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要考慮到學生所處的時段,以及在該時段所能夠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論。不僅如此,因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因此還必須考慮到學生未來應該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論,并據此進行合適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便學生從高中到大學的過渡階段,從思想上也能夠得到平穩(wěn)的過渡,避免學生突入大學這個氛圍,而變得無可適從。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連貫性
一、當前中學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出現(xiàn)的問題
總體上講,我國高中的“應試教育”思想還比較嚴重,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而大學階段迫于就業(yè)的壓力,思想政治教育也沒有得到各方的足夠重視。當前中學到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現(xiàn)的問題有以下幾個原因:
1. 高中階段沒有建立“素質教育”為中心的教育觀
“按照思想支配行為的規(guī)律,人的思想與行為之間應該是對等的、一致的,即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為,錯誤的思想產生錯誤的行為,正確的思想導致正確的行為?!庇纱丝梢娝枷胝谓逃闹匾运凇K枷胝握n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
但是當前我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長期停留于“應試教育”觀念上,沒有真正建立起“素質教育”模式。由于社會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的許多高中教學工作仍以考試和升學為中心,升學率是壓倒一切的任務,分數(shù)的高低是判斷學生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這種把考試成績作為教學績效評估的終極標準的做法,必然造成教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考試而學的普遍現(xiàn)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注意教學計劃和進度的完成,只注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訓,從而使思想政治課教學遠離活生生的社會現(xiàn)象,使得理論脫離實際,忽視教學的實際效果。高中時期是個人思想價值形成的重要階段,而高三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幾乎就等于考試課題。
2. 高中思想政治課內容的不合理性
高中課程是學生接受高層次教育的前期教育,也是完成初級教育之后的再教育。因此它的思想政治課教育應該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但是事實上,高中的思想政治課內容重復初中的那些膚淺的政治理論,而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重新再來,浪費了教學資源、時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因此雖然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各門課程是進入大學以后才接觸到的,但是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和目的相關的教育則可以一直上溯至小學,貫穿在整個基礎教育中。這就容易使學生產生思想政治課純屬浪費時間的錯誤認識。不僅沒有了初見新學科的那份好奇和新鮮感,還為以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定下了消極的基調。
高中注重分數(shù),注重升學率,而大學的招生一味從分數(shù)出發(fā),這也決定了高中只能從分數(shù)出發(fā),生產合適的“產品”。由此可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大學的招生和高中的教學是有著必然的關聯(lián)的。相反,高中也可以和大學就思想政治進行更多的溝通。思想政治教育應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這種完整性和連續(xù)性主要體現(xiàn)在高中和大學。而因為缺乏溝通,就會使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各行其是,從而嚴重脫節(jié),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收不到預期的德育效果。
二、 解決高中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脫節(jié)問題的措施
要解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tǒng)性,保證學生思想政治平穩(wěn)地向大學過渡,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 拋棄分數(shù)論,注重素質教育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拔ǚ帧钡挠^念是應試教育的悲哀,也是必然結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應付考試就只需要死記硬背,這一方面是給學生錯誤的觀念,同時還會大大減少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而用于其他科目上。
教師只追求分數(shù),重視知識的熱點,這種教育方式不僅沒有真正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辨別能力,反而使學生產生了對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錯誤觀念。它也造成了大學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嚴重脫節(jié)。這種“唯分”觀念應該徹底被拋棄,代之以素質教育的觀念?,F(xiàn)代教育的功能不僅是傳承文化知識,培養(yǎng)勞動技能,造就“工具人”,更重要的是要使教育獲得最大限度的完整,在德、智、體、美等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培養(yǎng)和造就 “和諧人”。各級各類學校都必須克服傳統(tǒng)教育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思想,正確處理“成才”教育與“成人”教育的關系。真正把德育放在學校教育的重要地位,從認識到實踐、從教學到管理、形成強大的合力。
2. 注意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承上啟下
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以教材為依托,學生則憑借它獲取政治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老師則以它為授課藍本。因此教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國的政治課教材本身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教材本身的內容和編排是一個關鍵問題,否則學生只能聽老師上政治課,講故事。高中政治課中的內容應刪除教材中的空洞和陳舊的部分,調整和充實教材內容,努力做到“求實”、“求新”,使之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對教材中的“繁”、“難”部分,力求簡潔易懂。高中階段依然是基礎的教育階段。雖然,高中生生理發(fā)育較為成熟,心理素質較為穩(wěn)定,但是,高中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還是很有限的。
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只有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之后,這個人的知識才能真正為社會作貢獻;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步于高中階段,成熟于大學階段,因此這兩個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非常重要。剛剛跨入21世紀的中國正處于一個社會轉型時期,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面臨嚴峻挑戰(zhàn)。青年一代的倫理觀、道德水準、文明素養(yǎng),以及政治思想素質對一個國家和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具有巨大價值,采取多種形式強化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連貫性,既是學生個體順利成長和發(fā)展的要求,也是社會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寄予的期望。
參考文獻:
[1]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張耀燦,徐志遠.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張耀燦,鄭永廷.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南京師范大學2005級教育碩士,通州三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