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紅
英語教學中,怎樣上好聽力課,如何提高學生聽力水平,是英語教師一直思考的問題。聽、說是人們交際活動的基本手段,亞歷山大說過,掌握一種語言,首先是聽懂,聽懂的比重占有90%。弗里斯說過,“學生學會說英語的前提首先是聽”。然而,對多數(shù)學生來說,聽力是弱項。隨著新世紀教材的使用,廣大教師已認識到聽力教學的重要性。如何消除學生的聽力畏懼心理,幫助他們排除語音、語速和理解給聽力造成的障礙,加強學生聽的能力呢?為此,我們必須加大聽力訓練的力度,重視教學方法的探討和研究,切實提高中學生英語聽力的水平。
一、 激發(fā)學習興趣,樹立學習自信心
(1)聽力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多數(shù)學生接觸聽力訓練時,會產(chǎn)生緊張的情緒;越緊張就越聽不懂,失去學習興趣。青少年活潑好動,模仿力極強。根據(jù)這個特點,我會適當插進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例如插放英文歌曲、精彩電影對白等,對學生進行英語聽力訓練。歌曲一般都有韻律和節(jié)奏,便于上口,易學易記。例如,在教學相關內(nèi)容時,我讓學生學唱《Jingle Bells》《The Sound of Music》等英文歌曲,學生喜歡聽,樂意唱。還可以利用語音室里的聽力設備,讓學生猜英文謎語、搶答問題。事實證明,這種帶有競爭形式的搶答活動和游戲形式,能讓學生始終處于“亢奮”狀態(tài)中,教學效果好。這樣做既能活躍課堂,又能調(diào)節(jié)學生的學習情趣,激發(fā)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2)利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視聽結合。利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創(chuàng)造與聽力有關的場景,幫助學生練習聽力。如在介紹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的短文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隨著四季的變化,將春天紅花綠草,夏天孩子們在水中嬉戲的畫面展現(xiàn)出來,再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這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短文意思,更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
二、 科學地進行聽力訓練
聽力訓練的特點是時空的限定性、信息接收的被動性和材料內(nèi)容的保密性,學生普遍感到語速快,來不及聽,來不及理解和遺忘快等。所以,聽力教學應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聽力基礎訓練,使學生盡快掌握聽力的技巧和方法。
(1)聽前猜想。聽前猜想是指根據(jù)已知的信息,對未知的信息迅速作出判斷的能力。①根據(jù)標題進行猜想。例如,七年級Unit 2,Lesson 2 聽力材料的標題是Holidays in Hong Kong,學生就會猜測材料的內(nèi)容是關于香港度假的情況,會想到出發(fā)和回來的日期、交通工具、費用及提供的服務等。②根據(jù)習題進行猜想,學生對材料已有大致了解,聽時就會感到容易很多。
(2)找出關鍵詞和主題句。抓住關鍵詞和主題句有利于對整個語段的理解。初中學生只聽懂并記住每一個詞,結果卻不理想。有些材料的關鍵詞很明顯,學生注意到文中的名詞和動詞就能了解整個語篇。有些材料的開頭句和結尾句點明主題的特點十分明顯。如七年級Unit 2,Lesson 1 聽力材料中的第一句就是主題句,Lihui is going to show Diana around Shanghai,其后的內(nèi)容都是圍繞這句話而展開的。
三、 注意聽和說的結合
聽力訓練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對語言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能力,而理解和表達是交流的兩個不可分的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應讓學生在聽懂的基礎上圍繞聽的材料說,在說的同時提高學生聽的能力。
(1)聽前朗讀。學生常有這種經(jīng)歷,所聽到的單詞雖然熟悉,可就是想不起它是什么,這說明沒有熟練地掌握單詞。這就要求學生經(jīng)常正確朗讀、拼寫,對于程度較低的班級,更要經(jīng)常進行針對訓練。
(2)聽后回答。①快速反應。每天上課前進行Warming up,教師可以預先讓學生倆倆準備一下小對話,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再由老師根據(jù)對話,提出一個問題讓其他學生回答,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思想高度集中。②聽力辨句。在課堂上,我會給學生選定一篇六七個句子的小文章,句子是不按順序的。然后放錄音,要求學生認真地聽,把聽到的句子號碼按順序記下來,并讓學生進行相互提問和討論,加強學生彼此間的交流,增強聽和說訓練的量。③聽后復述。對于程度較好的班級,我有時選擇一篇聽力材料,放錄音3遍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主要內(nèi)容。可以讓學生做簡單記錄,學生依靠簡單記錄聯(lián)想起內(nèi)容。如文章有難度,先把一些難的關鍵詞寫在黑板上,供學生參考,讓他們根據(jù)上下文進行判斷和理解。經(jīng)過幾分鐘的準備后,可以先讓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復述,然后再讓英語水平一般的學生復述,最后讓全班同學再聽一遍錄音。這樣既可檢測學生聽的能力,又能鍛煉學生用英語進行描述和解釋的能力,鼓勵他們用英語闡述自己的觀點。
四、 加強聽和寫的結合
新世紀教材的聽力訓練形式種類繁多,這對聽力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求學生辨別聽到的信息,又要求學生能迅速和正確地記錄下來。由此可見,聽和寫緊密不可分,兩者缺一不可。
(1)聽前聽寫。在聽力訓練之前,教師可以安排一點聽寫的內(nèi)容,比如課文中的單詞、詞組和句子。
(2)聽時記錄。有時,面對篇幅較長的對話和語篇,學生往往聽的時候懂了,但答題時又忘了。所以,在聽力訓練中對學生進行簡要記錄訓練十分必要。并不要面面俱到,不要試圖把每句話的關鍵詞都記錄下來,學生要記錄以下幾點:①學生必須記錄材料中涉及的數(shù)字,數(shù)字記錄包括時間、號碼、數(shù)量、年齡等,因為有時命題常常針對數(shù)字信息提問。②關鍵詞語也是記錄的對象,記錄應力求簡潔。這對學生提出了聽的具體要求,并為學生提供了聽的線索,有助于學生對所聽內(nèi)容的理解和輸出。
(3)聽后總結。聽完短文后,我會要求程度較好的學生根據(jù)簡要記錄進行整理、總結,其作用是將聽時來不及記錄但又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追記下來,使之完整。最后可以讓學生借助表格和簡要記錄寫一篇有關的短文。
通過以上多方位、多形式的、動態(tài)性的聽力教學,確定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強化了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同時,在進行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將聽和說、聽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顯著增強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但由于學生受傳統(tǒng)的聽力訓練模式的影響,在加上受到許多實際因素的限制,聽力訓練模式的操作和實效性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上海市惠民中學)