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彬 李艷玲 侯洪淼 趙振宇 陳隨柱 王金城
摘要:在日光溫室內對5個自育和引進番茄品種進行栽培比較試驗,綜合評價其植物學特征、果實性狀、產(chǎn)量性狀等,旨在篩選出適宜開封郊區(qū)早春保護地種植的優(yōu)質、高產(chǎn)、早熟番茄新品種。試驗結果表明,汴紅6號、北斗03、汴粉12號較對照903增產(chǎn)均在10%以上,汴粉12號、北斗03、汴紅6號早期產(chǎn)量均增產(chǎn)7%以上,且品質優(yōu)良,適宜本地區(qū)推廣種植。但每個品種又各有其優(yōu)缺點,因此,因地制宜選擇適宜品種是獲得高產(chǎn)高效栽培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保護地;番茄;品種;評價
保護地番茄是開封郊區(qū)種植面積較大的蔬菜作物之一,而早熟、自封頂、大紅果番茄品種面積最大,且有不斷擴大趨勢。為了鑒定自育品種和引進品種綜合性狀的優(yōu)劣,以當?shù)刂髟云贩N903作對照,于2009年春在開封市蔬菜研究所試驗地進行了早春保護地番茄綜合比較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本地區(qū)早春保護地栽培的理想品種,減少農(nóng)民種植風險,增加農(nóng)民收入,促進番茄產(chǎn)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汴紅6號(開封市蔬菜研究所選育生產(chǎn))、汴粉12號(開封市蔬菜研究所選育生產(chǎn))、東農(nóng)709(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選育生產(chǎn))、北斗03(西安北斗種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對照品種903(市售),5個參試品種均為有限生長類型。
1.2試驗方法
試驗設在開封市蔬菜研究所簡易日光溫室內,前茬作物為秋延遲番茄。12月中旬撤棚、翻地、越冬,沙質壤土,肥力中等。2008年12月8日干籽直播育苗。12月29日苗齊。2~3葉時直接分苗于育苗缽中。加強苗期管理,控制旺長,培育優(yōu)質壯苗。2009年2月23日定植,5月25日始收,7月5日1次采收完畢。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7.7m2,棚兩頭設保護行,采用寬窄行種植,大行距70 cm,小行距40 cm,株距26 cm,每小區(qū)54株。定植前15d覆蓋棚膜,以利于提高地溫。每667m2均勻施入腐熟麻籽餅肥200kg,腐熟雞糞200kg,45%三元復合肥50kg。起壟前667m2隨壟施2.8kg強力土壤菌菌蟲凈和5%好年冬顆粒劑4kg,與土壤混合均勻,起壟覆膜,挖穴定植,澆穴水。加強溫度、濕度、光照管理,溫度管理尤為關鍵,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在植株生長前、中、后期沖施腐熟雞糞水4次。單干整枝,番茄封頂后留1條側枝,每株留4穗果,最上面1穗果留2~3片葉。其他管理同常規(guī)栽培。生長期間觀察記載品種植物學特征、果實性狀產(chǎn)量性狀等:分批分次記載各小區(qū)產(chǎn)量。
2結果與分析
2.1花序特征
試驗結果顯示,參試品種第1花序節(jié)位汴紅6號節(jié)位最低(6.3節(jié)),北斗03次之(6.4節(jié)),汴粉12號第3,(6.6節(jié))均低于對照(7-3節(jié));東農(nóng)709節(jié)位最高(7.5節(jié)),高于對照。從封頂花序數(shù)看,汴紅6號、北斗03、東農(nóng)709均與對照903相同,為2~3序封頂,汴粉12號為4~5序封頂,高于對照。從平均單株結果數(shù)看,2~3序封頂?shù)囊糟昙t6號最多。為9.9個,說明其連續(xù)掛果能力強于北斗03、東農(nóng)709和對照903。高封頂?shù)你攴?2號多于矮封頂?shù)钠贩N。詳見表1。
2.2植株生長勢和葉面特征
試驗結果(表1)顯示,汴紅6號、汴粉12號、東農(nóng)709生長勢均與對照903相當,而北斗03生長勢弱于對照;汴紅6號、汴粉12號葉長長于對照,其他品種與對照相當;東農(nóng)709葉色深綠;汴紅6號、東農(nóng)709葉片與對照相當。而北斗03、汴粉12號葉片小于對照。
