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飲食文化歷史悠久,詔安菜烹法獨特,用料講究,造型美觀絢麗。而且品類繁多,上菜譜的就有數(shù)百種。福建歷來有“吃在詔安”之說。
“詔安菜”筵席一般為四炒、四烹、十六碗、四點心、一火鍋。原料廣泛,禽畜、海產、蔬果、干果、燕窩、魚翅、鮑魚、海參、蘑菇等山珍海味。以海鮮為主,兼具閩南、粵東烹飪特色,炒盤講究火候,重配料,少辛辣;湯菜重清燉,原汁原湯;a點心突出風味,咸、甜搭配。清代以來,由于外出謀職或下南洋謀生者眾,故汲納兼容北方和南洋烹飪技術,菜譜更臻完善。
“詔安菜”名菜主要有:八寶燕窩、鴛鴦海參、雞蓉海參、鳳凰魚翅、蓮花魚翅、八寶鴨、蓮子鴨、芙蓉雞、櫻桃雞、金錢肉、五梅花肉、蘑菇雞皮、蘑菇冬筍、雜錦豬肚、翡翠豬肚、清燉魚肚、杏仁魚腦、清湯羊肉、蓮花蛋、清湯蝦棗、紅燜鱔魚、金絲螺、醉螃蟹、白片鵝、紅袍鮑魚、冰糖銀杏等。
詔安丸類食物獨領風騷,稱作飲食珍品并不為過。丸類有魚丸、墨魚丸、蝦丸、豬肉丸、牛肉丸、豬肚丸等十幾種,均為手工制作,十分精細,故丸子細膩爽脆有彈性,掉地彈跳不沾塵。
不可錯過的食單
【清湯蝦棗】系采用鮮蝦肉剁泥、搗膠、制丸、泡冷油炸脆等一系列精致加工烹制而成,湯色清澈,蝦棗嫩柔、清甜、鮮醇味美。
【金錢肉】系漳南傳統(tǒng)名點,詔安名店之“看門菜”。選用豬里脊肉、豬肥膘肉,赤白肉各半,切成圓片插在肉叉燒烤,配以花椒粉、醬油、紹酒、蔥涮之,燒烤成肴。此菜如不道破,難以想象竟是采用肥膘肉烹制而成,確有“肥而不膩,酥甜爽口”。上菜時盤邊配番茄片、黃瓜片、醮上梅醬食之。
【貓仔粥】南詔獨特小吃,南詔的飲食文化的代表,名蜚中外。以米飯、海鮮、家禽肉等為原料烹制而成。粥清見底,蝦紅、魷白、魚雪、雞黃、肉赤,色澤相映,數(shù)葷一素,清鮮醇美,風味獨特。
【和合包】系詔安傳統(tǒng)名點,是喜慶宴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采用精面發(fā)酵制成皮,配以豬肥膘肉丁、糖、冬瓜丁、凈麻仁、山桔餅末、白砂糖烹制成餡。每只皮制成后形似荷葉,食時自己裝餡,多少隨意,油而不膩,麻香桔甘、瓜甜糖沙。
【詔安茶道】詔安飲食文化的另一道風景,便是詔安茶道。詔安人善品茶,茶藝特別講究,歷史悠久的“小沖罐功夫茶”講究水、火、茶、泡功,居家待客,以茶為首。
過去,詔安“功夫茶”極講究用具,煮水使用小炭爐,燃料是精選的小段木炭,需明火、忌生煙;炮茶的水取自溪流中的清水,不用井水或自來水;水煮至開沸,未開沸則嫩,過沸則老;茶葉倒一把在掌心,細心挑去茶梗,分出碎末;然后提壺沖罐,稱“洗罐”,洗罐后倒入碎茶末再添上粗茶葉,續(xù)上開沸的水,用罐蓋濾去浮在上面的渣末泡沫,合上罐蓋倒掉第一遍茶水,再倒第二遍開水,順序轉動倒茶。這樣泡出來的茶,色澤金黃、均勻,茶香四溢。如今詔安人盡管已放棄使用木炭、炭爐的習慣,改用電熱壺或液化氣爐燒水,但泡茶的功夫還保留了傳統(tǒng)的習慣。
品嘗詔安功夫茶,亦是一種享受,泡茶過程既是一種藝術和技巧的展示,也是陶冶性情、修心養(yǎng)性的好方式;品茶須小口慢啜,才能品出滋味,一杯齒頰留香,兩杯吐氣如蘭,三杯則潤喉沁肺,通體舒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