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柱 孟 衛(wèi)
閻良脆棗成熟期較早,果大,肉質酥脆,鮮食品質優(yōu)良,早果性強,豐產穩(wěn)產,抗縮果病和炭疽病,適宜矮化密植和設施栽培,綜合性狀超過生產上廣泛栽培的臨猗梨棗,2006年通過陜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圓柱形,平均單果重21克,最大單果重34克,大小均勻。果面不平,果肩正圓,環(huán)洼窄深,頂洼廣淺。果實縱徑3.54厘米,橫徑3.49厘米,果皮中厚,紫紅色。果肉淺綠,質地致密細脆,汁液中多,風味酸甜,品質佳,白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全紅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可溶性總糖含量16.86%,含酸量0.625%,維生素C含量2.680毫克/克,可食率95.5%。
物候期 在陜西關中地區(qū),閻良脆棗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花,花期持續(xù)30天左右,8月下旬進入白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果實生育期90天,11月上旬落葉,生育期約220天。
生長結果特性 盛果期樹勢強健,樹姿直立,4年生樹高2.65米,冠徑2.35米×2.38米,干周22.25厘米,干高56.75厘米。結果早,嫁接苗第二年結果株率100%,平均株產1.65千克,4年生樹平均株產7.52千克,5年生平均株產14.83千克,折合每畝產量(111株)為1646.13千克;1~5年生枝結果能力強。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輕。
適應性、抗性及儲藏性 該品種適應性強,花期溫度在21~22℃時,常年結果穩(wěn)定,在鹽堿土、砂壤土及黏壤土上栽植,都能正常生長;抗寒、抗風、抗病,較耐瘠薄,抗縮果病和炭疽病,較抗裂果;經多年儲藏試驗,其耐儲藏性優(yōu)于臨猗梨棗。
栽培技術要點 園地宜選擇向陽、避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土壤以砂壤土為好。定植株行距為2米×3米或3米×4米,栽植時期以春季棗樹萌芽時為好。
樹形宜采用紡錘形或小冠疏層形,成形后樹高2米左右,冠徑2.5米,干高約50厘米。該品種樹體枝條直立,干性強,樹冠緊湊,生長期應及時拉枝;整個生長季節(jié)應及時抹芽、摘心、疏枝,控制營養(yǎng)生長。
初花期需在樹干或主枝上進行環(huán)割,抑制營養(yǎng)生長;環(huán)割后2~3天對樹體噴布10~15毫克/升赤霉素2次,中間間隔7天;花期如果持續(xù)干旱,可在下午5時后,用噴霧器向樹上噴清水,每隔7天噴1次,連噴3~5次;萌芽前全園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萌芽后直至開花前,應注意防治棗癭蚊、棗葉壁虱、棗芽象甲、綠盲蝽象等害蟲,噴施農藥應在棗萌芽露嘴、1厘米左右長時開始用藥,每隔7~10天噴1次,選用高效、低毒殺蟲劑,并注意內吸性農藥與觸殺性農藥相配合,也可將兩類農藥交替使用;7~8月份應注意紅蜘蛛、綠盲蝽象、棗銹病的防治,根據病蟲害發(fā)生情況,每隔7~10天用藥1次。
(作者聯(lián)系地址:王長柱 陜西省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果樹所 郵編:712100;孟 衛(wèi) 西安市閻良區(qū)林果科技中心 郵編:71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