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霞
[摘要]目的 了解地面痰液中結核菌存在的幾率。方法 取100例路面較新鮮濕潤的面積在2cm以上的痰跡,用折斷的竹簽茬端,盡量挑取不污染的膿樣、干酪樣部分約0.1ml于玻片中央均勻涂抹成2cm×2.5cm卵圓形痰膜,自然干燥后待檢。所有標本均采用涂片方法,光學顯微鏡鏡檢染色涂片。在淡藍色背景下,抗酸桿菌呈紅色,其他細菌和細胞呈藍色。結果 依照上述方法及判斷結果,100例地面痰涂片結果99例陰性,1例陽性++,占1%。結論 隨地吐痰的傳染性很大。
[關鍵詞]痰液;結核菌
[中圖分類號]R185.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4-8650(2009)10-021-02
在全球結核病處于緊急狀態(tài)的形勢下,結核病的蔓延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危害,由于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素質不同,隨地吐痰的不良習慣也助長了結核病的傳播。因此,結核病在貧困落后的地區(qū)、人口密集地區(qū)、流動人口較集中的地區(qū)、易感人群較多的地區(qū)則更多地流行。本文將在車站地區(qū)、居民新村、公共場所所采集的100份地面痰作涂片查結核菌,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來源
我站于2009年2月10日取許昌市車站地區(qū)(30例)、居民新村(50例)、公共場所(20例)路面較新鮮濕潤的面積在2cm以上的痰跡,用折斷的竹簽茬端,盡量挑取不污染的膿樣、干酪樣部分約0.1ml于玻片中央均勻涂抹成2cm×2.5cm卵圓形痰膜,自然干燥后待檢。
1.2 檢測方法
所有標本均采用涂片方法[1],涂片火焰固定后加石炭酸復紅染液蓋滿痰膜,用小火焰加熱至玻片出現(xiàn)蒸汽(勿沸)以免干涸,保持染色3min,然后用水沖洗,洗清染色液,再自痰膜上端外緣滴加脫色液,流過痰膜。需脫至痰膜無可視紅色為止。再用水沖洗去脫色液。滴加亞甲藍復染液1-2min,必要時再復染1次,流水輕洗去復染液,待干后油浸鏡檢。
光學顯微鏡鏡檢染色涂片。在淡藍色背景下,抗酸桿菌呈紅色,其他細菌和細胞呈藍色。
標準報告結果:①抗酸桿菌陰性(-):未查見抗酸桿菌/300個視野;②抗酸桿菌可疑陽性(±):查見1-2條抗酸桿菌/300個視野;③抗酸桿菌陽性(+):查見3-9條抗酸桿菌/100個視野;④抗酸桿菌陽性(++):查見1-9條抗酸桿菌/10個視野;⑤抗酸桿菌陽性(+++):查見1-9條抗酸桿菌/每個視野;⑥抗酸桿菌陽性(++++):查見≥10條抗酸桿菌/每個視野。
2 結果
依照上述方法及判斷結果,本文100例地面痰涂片結果99例陰性,1例陽性++,占1%。
3 討論
隨地吐痰是極不文明的社會現(xiàn)象,痰液中含有許多危害人們健康的細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痰液排出后細小飛沫在空氣中漂浮或痰液干燥后隨塵土飛揚被人類吸入后可致許多疾病傳播,危害人類健康。隨地吐痰后痰液浸入泥土中,其中的細菌、病毒等可浸入泥土繼續(xù)存活幾小時、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十年不等仍可有致病性。如本文所述結核菌因含有大量脂類,抵抗力較強,對干燥的抵抗力特別強,在干痰中可存活6-8個月,干燥的痰液粘附在塵土上,飛揚在空氣中,傳染性可保持8-10個月。痰液污染的生活用品、書本和玩具均具有傳染性,因此,隨地吐痰的傳染性很大[2,3]。本文中1例陽性++,痰液采集于車站地區(qū),南來北往的人群中夾著外出就醫(yī)、辦事、旅游的菌陽結核病人,對周圍的健康人群無疑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這些病人不自覺,隨地亂吐痰,更對健康人群構成很大的威脅,因此,人類應該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特別是已知的結核病人,更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外出辦事、就醫(yī)或旅游時千萬不要隨地吐痰,全民行動,共同遏制結核病的蔓延。
參考文獻:
[1] 王虹.結核病防治實用手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11-12.
[2] 劉家駒.醫(yī)學微生物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8:171.
[3] 徐紀平.醫(yī)學微生物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91.
(收稿日期200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