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川 孟紅玲
黑箍牙、大眼鏡、鋼絲頭,打扮老土又毛手毛腳的丑女貝蒂,飄洋過海來到了中國。她以“林無敵”的名字在湖南衛(wèi)視晚間劇場里演繹著《丑女無敵》的故事。自2008年9月28日放映后,該劇收視率在全國同時段排名第二,28日、29日兩日平均收視份額6.35%,10月20日收視率達到9.3,創(chuàng)下湖南衛(wèi)視4年來最高收視率。而隨著1月12日《丑女無敵》第二季的播映,“丑女”收視熱潮被再次掀起。
《丑女貝蒂》初來中國,沒有水土不服,而是以閃電般的速度征服了中國觀眾。這與她在世界范圍內的超高人氣是分不開的。在美洲,《丑女貝蒂》曾在哥倫比亞、美國、墨西哥、巴西等35個國家熱播,僅在拉丁美洲的觀眾就達8000萬。在歐洲,這位丑女有了德國、西班牙、俄羅斯、荷蘭等多個版本,法國版也在籌拍當中。盡管各國語言、文化、風俗各不相同,《丑女》卻取得了一樣驕人的熒屏成績。
《丑女無敵》與《丑女貝蒂》一樣,都是利用了美、丑以及美感之間的關系和規(guī)律,將美女變丑.運用“以丑為美”的表現(xiàn)手法,獲得成功。在筆者看來,電視劇《丑女無敵》所以能夠熱播,背后有3大因素支撐:首先它滿足了觀眾的心理訴求,其次以湖南衛(wèi)視為主的媒體為其造勢,再有它還符合了社會上“以丑為美”的文化環(huán)境。3種因素共同作用,《丑女無敵》成為公眾議程,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成為湖南衛(wèi)視近年來收視率之最。
20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傳播學者D·麥奎爾等人通過對電視節(jié)目的調查,歸納了各類節(jié)目提供“滿足”的不同特點,而且抽出了它們之間共通的4種基本類型,即心緒轉換、人際關系、自我確認以及環(huán)境監(jiān)測。觀眾之所以觀看《丑女無敵》,也是因為它滿足了以上4方面的效應。其一,這是一部輕松的喜劇。搞笑的臺詞、無敵的衣服、夸張的表演等,笑點眾多。其二,劇中人物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人物,親切地讓人可以找到生活原型。劇情非常接近高檔寫字樓OL(OfficeLady)的工作情況,比如在洗手間說八卦、一起外出吃飯AA制,都是白領們常遇見的細節(jié)。該劇提供了社交的熱點話題,成為融洽家庭、朋友關系的潤滑劑。其三,作為一部勵志劇,劇中女主角林無敵,雖然長相丑陋,但卻努力、刻苦、心地善良,最終贏得了老板的欣賞和信任。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小人物,雖然長相平平,也沒有灰姑娘的水晶鞋,但只要努力就能收獲成功和愛情。該劇滿足了一種自我審視、自我確認的效用。其四,該劇故事發(fā)生在美女帥哥云集的廣告公司里,這些人物的服裝、造型本身就在引領一種時尚的潮流,為觀眾提供了時尚的信息。而鋪天蓋地的植入式廣告更滿足了觀眾的商品信息需求。
德國女社會學家諾伊曼認為,在以電視高度普及為特點的現(xiàn)代信息社會,傳播媒介對人們的環(huán)境認知活動產(chǎn)生影響的因素有3個:共鳴效果、累積效果、普遍效果?!冻笈疅o敵》的傳播造勢大體是圍繞以上3點展開的。一是利用紙質媒體、電視媒體、網(wǎng)絡媒體對該劇進行報道、推介、討論,讓《丑女無敵》的信息傳遞空前廣泛。二是通過一系列活動,如開機儀式、媒體見面會、研討會、演員選拔、第二季拍攝等制造持續(xù)傳播、多輪傳播。三是利用褒貶不一的評價,通過爭論引發(fā)又一輪輿論熱點。值得一提的是,借助湖南衛(wèi)視播出平臺,《丑女無敵》已取得了先聲優(yōu)勢,伴隨著一輪輪媒體宣傳,“羊群效應”逐步顯現(xiàn),在此背景下,收視人群保持高位并穩(wěn)步增多,也在.隋理之中。
近年來,美女配帥哥的偶像劇已使人產(chǎn)生審美疲勞,《丑女》系列之所以紅遍世界,正是迎合了觀眾“以丑為美”的心理——強調丑中有美、視丑為美、變腐朽為神奇、讓丑的事物也顯示出美的一面。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