依據(jù)縱向龍骨布置圖,用鋼卷尺、經(jīng)緯儀定出每邊邊角龍骨外表中心位置和每邊中部龍骨外表中心點,復核后標識于層面;⑤ 利用激光鉛垂儀從標識點向上垂直引測直至斜面層頂,校核后安掛定位鋼絲,利用經(jīng)緯儀進行雙向正交校核扣固定;⑥ 依據(jù)《玻璃幕墻施工技術規(guī)范》要求,其整幅水平標高偏差≤5mm;⑦ 幕墻分格軸線的測量放線與主體疆構的測量放線配合,對誤差進行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積累;⑧ 對于高層建筑的測量在風力不大于4級情況下,每人定時校核,以確保幕墻的垂直及立柱位置的正確;⑨ 放線的順序是,經(jīng)施工員復測后上、下放鋼線,為避免鋼線擺動,每兩層樓設一個固定支點,用經(jīng)緯儀校核其準確性。幕墻支座的水平放線每4設一個固定支點,用水平儀檢測其準確性,同樣按中心放線方法放出主梁的進出位線;⑩ 每層樓的支座點焊,由水平儀檢測,相鄰支座水平誤差應符合設計標準,支座的焊接應防止焊接時的受熱變形,其順序為上、下、左、右對稱焊接,并應檢查及校核焊縫質量。 1.3.3 骨架安裝 ① 將立柱通過不銹鋼螺栓與支座相連接,支座再通過滿焊與預埋件固定,并調整、固定。按立柱分格軸線及標高位將立柱標高偏差調整至大于3mm,軸線前后偏差調整致不大于2mm,左右偏差至不大于3mm。② 相鄰兩根立柱安裝標高偏差不大于3mm,同層立柱的最大標高偏差不大于5mm。③ 立柱的安裝順序:幕墻立柱的安裝工作,是從結構的底部向上安裝,待埋件的安裝校核完畢后就可進行。先對照施工圖檢查立柱的尺寸及加工孔位是否正確,然后將副件、芯套、防腐墊片、副支座安裝上立柱。立柱與支座接好后,先放螺栓,調整立柱的垂直度與水平度,然后上緊螺栓,相鄰的立柱水平交差不得大于1mm,同層內最大水平差不大于2mm。④ 立柱找平、調整。立柱的垂直度可用節(jié)錘控制,平面度由兩根定位軸線之間所引的水平線控制。安裝誤差控制:標高為±3mm、前后為±2mm、左右為±3mm。上下立柱的連接用芯套或其連接方式,但保證上下之間可自由伸縮。 1.3.4 橫梁安裝 ①立柱與橫梁用防噪音墊片(或接口涂密封膠)與鋁合金安裝角碼用不銹鋼螺絲相連接,要求安裝牢固,接縫嚴密。②相鄰兩根橫梁的安裝角碼的水平標高偏差不大于1mm。③ 同一層安裝角碼安裝應由下向上進行,當安裝完一層高度時,應進行檢查、調整、校正、固定,使其符合質量要求。④ 調整好整幅幕墻的垂直度、水平度后,加固好立柱,然后進行安裝角碼安裝,保證框對角線誤差≤1mm。安裝面板時要嚴格按施工圖確認每塊面板的安裝位置并進行編號,根據(jù)面板布置圖確認每塊面板的安裝位置并進行編號,根據(jù)面板布置圖從幕墻的頂部由上至下進行,安裝面板時,檢查及調整面板間隙、水平度及垂直度,通過螺絲固定在立柱及橫梁上,面板縫之間加泡沫條,然后打密膠,打膠要均勻、飽滿、平整。 1.3.5 防火層的安裝 安裝防火層時要注意上下樓板間的鍍鋅板要密封、牢固、美觀,且所有的防火巖棉嚴禁直接接觸到玻璃,以防對玻璃膜層的腐蝕,且所有鍍鋅板外邊與玻璃要有3mm左右的間隙,封上防火硅酮膠,以防玻璃振動時撞擊鍍鋅板面引起玻璃破裂。防火層安裝好之后要做好隱蔽簽證。
1.3.6 面板掛裝
① 掛裝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凡隱蔽工程均應先自檢,然后報甲方與監(jiān)理公司驗收,方可進行后序工作。② 面板安裝。玻璃與金屬構件應避免直接接觸,若有接觸面應采用彈性材料隔開。玻璃平整度要控制在3mm以內,嵌縫的寬度誤差也控制在2mm以內。
1.4 主要施工技術
1.4.1 墻抗震措施
按地震烈度七度設防,設計符合《建筑設計規(guī)范》GBJ11-89.① 幕墻單元之間留有適當?shù)纳炜s縫;② 幕墻單元與主體結構的連接件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和變動調幕節(jié)能力,即幕墻單元與主體結構之間用可調彈性螺栓連接的彈性連接方式;③ 適宜的結構膠厚度的計算選取,使玻璃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夠的減振緩沖作用;④ 具有大變位的耐候膠及其適宜部位的選區(qū)取和應用,在地震作用下可防止幕墻玻璃之間出現(xiàn)拉裂;⑤ 適宜的玻璃間縫隙,避免玻璃相撞。
1.4.2 防火措施
在樓層混凝土結構與幕墻面板之間設置防火層采用適當厚度的巖棉外包1.5mm厚鍍鋅鋼板進行橫向的隔離密封。
1.4.3 防滲漏措施
幕墻單元固定面板間采用防水耐候膠密封,懸窗開啟處采用雙道等壓倉構造,使接縫內空間和室外空間保持壓力平衡,達到水密性的效果。結構之間允許發(fā)生的相對位移面產(chǎn)生對玻璃幕墻影響已采取措施,避免破壞或降低幕墻氣密性、水密性等性能。此外,可在幕墻可能滲水的部位和凝結水的部位設置通向室外的泄水道。
1.4.4 防雷接地
幕墻形成自身的防雷體系,并與主體結構的防雷系統(tǒng)可靠連接起來。
1.4.5 防靜電化學腐蝕
除不銹鋼外,鋁合金和其他金屬間均進行絕緣處理,以防靜
2.玻璃幕墻工程驗收
按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驗收。首先要求相關的施工作業(yè)技術資料,質保資料、檢測、試驗報告等資料齊全;其次,對玻璃幕墻須進行觀感檢驗及抽樣檢驗,抽樣質量應符合《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02-96)的要求。
3.結束語
本工程建設中,由于對玻璃幕墻從設計→材料選用→材料加工制作→施工安裝進行全過程的質量監(jiān)控,使得玻璃幕墻的工程質量得以保證,整體立面美觀,無任何滲漏現(xiàn)象?!?/p>
參考文獻:
[1] 樊秋生,幕墻裝飾工程施工技術[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福.2004
[2]JGJ102-96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6
作者單位:湖南六建裝飾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