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攝影專業(yè)的學生,能參加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對他們來說是意義重大的,平遙為學子們搭建了一所國際性的攝影大課堂,他們活躍于各展場,用自己的眼睛去尋找感受這全新的世界,用自己的鏡頭語言去表達內心的感受。
關鍵詞:國際攝影大展;攝影學子;平遙
中圖分類號:G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136(2009)29-0090-03
從2001年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舉辦至今已有8屆。大展為攝影人構筑了一個影像交流的平臺。從第二屆展覽開始,美術院校攝影專業(yè)學生的作品也參與進來,盡管當時只有一所院校參展,但到2008年第八屆展覽時,參展的國內院校達到33所,國外院校達8所。學院作品已成為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里借用參加平國際攝影展覽的一位同學的話“我們在平遙這樣高規(guī)格的國際攝影大展上,自信地發(fā)表屬于未來的年輕宣言——我們是攝影藝術的‘新生代’”。
1 莫大的啟迪
1.1 觀戰(zhàn)前沿的難得機遇
一年一度,五洲四海,名家云集,佳作薈萃。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流派,匠心獨具,創(chuàng)意新奇,構思巧妙,觀念前衛(wèi)的攝影作品掛滿了這座古老小城的四合院、古城墻上及一座座寬大的廠房里。國內外的攝影家,眾多的攝影愛好者,圖片代理公司特別是近兩年藝術院校攝影專業(yè)的眾多學生也都云集這里。國內一些知名職業(yè)攝影師和前衛(wèi)藝術家忙著與國內外圖片公司簽約并推銷自己的圖片、攝影師與攝影師在交流、攝影愛好者在向攝影師們請教,攝影院校之間的師生們在交流。
有一位喜歡黑白攝影的同學在看到美國著名黑白攝影大師亞當斯的原作時,發(fā)出了由衷驚嘆,并為作品所表現出的影調、紋理、質感所折服?;匦:螅源髱煹淖髌窞闃藴?,自己鉆進暗房反復練習,因為他對自己有了新的標準和要求,比以前洗的黑白照片有了很大提高。還有一個喜歡紀實攝影的男同學在看到國內著名攝影師盧廣拍攝的《艾滋病村》時,被畫面所表現的內容所震撼,有的家庭只剩下年老的爺爺奶奶和孫兒,而父母因病死去;有的家庭只剩下了老人。特別是有一幅畫面表現了一個病人向空中伸出一只骨瘦如柴的胳膊,生命即將消失。而雙眼發(fā)出一種對生命的渴望,給人們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這些都深深感染了這位同學,使他明白了紀實攝影的社會職責,是關注社會關注入的命運。當他進行畢業(yè)創(chuàng)作時,也選擇了“艾滋病”這個題材。當他奔向千里之外的病區(qū)進行拍攝采訪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別說進村莊,就連這個縣都進不去。想盡一切辦法進入到村莊時又受到阻攔,進了村莊人們都很冷漠,還有人跟隨,這里是絕對不允許拍攝的。于是他花1000多元錢買了幾十箱蘋果,挨家送去,并于老鄉(xiāng)拉家常,住在老鄉(xiāng)家里,一同生活,以取得老鄉(xiāng)的信任,并拍下了他們的生存狀況。他說,他是用心用淚在拍攝這一切的?;匦V笤谡磉@些資料時感到有些內容不完整,于是他又第二次去補充拍攝了有關內容。這次拍攝經歷對他來說一生都是難忘的,拍攝時他克服了很多困難。所以說,大展使同學們從課堂走進了社會,從關注自我,到關注社會、關注人的命運。從課堂走向了社會,思想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藝術只有植根于現實生活中才有強大的生命力。
1.2 生動豐富的寶貴課堂
對于攝影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在校4年,每年大展期間,都要趕赴山西平遙,一如把課堂搬進大展,成為學生另類十分寶貴的大課堂!把這些收獲融于其后一年的學與習中,提高更快。在新的基礎上第二年再去,這時已是帶著新的進步、新的見識、新的期盼、新的困惑,再進這一寶貴的課堂。
大展期間,展會有眾多的展覽。包括國內外知名攝影師的作品和國際攝影論壇及世界41所院校影像展覽和攝影教育講座。及2006年成立的圖片交易中心和攝影器材廠商最新產品介紹。這樣就構成一個全方位立體的集作品展覽、理論論壇、攝影講座、圖片銷售、產品介紹的最具有專業(yè)的前沿性、學術性、專業(yè)性、普及性的藝術平臺。在這個難得的社會大課堂中,同學們把看、聽、議、思集于這個大課堂?!翱础本褪强凑褂[;從國內外的新聞到攝影作品到紀實攝影、觀念攝影、影像裝置。他們在這里看到了各種風格流派和表現手法多樣的展覽,可以說,從攝影藝術誕生初期的針孔攝影到現代數碼攝影作品都可以看到。大展期間,還辦有國際攝影論壇。比如2008年的主題是:奧運·大愛。同時辦有世界攝影高峰論,以及世界院校攝影教育系列講座和職業(yè)攝影師的作品幻燈演示等系列活動。通過一系列的看和聽之后,大家相互交流,在思想上有什么感想,通過展覽,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在思想上有了很大收獲。大家深深感到,正是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為學子們提供了這一寶貴的課堂,使大家了解了專業(yè)發(fā)展前沿的最新動態(tài)和國內外攝影師所關注的視角。
