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清風
如果把生活看做一幅美麗拼圖的話,再小的一塊七巧板,也有它的理想。
她剛做報紙副刊編輯的那會兒,每次工作都非常努力——認真審閱每一篇來稿,不論名家,還是新手;盡心編排每一個版面,從文章標題到其中插圖,每個細節(jié)都不會放過,最大限度地做到第二天印刷出來的報紙能得到領導和同行們認可,同時也能受到讀者的喜愛。
然而有時編版的時候,總會空出一小塊地方來,再放一幅圖片吧,又不太美觀,再排一篇文章吧,一時也沒有長短合適的。這時,她索性就親自動手,根據(jù)平時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急就”一篇,使整個版面看上去比較滿意。
一次、兩次,一篇、兩篇……誰知沒有過多長時間,一天她剛到辦公室,一位同事拿出一本很有名的文摘雜志興奮地對她說:你行呀,大作都上這樣的雜志了!一開始,她還認為是同事和她開玩笑呢,結(jié)果接過雜志一看,正是不久前臨簽版時放上的自己寫的那篇五百字左右的“豆腐塊”。再后來,她的一篇篇用來“補缺”的小文,先后被一家家雜志轉(zhuǎn)載。而她那一篇篇充滿智慧的心靈感悟或故事,也激勵和感動著每一位讀者。以至于沒有幾年時間,她便在全國讀者中有了一定的名氣。
其實,當她沒有做編輯之時,她也是生活中的一塊看似無足輕重的七巧板。1982年,她向自己所在的公司提出了報考電大的申請。誰知臨到即將開考的時候,別人都拿到了準考證,唯獨她沒有,跑去一問負責人,為什么自己沒有準考證?沒想到那人竟不屑地撇撇嘴,說:根本就沒給你報名,該干什么干什么去!言下之意就是,報考電大的都是公司管理人員,她當營業(yè)員的來湊什么熱鬧?
可是她也有自己的理想呀。從1982年到1984年,她一個休息天也沒有休息過,全部用在了自學上,經(jīng)過三年苦戰(zhàn),總算拿到了大學文憑。1984年《杭州日報》對社會公開招聘,經(jīng)過層層考核,她被錄取為副刊部編輯。她,就是莫小米。
今天,仍在原來的報社做編輯、已成為全國知名美文作家的莫小米,在回答喜歡她的讀者有關自己成功的經(jīng)驗時,說:如果把一個報紙版面看做一幅多彩拼圖的話,當初我的文字只是用心做出的一塊塊小小的“七巧板”;如果把生活當做一幅拼圖的話,我就是一塊小小的有理想的“七巧板”。
不是嗎?如果社會是一幅拼圖的話,我們何嘗不是其中一塊小小的七巧板呢?如果我們不失理想、不止前進的步伐的話,同樣也能拼出生活的多姿多彩,拼出自己的燦爛未來。
編輯 / 尤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