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祥
春季天氣回暖,各種有害病原微生物會加快繁殖,給奶牛生產帶來危害。因此,進入春季后必須做好衛(wèi)生消毒工作。
1. 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
環(huán)境衛(wèi)生差,是導致奶牛發(fā)生乳房炎、肢蹄病、不孕癥三大疾病的直接原因。奶牛糞尿排泄量很大,易造成牛舍、牛床和運動場污染,因此應及時清除糞尿。新建牛場一定要把牛場內凈道(即牛群周轉、飼養(yǎng)員行走、場內運送飼料、奶車出入的專用道路)與污道(即糞便等廢棄物、淘汰牛出場的道路)分開,污道在下風向,雨水和污水應分開,目的是為了防止將污道的病原帶到凈道進而帶到生產區(qū),以保證牛只的衛(wèi)生與健康,減少乳房炎及其他疾病的發(fā)生,從而降低牛奶中細菌總數(shù)。場區(qū)內應設有糞尿處理設施如沼氣池等,處理后的糞便應符合糞便無害化衛(wèi)生標準的規(guī)定,排放出場的污水必須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要求,防止二次污染。
及時清洗、消毒食槽和飲水設備,避免細菌滋生。一般牛場使用的是飲水槽,尤其是進入夏季后細菌繁殖速度很快,如果不經常清洗、消毒,牛喝了不潔凈的水,很容易生病。
2. 如何進行消毒
為了保證奶牛場的正常生產,防止疾病的發(fā)生,整個牛場的衛(wèi)生消毒必不可少。奶牛場的衛(wèi)生消毒是減少或消滅病原微生物的有效途徑。春季進行消毒處理,更具有事半功倍效果。
①消毒劑的選擇
應選擇對人、奶牛和環(huán)境比較安全,沒有殘留毒性,對設備沒有破壞和在牛體內不產生有害積累的消毒劑。根據(jù)消毒對象不同,所選用的消毒劑和消毒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奶牛場可選用的消毒劑有石炭酸(苯酚)、煤酚皂(來蘇兒)、雙酚類、次氯酸鹽、有機碘混合物(碘伏)、過氧乙酸、生石灰、氫氧化鈉(火堿)、高錳酸鉀、硫酸銅、新潔爾滅、松餾油、酒精等。國家最新制定的無公害牛奶生產標準,允許使用消毒防腐劑對飼養(yǎng)環(huán)境、棚舍和器具進行消毒,但不能使用酚類進行器具消毒。
②牛舍及環(huán)境消毒
牛舍至少應在春、秋季各進行一次徹底消毒,牛舍、牛床、墻、飼糟、糞溝等處可噴灑3%的熱火堿溶液,天棚等處可用5%來蘇兒消毒。以后在每批牛只下槽后,把牛舍徹底清掃干凈,定期用高壓水槍沖洗,并在牛舍周圍、入口、產床和牛床下面撒生石灰或噴霧2%火堿溶液進行消毒,以殺死細菌或病毒。
牛舍周圍環(huán)境(包括運動場)每2周左右用2%火堿溶液消毒噴灑或撒生石灰1次;場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和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門口和牛舍入口設消毒池,消毒池內消毒液要經常更換。
③定期消毒各種工具
要定期對飼喂用具、飼料車等進行消毒,可選用0.1%新潔爾滅或0.2%~0.5%過氧乙酸。日常用具、擠奶設備和奶罐車、獸醫(yī)器械、配種器械等在使用前后也要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進出車輛進行嚴格徹底消毒后方可出入。擠奶機器管道用35~46℃溫水及70~75℃的熱堿溶液進行清洗消毒,以除去管道內的殘留礦物質,同時也可防止微生物的滋生與繁殖。
④工作人員消毒
場區(qū)內必須設有更衣室、廁所、淋浴室、休息室等,更衣室內應按人數(shù)配備衣柜,廁所內應有洗手用的清洗劑。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qū),應進行更衣、踩踏消毒池,再經紫外線照射消毒3~5分鐘。盡量避免外人參觀,外來參觀者進入場區(qū)參觀應更換場區(qū)工作服和工作鞋,經紫外線消毒。另外,工作服不應穿出場外,工作服和工作鞋要定期用一定濃度的新潔爾滅、有機碘混合物或煤酚皂的水溶液進行消毒。
⑤對牛體和環(huán)境同時進行消毒
定期用0.1%新潔爾滅、0.3%過氧乙酸進行帶牛環(huán)境的消毒,這樣既消滅了牛體表、枷杠和料槽表面的微生物,還避免了牛只間微生物的傳染,但在進行帶牛消毒時,一定要避免消毒劑污染牛奶。
在擠奶、助產、配種、注射治療及任何對奶牛進行接觸操作前,須先將牛有關部位如乳房、乳頭、陰道口和后軀等用清水沖洗、擦洗干凈,再進行消毒擦拭,防止人為地傳播疾病。另外,定期用4%硫酸銅溶液對牛進行噴灑浴蹄,以降低蹄病的發(fā)生率,保證牛體健康。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河北省廊坊市東方大學城廊坊職業(yè)技術學院 郵編:06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