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稱“番仔”的華僑華裔子孫在異國他鄉(xiāng)出生而回國參加革命貢獻的人和事多多的,這里列舉的一位泰國“番仔”報國傳奇。那是1926年春,海南島正面臨大革命風暴來前夜,風雨交加旅泰老華僑云茂健攜帶一對“番仔”叫云逢琚、云逢琦兩兄弟乘坐帆船,漂洋過海,回到海南文昌龍馬新村老家。逢人便說:“咱公不發(fā)財,賺丁,賺丁就是掙最大的財咯!”村人都說:“恭喜,恭喜!”、“有子孫就有財富!”安排好“番仔”生活,就繞道香港回泰國去了。
虎口逃生 血染童心
1927春節(jié)過后的一天,逢琚像往常一樣,蹦蹦跳跳地帶老弟逢琦到村后坡的“狗睡堆”放風箏、捉迷藏、觀看海潮日出“半邊天”的情景。突然一陣緊似一陣的狗叫聲,伴隨著急促的槍聲,打破了寂靜的山村,原來是國民黨保安團團長張會東率兵包抄老蘇區(qū)村來了,聲稱“天上雷公,地上張會東,捉住打死不問口供”。作為年紀大三歲的哥哥逢琚拉住逢琦老弟的小手往家里跑,家里空無一人,肚餓心慌地發(fā)呆。此時,狗聲槍聲大作,村民們亂作一團,敵人追趕人的腳步聲、嘶雜聲,籠罩著整個村子。逢琚叫其光赤屁股的弟弟爬進搖籃里睡覺,他卻藏在“爐前”稻草叢里,從草縫里偷看外面的狀況,十分可怕,大哥哥云逢連被打死在走廊內(nèi),次哥哥云逢選是紅軍戰(zhàn)士,被槍擊未死,在呼口號,在咒罵敵人。敵人掄起“舂灰”棒活活打死,他看在眼里,仇在心上。逢琚這個“小精靈”見狀不妙,敵人要“搜家”來了,他急中生智,爬進“爐肚”里曲腳睡覺,結(jié)果老弟在搖籃里,他在“爐肚”里都平安無事。敵人離村走了,全村人回來哭聲連天,逢琚從“爐肚”里爬出來抱住兩位哥哥的尸體痛哭,哭喊爹娘。在大人的指導下,年僅12歲的云逢琚拿來血衣和竹笠蓋住哥哥的尸體,泣不成聲地擦干身上的血跡,吞掉眼淚,毫無侵懼地問路赴八里遠的堂教村找回三叔母王氏,含著眼淚,埋葬兩位哥哥。年紀輕輕的逢琚像大人那樣懂事,雙腳跪在兩位哥哥的墓前,堅強地說:“我長大后要當兵為哥哥報仇!”果然如此,血染的血衣陪伴他成長,血染的童心深深地扎根,復仇的怒火在燃燒,燒成熊熊烈火。
入伍當兵 勇猛殺敵
1939年春,日本鬼子侵占海口、府城,瓊崖危在旦夕,敵機不分晝夜地瘋狂轟炸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村民不得安寧。當年,文昌龍馬新村的地下共產(chǎn)黨組織領導人云德彰、云茂琚、云逢詢等人活動頻繁,鼓勵男女青年參軍參戰(zhàn)。黨支部書記、革命母親云四婆上門找云逢琚談心:“琚呀!你兩位哥哥犧牲了,仍有兄弟多人,三丁抽一當兵救國救民也是合情合理!”逢琚二話不說,自己報名參軍。同老鄉(xiāng)兄弟泰國歸僑云于昭公的雙胞胎兒子云宗文、云宗武參軍,日以繼夜地趕路,急行軍到達剛剛完成“云龍編制”舊址,開往抗日前線。經(jīng)過數(shù)年的艱苦殘醋的母瑞山斗爭,與敵人周旋,最后悄悄下山,轉(zhuǎn)戰(zhàn)瓊山、文昌兩縣抗日根據(jù)地,參加海南著名的大水戰(zhàn)斗。那是1942年12月激戰(zhàn)5個日夜,當年的國民黨保安部隊違背團結(jié)抗日的主張,挑起內(nèi)戰(zhàn),進攻我瓊崖縱隊于瓊山三門坡的大水村。兩邊有來自甲子、潭牛的日寇,東北邊有三江、土橋的偽軍據(jù)點,兩頭夾攻,敵機低空轟炸,子彈像雨點一樣飛來,毀滅性的打擊,讓人喘不過氣來。我瓊縱獨立隊緊急應戰(zhàn),充分利用大水村后的大榕樹作掩護周旋,頑固敵人發(fā)起猛烈進攻。當時,層層包圍,第一層我包圍敵人,第二層卻又被敵人包圍,第三層、第四層都是互相包圍著,形成“夾生未熟”吃生的。隨同泰國老歸僑、老鄉(xiāng)云于昭公的雙胞胎兒子云宗文、云宗武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出現(xiàn)在跟前,突然一聲“臥倒”命令,云宗武沖上去,將一位戰(zhàn)友按倒在地,用自己的身體掩護戰(zhàn)友,自己卻中彈犧牲了。逢琚怒氣填膺,一個箭步登上圍墻另一端,用力拋出一顆手榴彈,炸得敵人飛上天。從后門來了大水村兒童團團長云大豐高興地振臂高呼:“阿公炸得好,阿公炸得好!”(按云氏輩序稱呼)后村榕樹頭的火力點密集,幾個敵人舉手投降。當敵人大批援兵追趕到時,我縱隊主力獨立隊放棄戰(zhàn)地撤退,接受瓊山、文昌廣大軍民慰勞去了。