1.3 觀摩切磋的交流平臺
大展期間,各地攝影專業(yè)的學子以相同的專業(yè)、相近的年齡、相同的摯愛、相近的緣分、相同的渴望、相近的追求,帶著自己的作品,大家涌聚在一起,在辦好自己院校展覽的同時,抓緊時間觀摩其他院校的作品,因為每個院校都有自己的教學特色和藝術風格,以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一流院校代表了學院派的最高水平。通過相互觀摩院校之間的作品,通過對比,取長補短,為學生們的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幫助。特別是近兩年國外藝術院校參加平遙展覽的一年比一年多,2008年美國就有4所大學參加展覽。這為學生們打開了一扇了解西方文化與他們教學方式的窗口,并為開闊學生們的眼界與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大家在一起,談體會,講感受,抒見解。
2 深深的思考
2.1 社會與攝影的感悟
通過觀展,學生們對攝影與社會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新認識。首先,時代在發(fā)展,在進步。攝影的社會功效、科技含量、審美標準都發(fā)生巨大變化。其次,現今社會已進入多元發(fā)展的信息時代。攝影的社會功能已從唯美的形式觀賞,發(fā)展為具有社會意義、文化價值和以人為本的學術研究。
攝影是人類社會活動中的一個有特殊意義的部分。攝影藝術從誕生之日起,前幾十年走的是模仿繪畫的路。之后,回歸了攝影的紀實屬性。所以,今天能看到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攝影藝術發(fā)展到今天,已進入一個圖像的時代。無論是媒體的傳播,還是科學研究,攝影藝術的創(chuàng)作、直到商業(yè)領域,以及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攝影已成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攝影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并服務于社會生活,攝影的社會功能,是傳播形象,它具有客觀性、普及性和群眾性的特點。同時具有審美教育功能,由于攝影所借以傳達的物質媒介是圖片,所以決定了它的性質,它是一種造型手段和方法,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具有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這二者決定了攝影的社會屬性。
攝影應與社會俱進,建設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攝影文化,這是中國攝影文化發(fā)展應該具有的態(tài)度和方向,攝影要在已有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前進。
攝影人要從藝術的自我表現中脫離出來,多講一些社會責任感,關注社會、關注人的命運。真實紀錄社會,以及即將消逝的傳統的、民間的事物,創(chuàng)作出既有時代精神又有美感的作品,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哲理的啟示、精神的啟示。
攝影要為社會發(fā)展而舞,就是要求攝影人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的脈搏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堅兵。這就要求攝影人要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既善于從博大精深的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世界文化寶庫中汲取精華,又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既立足本國又放眼世界,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著力表現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創(chuàng)作出豐富多彩的具有強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謳歌真善美的優(yōu)秀作品。
2.2 創(chuàng)新與功底的思索
通過大展對創(chuàng)新與打底功二者的關系有了新認識。創(chuàng)新是建立在底功的基礎之上的,優(yōu)秀的作品離不開攝影人扎實的底功。底功是一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眾觀成功的攝影人,都有扎實的底功,如黑明、謝海龍、王小慧、娟子等優(yōu)秀攝影家經過多年不斷的努力于綜合素質和生活的積累,獲得成功。
