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燕
摘 要:從科技招投標的工作實踐,分析思考了存在的問題,對項目選擇、評標標準、評標專家管理、監(jiān)督檢查提出了見解。
關鍵詞:科技招投標;工作;思考
浙江省的科技招投標工作多年來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形成了自己工作的特點:一是明確凡是重大科研課題,原則上必須實行科技招投標;二是采取(省、市、縣)政府科技部門與企業(yè)聯(lián)合招標的方式;三是為貫徹公開、公平、公正和擇優(yōu)的原則制定了一整套實施細則。
經(jīng)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們認為推行科技招投標制度和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投標運作是培育具有浙江品牌特色的技術市場的正確選擇。
但需要正視的是,在實際運作和事務性操作中,仍還存在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
1 科技招標項目標的高低不是評標的唯一條件
招標投標被廣泛應用于政府財政公共支出領域的重要原因是其公開性與社會參與性,使得整個招標投標過程能夠最大限度處于社會監(jiān)督之下,使得招標結果的社會信度高。再者能給招標人帶來經(jīng)濟上的節(jié)省和效率。有效投標人的數(shù)量越多,競爭越激烈,就越能使投標人的報高率趨于理性,招標人被暴利傾向的投標人所欺騙的風險越小,從而經(jīng)濟上最優(yōu)。但對于科技項目的招標投標而言,對其標的為技術方案和費用高低設定的權重,則應慎重考慮。如果科技項目招標把某個科技項目技術方案的先進與否列為首要權重目標,通過招投標往往會選擇先進的技術方案,從而得到先進的科研成果。但如果項目招標是希望通過招標比較誰的研發(fā)費用最低,招投標往往得到的是另一種結果。因此招標人必須在招標之前就要根據(jù)某一個或某一類科技項目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加以分析,考慮各種因素確定合理的權重。因此科技中標項目標的高低不是評標的唯一條件。
2 科技招標項目的選擇問題
由于《科技項目招標投標暫行辦法》明確指出兩家以下(含兩家)潛在投標人可供選擇的不應招標。但問題是有的項目在招標之前,招標人不易判斷是否只有兩家以下(含兩家)潛在投標人。此外 ,適合招標的科技項目的基本條件是“目標明確、有明確的完成時限、能夠確定評審標準”但這個標準在實踐中有時也難以把握,因為任何科技項目都有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另外,考慮到招標程序的復雜性和招標成本,多大投資金額的項目才需要招標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3 科技項目評標的難點在于評價標準的確定
盡管對于招標項目,科技管理部門已制定了原則性的評標標準,包括技術路線的可行性、先進性,投標單位的承擔能力,如人員素質、科研設施、人力情況,與投標項目有關的科技成果或產品開發(fā)情況、資信情況、管理能力,經(jīng)費使用的合理性,預期經(jīng)濟效益的顯著性等等。評標時評委根據(jù)項目的具體情況,據(jù)此對投標人提交的投標文件進行評審。這也是國內目前科技項目招標的的通行做法。但我們認為,這種評標標準雖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也有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表現(xiàn)為對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先進性的評價上。這是科技項目招標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的顯著區(qū)別之一。在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中對于投標人建設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先進,評標專家都很熟悉有關情況,相對較容易做出判斷;面對科技項目,由于是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投標人技術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先進,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如技術發(fā)展的不可預知等,評委只能根據(jù)現(xiàn)有的知識盡力作出判斷,難免出現(xiàn)判斷失誤。如何盡量減少這種人為的失誤,是科技項目招標值得注意的問題。
4 評標專家的管理耍做到有序、動態(tài)
招投標工作能否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評標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評標專家作為評標工作的主
體,直接影響到招投標工作的最終結果,影響到招投標工作能否公平有序的開展。因此評標專家的管理也就成為招投標行政主管部門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首先要做到有序。由于評標中評委涉及大量專家,且有的項目面比較窄,本省專家有限,有的專家參與投標,有的專家因為專業(yè)問題與投標人有相關關系,造成選擇余地小,回避操作難度大。因此定期向社會公開招聘評標專家十分必要,通過嚴格的篩選,把其中符合專家要求的人才不斷充實到評標專家?guī)熘?,以保證評標專家隊伍的完整性和提高業(yè)務能力。
其次,評標專家的動態(tài)管理也是重中之重,從總體上做到評標專家有進有出,每次評標要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新面孔,不搞終身制。
再者,嚴肅評標紀律。要結合評標專家日常考核情況,對于那些不認真,甚至違反紀律的不合格的評標專家一定要清除出評標專家隊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評標工作公正有序的進行。
5 科技招投標項目監(jiān)督檢查手段要跟上
對科技項目招投標中標項目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監(jiān)控、跟蹤和階段評估,是監(jiān)督、檢查的重要內容。
一是要加強配套資金的落實監(jiān)管,確保投標單位的主管部門或投標單位配套的資金落實到位并用于項目的實施。當前招標項目中標后,配套經(jīng)費未能到位及配套經(jīng)費實際并不用于招標項目實施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和監(jiān)督檢查手段不多或不到位有直接關系,應引起各級科技計劃管理部門注意。
二是對科技項目立項決策、經(jīng)費使用管理和項目實施效果進行績效考評近年來已列入日程,并針對科技項招投標項目后續(xù)管理,已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細則,如招投標合同管理制度;經(jīng)費制約制度(包括分階段撥付、預留保證金等);財務審計制度等。
三是為保證項目的完成,目前還建立了有效的反饋、整改監(jiān)督機制,為今后科技招投標項目的組織和實施提供了經(jīng)驗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