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洪
檳榔芋屬天南星科芋屬魁芋類品種,是閩西北安遠(海拔300-550米)丘陵山區(qū)的主栽品種,安遠的檳榔芋頭呈圓柱型,個大形美,肉質(zhì)粉,味香、口感佳、營養(yǎng)豐富和紫紅色斑紋及易煮性等特點,深受人們的歡迎。由于我鄉(xiāng)獨特的地理條件和自然保護區(qū)生態(tài)特點及品種特性成了獨特的地方風味。2008年全鄉(xiāng)種植檳榔芋面積達4250畝。豐坪村蘇平康和張坊村潘文福等農(nóng)產(chǎn)每667m2,收鮮芋頭2350公斤,收益6930元,扣除成本920元,每667m2純收入達6000元以上?,F(xiàn)將其高產(chǎn)栽培關鍵技術(shù)要點簡介如下:
1、芋地選擇:檳榔芋頭喜濕潤。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良好,未被污染的微酸性沙質(zhì)壤土,忌連作,宜水稻輪作。
2、整地與基肥:冬季將水稻田塊翻犁曬白。每667m2用腐熟的豬牛欄糞1500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撒施后在1月份用邵武產(chǎn)的煙草起壟機起壟做畦,宜做成寬85~90cm,高25~30cm,溝寬30-35cm的單壟。并在壟頂開成寬15~20cm,深15cm的條溝,同時每667m2施入三明產(chǎn)的氮、磷、鉀總養(yǎng)分36%煙草專用肥75公斤和有機復合肥50公斤后覆土。
3、種芋選擇:檳榔芋是塊莖繁殖,宜選用抗病或耐病,個頭較大,重50~70克,無病斑蟲蛀,頂芽粗壯的子芋作芋種。
4、適時栽種,合理密植:閩西北山區(qū)檳榔芋種植地膜覆蓋的可以從2月份(即立春前后)開始,早種早收成效益好,露地種植的在“驚蟄”前后。種植前芋種要用40%樂果500倍液和多菌靈800倍液浸種10分鐘消毒晾干后種植。
密植規(guī)格穴距約50cm,每667m2種植950-1100株,芋種橫放或斜放,頂芽朝上后蓋上營養(yǎng)土營養(yǎng)土配制:塘泥加腐熟有機肥6:4混加1%過磷酸鈣或三元復合肥和2%呋喃丹。同時每667m2用210克60%丁草胺500倍液噴灑后覆上地膜。待芋種萌芽頂膜時再撕開地膜。
5.追肥:齊苗后每667m2用過磷酸鈣10~12公斤,尿素5公斤或碳銨15公斤,每隔15天左右澆施一次,連澆2~3次。當芋葉長至5~6葉時,全面去除地膜。每667m2用進口三元復合肥50公斤,在芋株的中間挖穴施入后覆土和小培土一次,有條件的還可以用鮮嫩綠肥1000至1500公斤覆蓋畦面,一防雜草,二保濕潤。在6月份上旬每667m2用三明產(chǎn)的25%配方肥料(鈣、鎂、硫)150公斤撤旋在芋株周圍結(jié)合大培土一次。
6、管水:檳榔芋前期怕澇,中后期怕旱,后期保持濕潤。生長期前注意防漬水,中期干旱要灌溉。干旱時溝內(nèi)灌“跑馬水”,炎熱季節(jié)灌“滿溝水”,大暑后保持“半溝水”,開挖前15天要及時排干水。灌水時禁用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
7、除草與除小芋:檳榔芋的通風透光是高產(chǎn)的條件。在8~9葉時每667m2用百草枯300毫升加草甘膦450毫升噴頭帶罩噴灑溝內(nèi)雜草,但注意不要傷到芋基部的莖葉。有小芋出現(xiàn)時要及時清除,小芋每隔15~20天清理一次。主株莖葉要留9片以上的健葉。
8、多效唑的應用:當芋葉長至4~5葉時每667m2用多效唑800倍液澆施芋蔸,長至9~10葉時,每667m2用多效唑400倍液進行第二次澆施,防止生長過快過高。
9、收獲期:霜降后芋葉變黃,根系枯萎芋頭成熟時即可收成,拔挖時搖晃芋株后即可拔起,剝凈莖葉根系泥土銷售。
10、病蟲害防治:檳榔芋主要病害有疫病、軟腐病,污斑病、炭疽病。疫病是檳榔芋最常見的病害,整個生長期都會發(fā)生,大署前后生長旺盛期也是發(fā)病高峰。發(fā)病初期可選用丙、環(huán)唑3000倍液或58%甲霜錳鋅加64%的殺毒礬500倍液,或用72%霜霉疫清加多菌靈500倍液等藥劑防治。發(fā)病高峰期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xù)噴藥2~3次,使用藥劑要輪換使用。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蚜蟲、地蛆、蠐螬、螻蛄等。斜紋夜蛾爆發(fā)時在連片種植的芋區(qū)每兩公頃面積安裝一盞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能有效減少田間幼蟲發(fā)生量。防治斜紋夜蛾、蚜蟲藥劑可用48%樂斯本加52%農(nóng)地樂500倍液或用銳勁特懸浮劑加15%安打懸浮劑2090倍液或1.5%阿維菌素3000倍液防治。地蛆、蠐螬、螻蛄防治藥劑可用40%辛硫磷或48%毒死蜱1000~1500倍液灌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