攝影創(chuàng)作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的創(chuàng)新攝影藝術才能有旺盛而鮮活的生命力。首先是觀念上要有突破,以多維的視角觀世界,以多彩的思想看問題,以鮮明的個性搞創(chuàng)作,以新穎的思路出作品。藝術的個性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成就藝術。跟在別人后面走是沒有出路的,現在的攝影界有一種風氣,就是跟風模仿,今天有個片子獲獎,明天就有大量類似的片子出現,復制只會出贗品,沒有生命力。
創(chuàng)新的根基和后勁在于底功,對于攝影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應該底功第一,什么是底功?基礎知識是底功,它包括教學計劃中開出的文化基礎課、美術基礎與設計課、專業(yè)基礎與專業(yè)課以及人文方面的選修課,這些課程的構成是攝影專業(yè)學生必須具備應該掌握的。這只是構成底功的要素之一。基本技能是底功,攝影是一門技術與藝術相兼容的學科,它有大量純技術方面的內容,包括大、中、小型相機使用技術、布光技術、黑白與彩色暗房技術、數碼技術這是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操作能力的綜合運用。這是構成底功的要素之二。吸收到頭腦中的新東西同樣是底功,作為專業(yè)的學生除了文化與專業(yè)的學習,看也是重要的學習,可以開闊眼界,豐富頭腦,增加閱歷。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就為學子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寶貴難得的機會,眾多的國內外攝影大師們的作品與各種風格流派的表現手法,以及國內外圖片交易市場在展會的開辦和攝影家們個人的成長奮斗經歷,這些展會中的所見、所聞、所想,一旦進入大腦,就成了自己思維的材料。
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是以扎實的底功作支撐,底功是藝術的根基。底功與技術不是一個概念,技術好沒有開拓精神與創(chuàng)新思維也是不行的,只能是一個熟練的工匠。技術只是底功庫里的一個元素。所學的系統知識與新獲得的片段知識,書本知識與現實活動中獲取的知識都可成為后來成長、發(fā)展、創(chuàng)作的底功。
2.3 精專與綜合的辯識
通過大展對精專與綜合關系的新認識。作為攝影專業(yè)的學生當然應對的是專業(yè)。首先是學好專業(yè)課,只有把專業(yè)理論與專業(yè)技能學好、學扎實,才能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去達到專,在此基礎上進而達到專業(yè)的精。達到專業(yè)的精,必須以專業(yè)理論與攝影技術為基礎,選擇一門自己喜歡的專業(yè)方向,因為攝影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包含了許多的門類。如紀實攝影、風光攝影、商業(yè)攝影,商業(yè)攝影中又包含了商品廣告和商業(yè)人像。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部精通這些門類,只有在掌握好技術與理論的前提下,根據個人的愛好與特點選擇其中一門作為自己的主攻研究方向。以此來達到專業(yè)的精。
但21世紀的攝影人應是綜合型的攝影人,因為攝影既是一種技能,又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跨學科的專業(yè)。這就要求攝影教育要由專業(yè)的專一性向綜合性發(fā)展,包括文化、技術、精神、藝術、人文等方面的融合,有了這些人文,杜科知識才能更好地認識人生。有了自然科學知識,才能更好地認識世界。有了心理科學知識、藝術知識才能陶冶情感、豐富情感。有了世界知識并能熟練掌握外文,才能進行國際交流。走向世界。
2.4 對院校展覽的提議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以它的權威、地位及良好的社會聲譽與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成為國際性的品牌展覽。參加展覽的國內外院校2008年達到近40所,為此,成立“世界院校影像藝術聯盟”。組委會設立了對院校學生的“新人獎”,評委主要以國外著名攝影人士為主和少數國內攝影家組成。這個獎的設立是對攝影學子。新人的發(fā)現與扶持。通過兩屆評選出的學生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國外評委選片的標準,是關注那些具有社會意義或深刻思想內涵的作品。由此,通過院校學生作品引發(fā)了作者對國內攝影教育的思考。一是在目前我國的攝影專業(yè)教育領域里,大多數是美術院校辦攝影專業(yè),太多的強調了主觀的:“藝術的自我表現”,造成學生認識偏激。從院校所展作品中,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這一點。二是大展是一個國際性的展覽,有眾多的國外攝影家、圖片社、博物館及收藏機構,給學子們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學習的好機會。但攝影專業(yè)學生的外語能力普遍均差,因大多是按美術類考生進入大學的,文化課成績較低,這制約了與國外攝影人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不能掌握直接的第一手資料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