又過數(shù)年,日寇“蠶食”,國民黨領軍作亂,我瓊崖縱隊被迫進入五指山打游擊戰(zhàn),傷病員增多,醫(yī)藥缺乏,患痢疾、爛手腳的多,減員、掉隊多。經(jīng)部隊黨組織同意,化整為零,當灰色老百姓,回老家治病養(yǎng)傷,逢琚就這樣暫時離開部隊回老家養(yǎng)病。在此期間,逢琚一面種稻、種蔗,一面打聽部隊的好消息,打聽何時“歸隊”。他盼到了日本鬼子投降,抗日勝利了,老區(qū)開會慶祝??墒谴笈鷩顸h軍隊從大陸敗退海南島來,又發(fā)生新一輪的內(nèi)戰(zhàn),到處抓共產(chǎn)黨,抓瓊縱老兵,逢琚于1947年初又背起行袋步行百里“歸隊”了,回到原來的部隊報到。老首長陳武英、張發(fā)華握著逢琚的手問長問短,說:“老庶務長又回來了,改善伙食又有辦法了!”不久,逢琚又操起老本行,擔任管理排長起了,戰(zhàn)士們拍手稱快。沒打幾年仗,解放大軍渡海作戰(zhàn),解放海南島迎來第一個春天。他隨部隊進城駐扎??诟牵匀粨魏D宪妳^(qū)直屬炮兵團一營排長,直干到1954年10月轉(zhuǎn)業(yè)地方工作,脫掉軍裝,作為公方代表的身份接管改造私營工業(yè)企業(yè),后來又擔任海南木材公司的商店和加工廠廠長。這位云經(jīng)理一干就是四十個春秋,奉獻一生,他認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一個革命軍人,不論任何時候都不能計較名利與待遇,許多革命烈士都見不到革命勝利,我們還嘗到革命勝利果實,知足便是福。
他多年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先進工作者,榮獲解放華中、中南和海南島紀念章。
離休晚年 骨肉團圓
1980年,海南建省、辦經(jīng)濟特區(qū)前夕,逢琚辦理離休手續(xù),但退而不休,時常到公司、工地、工場走一走,看一看,關心企業(yè)的發(fā)展興旺,職工生活是否改善,牽掛在心上。1990年初夏,前泰國財政部長、云氏族臺云逢松先生回鄉(xiāng)探親祭祖,提起云逢琚赴泰探親一事由旅泰云氏大宗祠理事長云逢缽先生辦理。不久,逢琚赴泰探親成行,那天,逢琚在機場登上??谥谅鹊娘w機飛赴泰國探親,他心潮澎湃,將返回自己1916年7月20日出生地泰國曼谷,千言萬語祝福親人平安!
飛機徐徐降落曼谷機場,逢琚走下飛機舷梯,看見迎接的人群中有高舉云逢琦、云逢瓊的名字,前者是同他回過文昌老家的四弟,后者是當年未出生的最小老弟云逢瓊。還有素不見過的妹妹,熱淚縱橫,兄弟兄妹擁抱在一起。在家里客廳,兄弟敘舊,逢琦先開腔:“三兄,你受苦了,當兵打過仗,吃過苦?!狈戥傉f:“三兄和四兄相似?!彼男趾腿窒裼鲭p胞胎,像生父又像生母。四位妹妹都上來問安,我們四位女孩像誰呢?逢瓊指著妹妹說:“你們四個完全像生母,愛哭!”逢琚直說:“母親長年擔心我在海南當兵,不知生死,就愛哭!”逢琚提議一齊去給父母祭墓。于是,子女們拿著鮮花、金銀香燭向郊外墓地走去,跪在生父生母墓前訴說著……
歸來途中,逢瓊風趣地問:“三哥你當過兵,又當經(jīng)理,很優(yōu)秀啊!”三哥回一句:“逢瓊也很優(yōu)秀,當了警管少校軍銜,我要向你立正敬禮呢!”逢琦說:“都是兄弟說什么官理。”團聚了一個星期,三哥逢琚要返程回海南了,逢琦、逢瓊和阿菊、阿麗、阿杏、阿梅等四位妹妹在曼谷機場送行,兄弟兄妹之情交融其中,雙方都戀戀地話別,合影留念。逢琚登上飛往??诘娘w機,回望大洋這邊是他的出生地一泰國,遙望大洋彼岸便是中國(海南島)故鄉(xiāng)。他坐在機艙里翻閱合影,上面寫著“中國——泰國一家親”。
坐候??跈C場候機廳里多時的逢琚先是1940年入黨的,老伴符春花小心翼翼愛撫懷里的五十年黨榮譽證書,同女兒云燕、云玉、云妹、云崖等一聽曼谷飛機到,開始著陸就活躍起來,迎接逢琚探親歸來,當逢琚出現(xiàn)飛機舷梯時,跳躍歡呼,接過行裝就要打開照片、影集,要看看泰國親人禮物帶來的驚喜……
2005年6月19日,云逢琚先生由于老人病突然發(fā)作醫(yī)治無效而不幸逝世,享年89歲,安葬??诠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