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越高的國家,人均GDP越高,只有德國等幾個國家是例外。把美國和歐洲的福利國家相比,這些福利國家,特別是北歐的國家,一般人均GDP比美國高得多,挪威甚至比美國高出一倍還多。北歐一些福利國家不管是總體經(jīng)濟效率還是公司個體的經(jīng)濟效率,都不在美國之下。
在當今的全球金融危機中,許多國家都在思考社會保障的缺失。比如美國沒有全民醫(yī)療保險制度,失業(yè)率一高,許多人就失去了雇主提供的醫(yī)療保險,承受高失業(yè)率的社會能力比歐洲國家要低。所以,奧巴馬才大呼醫(yī)療改革不能再拖了。但是,在中國,卻有一股拒斥福利國家的思潮。比如,不久前《南方都市報》上發(fā)表一篇文章,題為《福利國家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該文明確反對由政府免費提供醫(yī)療、教育等服務。稱所謂“免費”都是從納稅人那里來的錢,高稅率過多地剝奪了富人的財產(chǎn),“削弱人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精神,使人們患上一種不思進取的‘依賴癥’,甚至沾染上某種懶漢習氣。比如在福利國家,一些不愿工作的人靠多生孩子獲得政府‘免費’提供的福利,那里的一些中國留學生亦‘東施效顰’”。最后的結(jié)論就是“讓市場和民間社會在提供醫(yī)療和教育等服務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這套言論,不過是重復了幾十年的老調(diào):福利國家?guī)缀跏谴箦侊?,專養(yǎng)懶漢,缺乏效率。用自由主義經(jīng)濟學的條條解釋起來,也振振有辭。但是,大道理不管說得多好聽,總應該有些經(jīng)驗事實來論證吧。我們不妨看看,福利國家的效率到底如何。
先把福利國家作一個界定。像醫(yī)療保障、退休金、教育等必要的福利,在大多數(shù)國家屬于“社會開支”,是通過國家的稅收、用非市場的手段經(jīng)營的(美國的醫(yī)療制度除外)?!案@麌摇币粋€最方便的界定,就是“社會開支”在一國GDP中所占的比例,比例高的屬于福利國家,比例低的屬于自由放任的市場經(jīng)濟。不妨把各發(fā)達國家在這方面的比例排列如下:瑞典32%,法國29%,丹麥、德國28%以上,挪威、奧地利、比利時在26%-27%,芬蘭、意大利在23%-25%之間,瑞士、荷蘭、英國在23%上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都在18%左右,美國則不到17%。大致而言,歐洲發(fā)達國家屬于福利國家,美國不是。這大致也符合我們的常識。而據(jù)3月2日《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國的“社會開支”2004年僅占GDP的5%,2007年上升到5.8%。一些自由市場派的經(jīng)濟學家說中國經(jīng)濟比美國更自由、更先進,如果按市場理論確實也不是一點根據(jù)沒有。
那么,我們不妨看一下這些國家的經(jīng)濟和社會成就。以美元為單位比較一下人均GDP,挪威是10萬以上,丹麥、瑞士6.7萬,瑞典、芬蘭、荷蘭都在5.5萬上下,奧地利5.2萬,澳大利亞5萬,比利時4.9萬,法國4.8萬,加拿大和美國都在4.7萬的水平,德國是4.6萬,英國4.5萬,意大利4萬,日本3.8萬。中國為3100。由此,我們可以大致看出一個規(guī)律,福利越高的國家,人均GDP越高,只有德國等幾個國家是例外。把美國和歐洲的福利國家相比,這些福利國家,特別是北歐的國家,一般人均GDP比美國高得多,挪威甚至比美國高出一倍還多。國際上其他一些相關(guān)研究也指出,北歐一些福利國家不管是總體經(jīng)濟效率還是公司個體的經(jīng)濟效率,都不在美國之下。
我們還可以看看一些社會指標。以上各國人口的平均壽命排名如下:日本82.07歲,法國80.87歲,瑞典80.63歲,澳大利亞、瑞士80.62歲,加拿大80.34歲,意大利79.94歲,挪威79.78歲,奧地利79.21歲,荷蘭79.10歲,德國78.95歲,比利時78.92歲,英國78.7歲,芬蘭78.66歲,美國78.06歲,僅比丹麥(77.96歲)略高一點。中國則為72.88歲。再看每千個新生兒的死亡數(shù)字:日本和瑞典為3.2,挪威為3.3,芬蘭3.7,瑞士4.1,比利時、法國4.2,德國4.3,丹麥、奧地利、澳大利亞4.4,荷蘭4.7,英國、加拿大4.8,意大利5,美國則高達6.3。中國則23。生死是人的基本權(quán)益。從這種基本的社會價值上看,福利高的國家成就要大得多?!白钭杂伞钡拿绹旧鲜前l(fā)達國家中最落后的,而且落后的距離還相當大。
茅于軾先生概括說:市場經(jīng)濟是“認錢不認人的”,但“市場經(jīng)濟能把餅做大,它的分配原則是誰創(chuàng)造的財富多,誰就得到更多的分配。但這樣的分配原則,不能把餅均勻地分配給每一個人”。如果以發(fā)達國家的這些數(shù)字看,最市場化的經(jīng)濟,餅幾乎最小。而在社會價值上的差距則更大。不管是生還是死,在最市場化的美國你的權(quán)利都比在福利國家小得多。
當然,也許有人還會辯護說:美國再怎么不如歐洲的福利國家,人家維護人的自由!可是,最近一系列的調(diào)查顯示,美國的社會流動比歐洲還小。比如,你如果是一個窮孩子,你在歐洲比在美國有更多的機會通過個人努力而獲得成功。福利國家給你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發(fā)展的機會。
許多掌握話語權(quán)的經(jīng)濟學家一向認為,他們這些懂經(jīng)濟學的人比較冷靜,憑數(shù)據(jù)、事實說話,不像有些講究社會公平的人那樣唱道德高調(diào),憑感情說話,說是為窮人,實際傷害了窮人的利益??墒牵谏鐣@@個問題上,總應該看看事實吧。說什么福利國家養(yǎng)了一群不愿意工作而靠福利多生孩子的人,說出這種話來,就足以見這些人無知到了什么地步!你查查世界幾個福利國家,都是出生率最低的。這種出生率如果長期持續(xù)下去,一個民族最終就會銷聲匿跡。在這樣的國家,你真辭職在家養(yǎng)孩子,即使從純經(jīng)濟上核算也比出去工作對社會貢獻大。因為你是在生產(chǎn)社會最稀缺的東西:未來一代的勞動力。再看看那些所謂“東施效顰”的中國留學生,他們生上兩三個孩子,在中國屬于超生,在發(fā)達國家則是人家求之不得的,社會當然要慷慨解囊鼓勵了。這種對國外的真實情況視而不見的井底蛙談,算是什么經(jīng)濟理性?難道不是福利國家創(chuàng)造了更高的人均GDP、更高的人均壽命、更低的嬰兒死亡率、更大的社會流動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福利國家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那么什么國家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