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美
摘 要:針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鋼琴教學的特點,抓好基礎教學,掌握鋼琴彈奏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特點,合理、科學、靈活地運用教材,以培養(yǎng)合格的從事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
關鍵詞:開發(fā)潛能 放松 思考 視奏
鋼琴課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班的必修專業(yè)課。無論是教鋼琴,還是學鋼琴的人都知道,鋼琴演奏是一個復雜的腦體結合的活動過程。在一瞬間,將樂譜上的東西通過視覺反映到腦海,大腦馬上指揮手指在鍵盤上彈奏,耳朵還要同時對演奏的聲音進行檢查,不斷地調整和改進。
放松是我們每個學琴的人都容易忽視的問題,我們往往只注意手型,身體姿勢,殊不知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放松。好的手型,恰當的姿勢有助于放松,但當人們將本末倒置后就回去追求一種經典手型或姿勢。
第一,少做不必要的動作。在一個音樂作品的演奏中我們所能做得是恰如其分的彈出每一個音。手指,手腕,小臂,大臂,肩膀,腰,腹,背以及下半身各有所職,調動他們應該快捷而合適,過大的不合理動作與拖泥帶水只回消耗多余的能量,這對放松是很不利的。第二,抓緊時間休息。鋼琴是鍵盤樂器,在彈完一個或一組音后一定有一個間隙,也許是一瞬間但累積起來就是必須且不可忽視的。彈琴的過程就是從緊張到放松到緊張的連續(xù)過程,怎樣在一瞬間放松就是關鍵所在。
要自然的放松首先要一絲不茍的練習,認真的彈練習曲,知道自己在練什么;其次就是慢練,當曲速放慢時,緊張-放松-緊張的過程也就拉長了。如果在快速運動中不能體會放松的感覺那在慢速時應該可以了。把慢練時的感覺記住,把一瞬間放松的感覺記住,那么當相映提速時也能視放松為一種本能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放松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當你為自己的技巧擔憂時你就會緊張而僵硬錯誤就難免了,更無須說音樂的表現了,而后者才是我們所追求的。大多數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那就是彈琴就像背譜一樣,一句一句的,對音樂的理解只是空白。
一、興趣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愛好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興趣是人類潛能的“原動力”。鋼琴是一種技藝性很強的樂器,它不僅涵蓋的技巧和技術內容繁難,它積累的作品文獻更是浩如煙海。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如果不能注意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是一味地強壓,彈琴在學生的心中會漸漸變得枯燥起來,興趣減退了,練琴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在傳統(tǒng)鋼琴教學中,老師注重的是課堂上的講授教學,而對課下學生練習情況不大過問。事實上,課堂教學和學生課下練習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從某種意義上講,后者更重要。在教學改革中,筆者常常布置一些既不是很難又有趣味的作品讓學生練習,學生越彈越想彈,從而培養(yǎng)了學習的興趣。
此外,要引導學生了解作曲家的經歷、創(chuàng)作動機、創(chuàng)作背景、風格流派等,從而真正了解作品的內涵,這種指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也是挖掘學生潛能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聆聽
音樂不僅僅是人類用音符、旋律、節(jié)奏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形式,更是集理性、激情、秩序于一體的精神產品。叢林中鳥雀的婉轉啼鳴、山間流水的淺吟低唱及江河大海的轟然澎湃,都會令人心醉神迷,而一部好的音樂作品,就更能直接打動人的心靈。。
1.聽自己彈琴。通過“聽”自己彈琴來逐漸強化、提高內心的聽覺感受。
2.聽錄音。聽錄音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承受能力和理解水平,筆者一般挑選一些淺顯、優(yōu)美、短小的作品錄音給學生聽,并且以中國作品為主,讓學生隨著音樂在腦海中產生一些畫面和想象,甚至產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欣賞水平。
三、思考
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對彈奏作品進行思考、分析,并展開討論。學前兒童比起少兒,在思考方面更有優(yōu)勢,如好好利用這一優(yōu)勢,便會受益匪淺。引導學生把彈奏的曲目在腦中像實際演奏一樣過一遍。然后,針對某一問題反復體會,找出“癥結”。通過嘗試,這種方法在實踐中起到了作用。
四、結合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音樂教學,培養(yǎng)目標是幼兒音樂教師。即興伴奏是鋼琴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布置學生彈奏《車爾尼練習曲599》作品時,每學習一種新的音型,便配合一些簡單的歌曲,經老師講解啟發(fā)學生設計好織體進行伴奏,這樣有利于學生實際伴奏水平的提高。
五、視奏
鋼琴是一種技藝性很強的樂器。正確良好的彈奏方法,富于層次感的觸鍵方式,較好的音階、琶音、和弦、八度技術,以及鋼琴踏板的合理使用等等,均是彈好歌曲鋼琴即興伴奏的基礎。
首先,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從彈奏技巧來說,歌曲鋼琴即興伴奏可高可低,可繁可簡,在各自技能的基礎上自由發(fā)揮,不必做大量的機械性技巧練習,但要練習腦的反應,不論何時何地,反復思考配彈方案,在內心視覺的“鍵盤”上配彈,用內心聽覺感覺、感受配彈的音響,最后上琴檢驗配彈效果。
其次,特別要加強視奏訓練。要加強鍵盤的直覺感,使眼前有個鍵盤,看譜上的音符時眼的視線在前,手指彈第一小節(jié)時眼睛已看到第二、三小節(jié),心里數拍子保持節(jié)拍的穩(wěn)定和節(jié)奏的正確。
最后,要堅持讓學生做移調練習。一首短小的歌曲,移到七個常用調上配彈。練習的步驟可從最簡單的音階開始,熟練掌握七個常用調的基本和弦配置,建立起鍵盤上牢固的調性思維,削弱固定位置的彈奏概念。
當然,訓練要耐心,用慢速練習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不可操之過急,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掌握正確的彈奏技巧是需要長期艱苦、堅持不懈的努力方能鞏固和完善的。教學得法,學生配合默契是成功的法寶。也許教學中困難較多,生源差距較大,進步不一,但只要通過系統(tǒng)的、科學規(guī)范的、合乎實際的教學,學生的彈奏能力就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