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順英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中,都明確提出了識字學習的目標。我們在指導識字教學過程中,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jīng)驗,利用他們喜歡的方式識字。
1.同形系聯(lián)法。用某一偏旁帶出一群字,以熟帶生,一是形旁串字,注意變體。偏旁形異而實同的心旁串字,如“態(tài)、恃、恭、慕”,刀旁串字如“券、契、劉、判、班、辨”,手旁串字如“拳、挈、看、技、揚”。有些形同、形近而實異的,也應注意分辨。如“叩、卻、即、印”等字的偏旁“卩(jie)”是人字的變體,此類字與人的活動有關;“祁、鄧、邦、鄙”等字偏旁“阝(yi)”,是邑的變體,此類字與人居住的地方有關;“陽、阻、降、陷”等字的偏旁“阝(fu)”是阜的變體,此類字與山有關。二是聲旁串字,把握難點。知道聲符“旦”串出“得、礙”等字,就不會丟掉“旦”下一橫;串出“顫、檀”等字,就不會將“旦”誤作“且”。
2.析字會意法。不少漢字因形會意,可引導學生析字會意,進行聯(lián)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字會意明顯,拆開即明白意義。如人從眾,木林森、小大尖、小土塵,女子好,子小孫,門口問,門市鬧等等。有些字會意不太明顯,拆開后稍加點示,就會豁然開朗。如水少沙現(xiàn),山石巖生,目垂而睡,失足而跌,羊大肥美,魚羊味鮮,挖穴需工具(空),滅火要加蓋(滅)。
3.字理探討法。根據(jù)漢字的筆畫和部件,探討構字關系。如教“天”字,可啟發(fā)學生,是由“一”與“大”組成,“一大”就是第一大,還有什么比天大呢?“聰”字比較復雜,可這樣聯(lián)想:聰聰是個好孩子,他把耳朵聽到的、兩眼(右上的兩點)看到的,別人嘴里說的,都記在心上,就一天比一天聰明了?!耙C”,手插在衣服里,態(tài)度輕慢,"褻瀆"輕慢、不尊敬,“褻慢”輕慢、不嚴肅。
4.形近比較法。對于形近字,教師應重點提示相似處,比較相異點,以消除學生知覺定勢中的不利因素。一是排列比較法。如“訊、迅與帆、鞏”比較,“市、柿”與“沛、肺”比較,“皇,望、潤”與“憑、庭、淫”比較,每組字中相似部件的細微差別在對比中自然地凸現(xiàn)出來。二是特征概括法。例如:渴喝——渴了就想水,喝水要用嘴。衷、衰、哀——一豎衷,一橫衰,口內(nèi)空空是個哀。用、甩——用的東西留里面,不用的東西摔外邊。底、低、紙——尾底基石點最低,白紙一張沒污點。
5.字義類推法。一是形符推義,從木旁的字必與木有關?!跋唷弊譃槭裁磁c木有關?“相”是用眼睛看樹,它的基本義是仔細看。從衣旁的必與衣或布有關?!俺酢弊譃槭裁磁c衣有關?“初”是裁衣之始,它的基本義是開始。二是聲符的推義。例如:“亡”有“逃走,失去”等基本義,可推出:忘,失憶;忙:失閑;氓(máng),指流離失所而遷來的百姓,“流氓”(máng)義是后來引申的。茫,水浩渺無邊;荒,莊稼失收,如“荒年”;慌,失了鎮(zhèn)靜;謊,言語失實。三是以音挈義。集,群鳥集于樹上;積,把谷物推積在一起;輯,把文章聚在一起;籍,把書冊聚集在一起,沽,買賣;賈,買賣人;估,買賣中的估量,估價;酤,買酒。
6.部件描述法。對沒有名稱的部件,采取通俗的描述法,做到呼其名即知其形與序。如禿寶蓋(冗),立寶蓋(帝、旁),爪寶蓋(受、愛),土鉤頭(賣),土里兩點頭(喪),缺點蟲字頭(貴),橫人頭(每)、撇刀頭(危急),撇又頭(冬、名)。
7.聯(lián)語應對法。一是字形會意應對,如二月朋對三日晶;黑土墨對白水泉。二是字義屬性應對。例如船對車;青枝對綠葉。應對要循序漸進,先從單個的字對起。如天對地、快對慢、睡對醒。也可從填字完對的練習開始,逐漸加大難度,如小草對 ()(),()()對游魚。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集音、形、義于一體的字理文字。倘能循其規(guī)律識字,則會情趣橫生,興味無窮,
給學生打下扎實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識字基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習慣。這對學生學好語文和終身學習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責任編輯:李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