2.3物候期
試驗結果(表1)顯示:開花期(第1穗花50%開放時期)東農(nóng)709最晚(4月14日),較對照晚2d,汴紅6號、北斗03較對照早5d。汴粉12號較對照早4d。始收期東農(nóng)709為5月30日,晚于對照,其余均為5月25日,同對照。從第1花序節(jié)位和第1、2花序結果數(shù)與開花期來看。汴粉12號、北斗03、汴紅6號熟性較對照早,而東農(nóng)709較對照晚,這與下面的前期產(chǎn)量相對應。
2.4抗病性
由于該試驗側重于產(chǎn)量和果實性狀的綜合評定,對參試品種的發(fā)病情況未進行深入的調查鑒定,但據(jù)田間觀察,早疫病、灰霉病、葉霉病均有點面發(fā)生,與對照品種相比差異不明顯。
2.5果實性狀
果實性狀比較結果表明:除汴紅6號果形稍扁外,其余品種均為扁圓形果(果形指數(shù)0.71~0.81);除汴粉12號果實為粉紅色外,其他品種均為大紅色:果皮厚度4個參試品種均不及對照903;果實硬度除汴粉12號軟外,其余品種均為硬。這與其果皮較薄有關。貯藏期汴紅6號、東農(nóng)709與對照相同,汴粉12號、北斗03不及對照;汴粉12號品質和風味較佳,其余品種均為中等。前期畸形果率汴紅6號較高,明顯高于對照,其他品種與對照相當。后期裂果率均較輕,說明所有品種抗裂果能力較強。東農(nóng)709單果質量最大,北斗03最小。詳見表2。
2.6產(chǎn)量性狀
2.6.1小區(qū)前期產(chǎn)量小區(qū)前期產(chǎn)量按高低排序為:汴粉12號、北斗03、汴紅6號、對照903、東農(nóng)709。其中汴粉12號比對照增產(chǎn)12.72%,北斗03和汴紅6號分別比對照增產(chǎn)9.42%和7.6%,而東農(nóng)709較對照減產(chǎn)8.3%。詳見表3。
2.6.2總產(chǎn)量參試品種全期總產(chǎn)量按高低排序為:汴紅6號、北斗03、汴粉12號、東農(nóng)709和對照品種903。其中汴紅6號和北斗03分別比對照品種903增產(chǎn)18.75%、15.74%。汴粉12號、東農(nóng)709分別比對照品種903增產(chǎn)了14.81%和10.28%。詳見表3。
3討論與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汴紅6號屬高產(chǎn)、早熟矮封頂品種。株幅較大,長勢中等,果形扁圓,果皮較厚,耐貯運,風味中等,連續(xù)掛果能力強,較對照增產(chǎn)18.75%,具有高產(chǎn)潛力,是豐產(chǎn)栽培的理想品種。但耐低溫性較差。在保溫性能較差的早春保護地栽培畸形果率較高,不宜選用。如果具有較好的保溫設施,苗期夜溫不低于10℃,白天溫度不低于20℃的條件,該品種畸形果率較低,果實形狀較美觀,極具豐產(chǎn)潛力和商品價值。這一性狀在開封南郊楊正門和小蘇屯試點得到驗證,表明汴紅6號是早春保護地種植理想的大紅果品種。
汴粉12號屬高封頂、早熟、高產(chǎn)、粉紅果品種??沟蜏兀透邷?,果實高扁圓形,前期果個大、產(chǎn)量高,較對照增產(chǎn)12.72%,總產(chǎn)量較對照增產(chǎn)14.81%。株形較高,葉片中等,長勢中等。風味上等,果形優(yōu)美、大小均勻。適宜早春日光溫室、大棚、中棚栽培。但果皮薄,硬度和貯藏期不及對照和其他品種,不宜長距離運輸,是近郊短距離銷售的理想品種。該品種2009年在尉氏縣郊區(qū)早春保護地栽培反映良好。
北斗03屬早熟、矮封頂品種。果個較對照小,果實高扁圓形,大紅色;長勢弱,耐低溫性較好;前期產(chǎn)量較對照增產(chǎn)9.42%,總產(chǎn)量較對照增產(chǎn)15.74%。目前該品種在湖北仙桃、黃石、麻城早春保護地栽培反映較好,是青睞中等果形地區(qū)早春保護地栽培的理想品種。
東農(nóng)709屬中早熟品種,熟性較其他參試品種晚。前期產(chǎn)量較對照減產(chǎn)8.3%,總產(chǎn)量較對照增產(chǎn)10.28%。長勢中等,葉片大,葉色深綠。果個較大,果實高扁圓形,大紅色。不適宜追求早期產(chǎn)量的地區(qū)進行早熟栽培。本試驗苗期受暖冬晝夜溫差大和定植后連續(xù)20d低溫天氣影響,植物學特性等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