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冬
摘 要:目的:探討陰道彩超對宮頸腫瘤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78例作陰道彩超檢查并經病理診斷證實的宮頸病變聲像圖特征。結果:宮頸癌40例,診斷符合率95.24%;宮頸息肉29例,診斷符合率88.46%;粘膜下肌瘤9例,診斷符合率90%。結論:陰道超聲對中、晚期宮頸癌有較高的診斷價值,有助于臨床分期。
關鍵詞:宮頸腫瘤;宮頸癌;陰道彩超;診斷
中圖分類號:R711.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6-0107-02
子宮頸占位是常見的婦科疾病,近年來發(fā)病率呈逐步上升趨勢,約80%的子宮頸腫瘤可發(fā)生在孕期至絕經后[1]。陰道彩色超聲檢查探頭直接伸入陰道內貼近子宮,可很好地顯示子宮頸與子宮內膜結構及其細微的變化[2]。國外一些學者認為陰道彩色超聲可作為檢測子宮頸腫瘤與子宮內膜癌性增生的常規(guī)方法[3]。本研究通過采用陰道彩色超聲測定78例陰道出血患者的子宮頸,旨在評價其對宮頸病變的診斷作用及對治療處理的指導意義,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8年1月-10月至我院門診就診的高度疑似子宮頸病變患者78例?;颊吣挲g25-68歲,平均47.6歲,絕經前52例,絕經后26例。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子宮不規(guī)則出血,經量增多,絕經后出血,白帶中帶血絲,接觸性出血等。
1.2 研究方法
陰道彩超。采用儀器為百勝奇才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配置端掃式經陰道探頭,頻率5.0~7.5MHz,HP尖端影像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經陰道探頭頻率5.0MHz?;颊呷“螂捉厥?探頭上套好避孕套,然后緩緩放入陰道內直到宮頸表面或陰道穹窿部,轉動探頭作縱向、橫向及多方位傾斜、推拉式探測。主要觀察宮頸厚度及與宮體厚度的比例、腫塊回聲、宮頸粘膜的厚度及其回聲、有無局限性或彌漫性增厚、連續(xù)性是否完整、宮頸肌層內有無異?;芈?同時還注意觀察子宮體、宮腔及盆腔、宮旁有無異?;芈暤取?/p>
2 結果
本組78例經手術及病理證實宮頸癌42例,宮頸息肉26例,粘膜下肌瘤10例。超聲診斷宮頸癌40例,診斷符合率95.24%;超聲診斷宮頸息肉29例,診斷符合率為88.46%;超聲診斷粘膜下肌瘤9例,診斷符合率90%。
3 討論
(1)宮頸原發(fā)占位病變以宮頸癌及宮頸息肉為常見,由于兩者病變性質不同,準確鑒別診斷對治療方案選擇十分重要[4]。陰道超聲檢查因探頭與宮頸緊貼,不受腸腔氣體、膀胱充盈等干擾,加之分辨率高、敏感度強,能清晰顯示宮頸的層次結構,并能分辨肌層浸潤情況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5]。
(2)宮頸癌聲像圖表現(xiàn):早期聲像圖無特異性表現(xiàn),因大部分僅顯示宮頸稍增大,內部回聲分布不一,宮頸管回聲增強、粗細不均,部分可見宮頸粘膜斷續(xù)或與肌層分界稍模糊,宮頸肌層無占位性病變。隨著癌組織的浸潤,中、晚期大部分以內部回聲不均勻為明顯,部分呈結節(jié)狀低回聲或中心夾有強光點、光斑及短光帶,形態(tài)失常,一側增厚并向外突出,局部彩色血流分布豐富,見點狀或短棒狀血流信號,頻譜呈低阻;此外,根據(jù)腫瘤生長改變不同,其超聲表現(xiàn)不同[6]。具體表現(xiàn)為:①子宮頸增大變形、輪廓不光滑、凹凸不平。子宮大小正常;②宮口被癌組織阻塞,宮腔積膿,可使子宮增大,宮腔內可見液性或非純液性暗區(qū);癌浸潤子宮體可使子宮增大;③宮頸彌漫性生長者多,多呈內部不均質低回聲,內有強回聲點、光斑或光帶;局灶性生長者多呈強回聲團,后方回聲明顯衰減;④宮旁組織回聲,受累組織呈低回聲,累及膀胱可見膀胱壁增厚,黏膜面凹凸不平,呈不均質強回聲;累及直腸者受累部位腸壁增厚,回聲不均;累及輸尿管可見輸尿管擴張及腎盂積水的聲像圖改變;累及陰道壁者受累部位增厚,回聲不均。如有淋巴轉移可見宮旁、腹股溝、髂血管分叉處及腹主動脈旁有低回聲團塊、或為不均質低回聲包塊;⑤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瘤組織內可見豐富的血流信號,頻譜多普勒以高速低阻和靜脈頻譜為主。
綜上所述,宮頸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多為35-55歲,早期子宮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隨著病變的發(fā)展宮頸明顯增大,子宮形態(tài)失常,宮體小而宮頸大,聲像圖多呈低回聲,內部結構雜亂、形態(tài)不規(guī)則,基底部有浸潤,輪廓不清楚。陰道彩色超聲由于為無創(chuàng)性檢查,能較直觀地觀察宮頸病灶部位,并能清晰顯示肌層浸潤深度,發(fā)現(xiàn)早期子宮頸癌,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1] 曹海根,王金銳.實用腹部超聲診斷學[M].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645-653.
[2] 陳常佩,陸兆齡. 婦產科彩色多普勒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26.
[3] 吳鳴,沈鏗,郎景和,等.子宮內膜癌206例臨床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37(10):620-621.
[4] EDEBIRI AA. The relative significance of colposcopic descriptive appearances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 Int J Gynaecol Obstet, 1990,33(1):23-24.
[5] 陸葉,郭燕燕,廖秦平.109例絕經后出血患者B超、針吸術、分段診刮及宮腔鏡檢查四種診斷方法的比較[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4,3(5):177-179.
[6] 邵建蘭,張紅薇,王琦.經陰道超聲對絕經后的婦女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4,5(6):466-468.
(責任編輯:曾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